查看: 1101|回复: 0

“双减”落地第一个学期,万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务必读一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7 11:29:2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越早越好,由于自觉性的创建,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鹿妈
◆ ◆
作者 | 惜朝
知乎上有人提问:不自律的人生末了会过得怎么样?
一位网友的回复直白又扎心:
“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过不上自己喜好的生存,更不要谈实现空想了。
只能算是勉强维生,眼睁睁看着自己向社会底层坠落,却无能为力。”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过的是大相径庭的人生。
双减是一场先松后紧的持久战
不自觉的孩子注定会被淘汰
双减之下,教育环境宽松了很多,孩子的负担也减少了很多。
当大多数家长拍手叫好,盼望将双减举行到底时,有一线教师说出了她的担心:
“减负以后,好门生和差门生的差距更加明显了!”
那些父母注意教育引导、自觉性高的孩子,不会因双减而改变。
孩子上课仍认真听讲,在课后服务时完成作业,有不懂就向老师提问,回家后还会看一会儿书,很好地保持住学习的势头。
而那些父母当“甩手掌柜”、自己就不爱学习的孩子,从此解放了。
作业变少了,测试也没了,还不用补课,原来上课就不认真,现在彻底不用学了,学习成绩因此一泻千里。
孩子拉开差距的原形是:教育环境越宽松,越检验孩子的自觉性。
有人作了这样一个比喻:
双减之后,孩子登上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看不见对手,也听不到起跑的枪声。
孩子不知道自己是领先照旧落后,有人中途放弃了,有人越跑越慢,也有人只管埋头向前跑。
十年后,他们的运气各有差异,坚持到底的人就是末了赢家。
我们必须承认,双减不只是为了减负,更是为了分层,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
先松——让孩子在中小学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由此拉开了差距。
后紧——但中高考依然以分数论成败,宽进严出将会成为一定,越来越多孩子考不上大学。
双减就是一场关乎学习的持久战,只有始终自觉努力的孩子,才能笑到末了。

给孩子过多的放纵与自由
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很多家长经常问:孩子极不自觉,怎么办?
没有孩子天生就自觉,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自觉学习是反人性的事变。
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家长给出怎样的答案,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我见过太多放纵孩子的家长了。
他们喊着“爱与自由”的口号,对孩子十分“尊重”,结果却变成了“服从”。
当孩子觉得学习枯燥、不愿意写作业时,父母心疼孩子辛苦,直接帮孩子做或者跟老师商量不做。
当孩子想学舞蹈、书法、计算机时,父母二话不说报了班,可孩子学了一段时间想放弃了,他们说听孩子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毛病,不是由于孩子本性懒,而是家长懒得管理所造成的。
更有一些不负责的家长,不仅放纵孩子,还会放纵自己。
他们风俗了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用“太忙”“没空”的捏词来逃避教育孩子。
孩子不自觉,就骂孩子不听话;
孩子成绩差,就怪老师不会教。
不把教育孩子当自己事变的父母,就养不出把学习当自己事变的孩子。
梁实秋在《为这人间操碎了心》中说:
“谚语‘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姿肆些,大了天然会好。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盲目标放养教育最轻松,但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万万不可缺席!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
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塞德兹博士认为:
“人犹如塑造陶瓷一样, 小时候就形塑一生的雏形,幼年时间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张白纸,父母给他写什么,孩子就是什么。
父母给孩子订定规则、养成风俗、时刻监视,才能资助孩子去除本性中的散漫与任性。
我有一个朋侪,为了给孩子养成回家就做作业的风俗,每次放工后都会陪着孩子学习。
孩子学习时他很少干涉,只是拿着书在孩子旁边看,或者安静地做自己的工作。
逐步地孩子就养成了风俗,纵然没有他的陪伴,也能一回抵家就去写作业。
孩子自律的养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着莫大关系。
在孩子尚未能听懂大原理的时候,在孩子的齐备风俗尚未定型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教科书。
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为孩子做了什么更紧张。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假如父母最大的爱好是玩手机,平常在家总是机不离手,那么孩子同样也会沉迷手机。
假如父母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停坚持学习提拔自己,那么孩子也会以你为榜样,热爱学习热爱读书。
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更需用言传身教赋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资助孩子养成自律的风俗
是父母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一个关于青少年智商的研究发现:
智商低于90、高于130的门生,仅占所有门生的2%。
也就是说,大部门门生不比别的门生聪明,也不比别的门生笨。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补课,而是接受不一样的家庭教育,受到不一样的父母影响。
每一年横空出世的高考状元,都受到天下父母的追捧,大家都想相识他们的教育经验。
这些父母为孩子投资的,不是巨额的款项,不是全科的补习班,而是以身作则的垂范辅导,以及持之以恒的严酷管教。
杨晨煜的父母,可以或许牺牲自己的时间坚持培养孩子的学习风俗;
武亦姝的父母,可以或许放弃打麻将放弃玩手机耐心陪伴教育孩子;
唐楚玥的父母,可以或许从小抓好孩子的自律、自强和正确的三观;
……
正如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世上没有横空出世的优秀孩子,有的只是父母十年如一日的耐心辅导、含辛茹苦、奋力托举。
父母用自己的督导,换来孩子的自律;
父母用自己的管教,换来孩子的进步;
父母用自己的时间,换来孩子的成长。
父母用辛苦陪读,换来孩子的优秀成绩,这是我们都渴望看到的结果。
教育孩子的差距不在于寒门与豪门之分,而在于父母是否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最紧张的奇迹。
当孩子松弛了,想放弃时,请父母不要纵容了,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对他说:
“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亲爱的,假如我们的文章对你有资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天天推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