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1|回复: 1

亲子共读,3个“越读越没效”的坑,你踩过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3 17:00: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千妈。


这周末拾掇了下家,发现书柜又满得不可了,就让千寻挑些不看的书送人,谁知挑着挑着陷入回想杀,看哪本都密切哪本都舍不得送:
“妈妈,这本《云朵面包》是以前在绘本馆里你给我讲过的,我们还学猫哥哥吃了云朵面包,在房间里飘啊飘......还有这本!这本《一百层的房子》,我们读了整整一周呢......”


看娃这么冲动,我也很感慨,这些年陪读的童书少说也有几千册了,没想到很多共读细节她到现在还记得。





其实关于共读的方法,我也是从“小白”摸索过来的,有过总结,也掉过坑。


寻常因为大家问得多,陆续分享过一些小技巧,但好像还没聊过共读中的坑,本日就结合之前文章,汇总起来再说说吧!




坑1

复读机式朗读



朗读可以说是最最底子的共读方式了,从千寻一出生我就开始做这件事。


之前我也在文章里分享过,朗读是件小事,对孩子语文学习的资助却非常大。


比如大家都说三年级是分水岭,从语文来看,确实开始拉差距了,最明显就是作文,一二年级只是百来字的看图写话,三年级直接跳到三百字作文。


很多孩子就在这儿卡住了,不是憋不出字就是用口水话凑。


其实,憋不出字就是词汇匮乏,口水话多就是语感没达标,不知道各种词汇怎么在差别场景中组合运用。


这两点恰恰是朗读可以提高的。


实践中我发现,并不是每天读就OK,方式也很紧张。假如只是复读机式朗读,对孩子词汇量和语感的提升其实没啥资助~


千爸最开始就是复读机式朗读,一字一句,严肃认真。

效果三本下去娃就开始不耐烦,字认得不多,也不会复述,更别提语感了。


我说你这样不可,咱得“去机器化”,给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就算是爸爸,也不可以端架子哦。因为只有投入感情,辅以语气语调和厘革的心情,甚至鲜活的肢体语言,孩子才懂词汇寄义和运用场景呀。


举个简单的例子。


千寻对动词的明白和运用,就是从《女巫温妮》的朗读中开启滴~


读到温妮被威尔伯绊个大跟头时,我就站起来“真人秀”,让娃逼真感受下什么是“用脚绊倒对方”。



《女巫温妮》



读到温妮将魔法棒轻轻一挥,把威尔伯酿成翠绿色时,我也会随手找根尺子,学温妮的样子挥一挥。



《女巫温妮》



还有这页,出现了很多多少动词:




温妮把威尔伯到房子外面,到草丛里。威尔伯在草丛里,这会儿,即便他的眼睛得大大的,温妮也看不见他了。当温妮急匆匆地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又被威尔伯了一跤。


我一边读,一边就用肢体演绎,还邀请千寻一起演绎。


这样她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动词的寄义,也知道怎么用。


我们总说孩子写作文没词,你看,生动生动的词儿不得从惟妙惟肖的朗读中积累出来嘛。


假如只是干巴巴照着读,孩子听完云里雾里,同样的词汇,要反复很多多少次才气记得和把握,效率多低啊,待小学高年级,语文上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除了演绎,朗读时的停顿也很紧张哦。
不要只顾往下读,要给孩子“用武之地”。


读到毗连词处停一停,很天然地把“接力棒”交给孩子。


比如《月亮的味道》这本书,读到后面我根本只说连词,情节和关键词都让娃说。



《月亮的味道》内页



我:然后呢?长颈鹿又叫来了谁呀?
娃:又叫来了斑马。“斑马积极伸长身子...”
我:然后呢?
娃:斑马又叫来了狮子。
我:然后够到月亮了吗?
娃:照旧没有。月亮一看到狮子,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我:然后呢?
娃:他们又叫来了狐狸,可是狐狸跳到狮子背上,照旧够不着月亮...月亮总是要飘远一点,让他们够不着。


