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0|回复: 0

当“神经大条”的妈把孩子烫伤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9 12:17: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往期学员会在这里分享自我成长故事。以后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今天的成长故事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开心队长。
当大家看到这个标题,想必已经在“大条”这个词上感受到了满满的自责......,可替换的词还有“粗心”、“不认真”、“马虎”,当我们没有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受伤的那一瞬间,类似负面的词一定如潮水般涌来,上面举例的这几个词我想拥有类似经历的妈妈只会多不会少。
这几天,我在儿子7岁半的时候就体验了一场这样深深的自责。虽然孩子被我烫伤的不严重,但我仍然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中(为避免视觉冲击,我就放一张包扎后的图片吧)......

事情发生是很简单的一个日常:午饭时间儿子在吃饭,我坐在他对面想喝杯白开水,我去打了一杯滚烫的热水放在保温杯里,打开杯盖,准备晾差不多了喝,那个水杯放的初始位置有点离儿子近,我试图拿起来放的离他远点,结果事与愿违,没拿稳,整杯水就在瞬间撒到了他的大腿上,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随之响起......随后就进入用冷水处理、去医院包扎等常规的应急处理流程。
事情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大人自己身上,可能我们就是按照流程处理,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等待自愈。
可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尤其这事的起因是妈妈,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孩子去医院处理完之后,我却久久无法恢复到正常的理智状态。内心充满了百万分的自责.....似乎进入了一种应激障碍,我反复在想自己拿水杯的瞬间,反复假设要是我不渴不倒那杯水......要是我不拿那个水杯......要是我注意力集中一点拿水杯......
持续的自责让我感觉身体和心理都很沉闷,无处安防想找个地方倾诉,于是我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群里说:“我今天有一个小失误,把娃弄伤了,我感觉自己有点不会思考了,自责......”
我的自责在倾诉之后,换来的是有过类似经历的妈妈们的共情。在那一刻,我的理智开始慢慢上线。

在大家的关心和安慰中,我慢慢开始意识到:
1、自责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不坚强的妈妈。好多妈妈都有过孩子受伤以及心疼的经历。孩子的成长过程受伤不可避免,作为妈妈在那一刻心疼孩子的心再正常不过;在大家的共同共情中,我慢慢的开始接纳自己的那份自责,内心在说:哦,原来不是我不行,面对孩子的受伤不够坚强,是妈妈都会心疼。接纳的那一刻,我开始从自我苛责中走出来。
2、我在这次事情中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当我不再陷入自责中,队友们对于她们生活场景的描述,让我看到我此次小的失误中一些本可避免的小细节,理智开始逐渐上线。为什么我要把那么烫的水、不能马上喝的水放桌上呢,这是一个习惯问题,这种日常把开水放凉喝的习惯,以前没发生,只能说明是幸运,正常的应该家里常备常温水或者一定温度的保温水。我应该以此为警钟,消除掉这个安全隐患。
3、我当下重点应该做的是什么。有个队友和我说:更有用的是我们还是要冷静下来,给孩子提供快乐开心的氛围,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然后一切就真的好起来了。
在这句话中我的眼球看到了“快乐开心的氛围”,而我自己很清楚我当前的状态,在孩子眼里肯定是100%快乐开心不起来的,我在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后,自己陷入自责的情绪无法自拔,似乎正在孩子本就受伤害怕的情绪上又给他增加一份妈妈不开心的情绪负担。
事情已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不就是回归到当下,让孩子轻松快乐的走上痊愈的路吗。队友的一句话帮我从自责的一路狂奔状态下紧急的踩下了制动刹车。
4、积极乐观的去看待挫折。这似乎是一句很鸡汤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在理智在线的时候也经常会去这么劝别人。但当一个人处在情绪中时,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句废话。

我自己在自责中,偶尔几秒理智上线,有一个内心的声音在劝自己:别想那么多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疼以及忍耐疼去医院处理的过程,也是他人生的经验。可另一个声音强势登场:就是你不注意让孩子受这个苦,少找借口开脱。我不想面对内心反复的争辩,于是选择了让我更舒服的自责状态。
有一个队友和我分享:一个男性同事给他指了指身上的伤疤,说这都是男人的勋章。一下子让我感受到“男人的勋章”这句话的力量,这是男性面对挫折或者伤痛的坦然面对和接纳的力量。我在这次已发生的事件中,我想我应该给予我儿子的也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力量感。
队友还说:我妈说孩子有点小磨难,好养活。一个“男人的勋章”、“一个好养活”唤起了我乐观面对的力量。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之后,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每个人至少有两种思想。”
在我和大家倾诉的那一天,我感觉我是用一个“不好的苹果”,换来了新鲜的“香蕉”、“梨”、“葡萄”......也许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一群有爱、有着共同成长期望目标的伙伴一路同行的力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个小的经历,不是想告诉大家孩子烫伤后科学的处理流程,只是想把我因此事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收获的几枚好的“水果”分享给大家:
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希望我们每一个妈妈理解自己内心升起的那份自责情绪是正常的,妈妈的那份宁愿“病在我身、伤在我身”的心每个妈妈都懂;
当意外发生后我们除了及时就医处理外,需要去回顾一下我们是否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以此为鉴及时去调整一些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尽量消除一些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让自己和家人有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经历伤痛的时候,我们身体力行给孩子搭建一些积极乐观的生活小场景,如多陪孩子做些游戏,转移疼痛的注意力;以搞笑、比喻的方式去化解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和对受伤无法正常恢复的恐惧。
积极的格言就像美好的愿望一样,它们本身还不足以让人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不只有积极向上的想法,而是能够面对当下,积极思考和乐观面对的每一个行为和话语。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和挑战,正是这些不如意,给了我们一次次培养积极思维的机会,逐步垫起我们和孩子未来心理韧性的高度。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作者 | 开心队长
童行书院父母俱乐部小队长
通识教育理念倡导者,育儿路上坚持与娃一起终身学习践行者。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