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2|回复: 1

“浮夸滤镜”要不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2 05:44: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某县宣传“在全省首推新生儿‘一件事’进产房”,称一对夫妇在产房里办好手续,拿到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页和社会保障卡等证件。看到这篇文章,笔者顿生疑惑:产房是关系母婴安全、管理严格的分娩场所,证件能在产房办?孩子刚坠地,家长会急着在产房内办证?笔者询问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后得知,办证其实不在产房,而是在产科病房,在母婴出院回家前完成。为何把产科病房称为产房?对方没有回答,只说县里其他相关部门对此说法没有异议。
几个部门“没有异议”的“产房办证”,却让笔者有些异议:“浮夸滤镜”怎么用到改革进展的宣传上了?
当前,国内普遍推行“一件事”改革,即从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出发,将多个事项打包成“一件事”,进行流程再造、材料共享,给予人们“一件事一次办”的体验。我省今年全面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各地纷纷在有产科的医疗机构设立服务专区,方便家长们给新生儿办证。
由此可知,产科办证的服务在我省已较为常见。与之相比,“产房办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创新力度更大的感觉,可冠之以“全省首推”。这恐怕是“产科病房”被缩略成“产房”的原因。
前些时候,一些网红打卡地的照片与真实场景的对比图在网上刷屏。人们发现,有些社交博主娴熟地用着“浮夸滤镜”。在工作中,除了“产房办证”,还有一些怪象背后也有“浮夸滤镜”的影子。例如,七分成绩要宣传成十分,把工作计划与实际措施混为一谈,别家亮点移花接木到自家身上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是常态工作,还是改革攻坚,一旦用“浮夸滤镜”去“修饰”实情,势必掩盖问题、误导决策、影响推进。
面对“滤镜”装扮过的打卡地,人们也许一笑了之、避而远之。当改革进展的“滤镜”被戳破,“浮夸”的泡泡散开,人们不会一笑而过,而是会对具体的改革项目有所质疑,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不信任。
“产房办证”与普遍认知差距较大,“滤镜”容易暴露。在各地积极宣传的改革进展中,是否还有一些不易觉察的“卖家秀”?改革越向前,推进越困难,越需要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凝聚共识、获得支持。政府部门当去浮躁、去功利,放下“浮夸滤镜”,告别对“全省首推”“某某样板”等亮眼标签的刻意追求,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始终瞄准企业、群众的需求,保持定力不跑偏,去除功利做实事。
各地推进改革的劲头很足,既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创新,也在更大区域内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持续开展创新,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十分困难,但人们心中有杆秤,不管是看得见的事情,还是看不见的功夫,只有真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才能赢得更多点赞。
【来源:新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2 15:14:2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不易给个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