孩子的复述本领就出来咯,遇到人物对话的,还可以分脚色朗读,这样识字很快、语感也上去了,而且慢慢就会自主朗读。


花式朗读信赖妈妈们都是高手了,我就不再班门弄斧啦。感觉这个坑,主要照旧爸爸尤其直男爸爸们踩得比力多。


不外后来看千爸讲《格列佛游记》时躺地上扮巨人嗷嗷叫,我才知道爸爸们戏精上身后就没妈妈啥事,所以姐妹们,要不离不弃啊。





坑2

"把天聊死型"提问



娃稍微大点,我们都知道精读要上场了,精读最大特点是“提问”,每每一个好问题就能点燃娃的思考欲。


但要是提问方式错了,不但不能促思考,连阅读兴趣也被扼杀在摇篮里。这里我列举两个最常见的“提问坑”,大家看看踩过没~


“灵魂拷问式”提问



这个方式说来熟悉,想想我们小时候,每次语文老师讲完课文,都会来一句:


“从这个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原理呢?”

【OMG,灵魂的拷问】



感觉就像你刚读完一本书,正感触万分心潮汹涌,旁边忽然冒出个手拿戒尺面色严肃的老老师跟你讲:“写书评,不得少于五百字!”


心一下就寂静了.......



图源:网络



你可能会说,阅读明白不也要考“学到什么原理”么,不如提前让娃熟悉熟悉?我真心不建议。


家庭教育是补充,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


学校教育就是个常量,跟我们每天都要吃的白米饭一样,回家可不得添点别的营养啊,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这些学校不教的,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更何况,人生哪有那么多原理,到我们这个岁数都很清楚了,“原理”是最没用的东西。


“闭环式”提问



以前给千寻讲书时,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我也会讲着讲着蹦几个问题:
“母鸡萝丝是不是很聪明呀?这本书里有几种动物?小狐狸要去做什么?”


刚开始娃还回答,频频事后明显感觉到她的讨厌情绪,体现就是你们熟悉的“莫问我了,快翻页~”


后来我想想,这些问题紧张吗?可能也紧张,对幼小的娃来说,能帮她回想下内容,但从引发思考层面来说就过于简单了。因为这些问题都是闭环式,娃只要回答Yes or No或者给个确定答案就行。


偶尔一两次还行,问多了不但没效,还分散注意力。


有效提问是什么样呢?接力出书社副社长常晓武主编的《绘本阅读百问百答》里有个很好的建议:


多提解释性问题,少提事实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就是答案明白的,雷同“书里形貌了几个人,分别叫什么名字”,很容易搞成闭环尬聊。



解释性问题,是多用“为什么、假如”来提问。


比如讲《小狐狸买手套》这本书,我就问:
“为什么小狐狸要去镇上买手套呢?”



【这书版本超多,千妈独爱黑井健配图版,把这个雪地中的故事画得如诗如幻,太得当冬季阅读】

《小狐狸买手套》



这问题不难,但即便如此,我发现千寻也会为了支撑自己观点,添油加醋地讲(丰富形貌)冬季的寒冷,以及想象中小狐狸冻伤的结果。



《小狐狸买手套》



“为什么小狐狸去镇上买手套时很不安的样子呢?”


因为狐狸妈妈一再告诫小狐狸“人很可怕”,狐狸妈妈又是为什么对人类产生了畏惧呢,我们是否也会因为一次不好的遭遇对朋侪、亲人失去信心?


“假如小狐狸没有因为紧张伸错手,又会发生什么呢?”


不设防的信任可以化解隔阂吗......


娃小脑瓜一下就被激活了,回答比我预想的还精彩!


你会发现,解释性问题有个特点:


孩子要去解释某个脚色的动机或者某种现象,就得调用书里边得到的信息,还得把这个信息与自己的经验、认知做整合,然后再讲出来。


多好的思考输出过程啊,大家肯定要试试看~亲子阅读不要仅仅停顿在读一个故事的层面,听故事很享受,但文学的作用之一是带给人思考。




坑3

"浇灭热情"的讨论



思考事后,免不了一番讨论,这也是身为伴读妈妈最喜闻乐见的互动模式。亲子共读到这份上才是巅峰,因为终于双向奔赴了啊。



小时候哪怕你戏精上身演技爆棚,也终有几分智力上的寂寞,唯待娃有了自己的见解,能头脑风暴,这共读的乐趣才更浓。


既是乐趣,就要有宽和的心态。


讨论时,切忌过早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要预设答案,一感觉娃的看法和预设有毛病,就开始谆谆教导。


这些“先入为主”的行为,只会像一盆冷水,浇灭娃表达的热情。


而且很多娃是还没太想明白,这时候假如大人观点强势,娃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服从”,久而久之就会风俗等别人给“答案”,这就相当于扼杀了独立思考的本领。


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在阅读老师培训课上听到的。


说的是一位小学老师讲《坐井观天》,想告诉学生:


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能总在井底生活。


于是他问:
“同砚们想一想,假如小田鸡跳出井会怎样?”


小朋侪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大致意思是小田鸡再也不想回井里了,它以为外面的天也大了地也宽了......


这些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唯有小虎一声不响,老师见状,请他说说感想。


小虎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
“小田鸡跳出井沿后,很快就又跳回了井里,不想再出来。”


老师一听很不高兴,大声说:
“岂非你就乐意在井底生活吗?真是井底之蛙!”


小虎欲言又止,满脸委曲。


后来批改作业时,老师看见小虎清楚地写道:


“小田鸡跳到小河里,小河又黑又脏;跳到池塘里,又看见几个人正用钢叉刺鱼,小田鸡非常畏惧,快快当当逃回井里,自言自语说,照旧井里好。”


原来是这样......老师看着作业,陷入了沉思。


这个故事给我很大触动,它提示我在与孩子共读时,不要做那思维固化的“井底之蛙”,要克制想表达“人生洞见”的心情,向孩子敞开胸怀:




纵然我履历了那么多岁月,却仍然乐意和你一起,重新看世界!


恰好前段时间也在看读库老六的访谈,谈到“什么样的书是好书,什么样的书是浪费时间的书”,老六说:




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你,你必须,绝对,肯定……凡是这样的书都不是好书。一本书不管提什么观点,它对与之相反的观点,都抱有肯定的明白,这样的书是好书。


我以为这段话的意思,放到共读讨论上也很适用。


好的讨论是知识碰撞的快乐,不是“传道授业”。而且讲真,娃在这个年龄,读书就只会按成人预设的路线走,才叫可悲~




EASTWEST


三个“坑”就聊到这儿了,渴望能帮大家避开共读上的弯路。


反正都是读,就趁便用点心好好读呗。



刚码完字气还没喘匀,娃又跑过来吐槽求关注了:
“妈妈,本日放学老师笑嘻嘻地跟我们说,双减了,大家都轻松一下,作业减半......”


刚想欢呼,没想到老师第二句话来了:
“我这里有个阅读清单,大家趁着作业少了,多读书!”


哈哈哈哈,我一边不厚道地笑了,一边以为真香。


比起在重复刷题中互相伤害,北风瑟瑟中奔忙去补习班的路上娃连吃个饭都只能焖烧罐办理,在温暖的家里思考交流看世界,这样的方式,拙看似慢,实则更快啊。


你们同意吗?





更多阅读技巧:
《对语文资助最大的共读方法》
《绘本不要翻开就讲》
《什么时候指读,怎么读》
《大语文时代怎样精读》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的阅读技巧》
《顺遂迈入自主阅读的3个方法》
《10个简单易行的亲子阅读游戏》






封面图:《从埃斯塔克看马赛湾》 保罗·塞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3 20:00: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