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生活
›
织里跳蚤
›
帖子
@所有织里人,这份国庆假期安全提
节前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治安与共富
师傅,不好了!“二师兄”掉在高速
[ 理财 ]
俄乌升温,离“核”越来越近,全球资金避
[ 理财 ]
美股上涨的核心逻辑:市场赌特朗普不会让
[ 理财 ]
晨鸣纸业65个银行账户被冻结,18亿元债务
[ 理财 ]
营收不到2亿市值2000亿,寒武纪凭什么?
[ 房产资讯 ]
首套房商贷利率上浮 购房者悲喜各不相同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帖子
查看:
1099
|
回复:
2
52年了,东方红一号竟还在天上飞?!
[复制链接]
田荣华
田荣华
当前离线
积分
1059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4-29 18:47:45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萧箫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没想到,52年过去了,
东方红一号
卫星竟然还在天上飞?!
要不是真有人拍到了,说实话我还有点不敢相信。
就在几天前,一段“世纪同框”的视频让网友集体破防:
△图源:腾讯视频
视频中,“东方红一号”卫星与中国空间站擦身而过,发射相差了近半个世纪的两个人造天体在夜空中“遥遥相望”。
有网友感慨这相隔半世纪的两颗“星星”相聚的奇迹:
但让更多网友惊奇的是,“东方红一号”竟然还在天上:
毕竟,同时期美国、苏联和日本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已经因为轨道、动力等各种原因坠毁。
“东方红一号”本身的意义无需赘述,它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承载着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初心。
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更标志着中国对于太空的探索就此拉开序幕。
在这之后,我国航天发展一路“开枝散叶”——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
孙家栋
,成为我国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开启了我国探月和深空探测之路;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戚发轫
,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由此我国开始在载人航天上书写历史;
“东方红一号”卫星测控系统总设计师
陈芳允
,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创始人之一;
……
但其实,这颗在太空中飞了52年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最初是在从理论到工业几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5000多人,在2亿元经费的基础上,用笔和算盘一步步“手工”完成了卫星从设计、生产、制造到发射的全过程。
宇宙中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1970年,宇宙中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因为卫星在太空中向全世界发出《东方红》的歌声而得名“东方红一号”。
它重达173公斤,是一枚直径为1米的球形多面体,装有4根3米长的鞭状天线。
该卫星升空后,绕地运行周期为114分钟,在用20.002兆赫频率播放乐曲《东方红》的同时,传送遥测参数和科学探测数据。
如今每年的中国航天日,就定在发射当天——4月24日。
但回顾当时东方红一号从0到1的研制,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正式提出要做人造地球卫星。
在此之前,苏联已经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人造卫星。美国紧随其后,在1958年将探险者一号送上太空。
而这时候的中国, 在经济、人才等方面距发射卫星的条件还距离很远。
就连在1959年十周年献礼时,对外展出的卫星和火箭模型,都是年轻学者用
手工
敲打出来的。
据央视报道,当时这些年轻人对火箭、卫星知识的了解,
还不如现在的中学生
。
而且即便模型做出来,还有一堆实际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设计参数无法抉择、测试条件差、所需生产加工设备供应不上……
中国的科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向老大哥苏联学习,还跑到了莫斯科去调研,但结果无奈遇冷。
而且由于国力有限,他们决定先打基础,致力于火箭、高空物理探测等设备的研发上。
直至东风2号中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
在钱学森、 赵九章等人的带动下,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正式搬上了日程。
△图源:新华网,乐音装置
他们还立了个起点更高的Flag:
中国第一颗卫星要在100千克左右
。
当时苏联第一颗卫星重量83.6千克,美国的第一颗卫星仅8.2千克。卫星越重,对火箭发动机以及各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
但最终他们完成了,而且实际重量达到了173千克。
直到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东方红一号的研制才正式搬上了日程——
钱学森担任第一任院长,
研制队伍超5000人,中央拨款两亿人民币
。
△钱学森
据新华网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
潘厚任
回忆道:
两亿人民币在那个时候,真是不容易的。
因为除了经费,老一辈航天人几乎一无所有。
期间的很多困难都是用“土方法”来解决的。
比如像卫星制造中的一道重要工序——
铆接
,因为当时卫星厂是由科学仪器厂转产,没有干过这事儿,而且也没有铆枪和固定工件的桁架。
工人们就靠一把小锤,用自己的身体当桁架,将铆钉一个个敲上去。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解决了多项工艺问题,之后就来到了多个环境模拟试验阶段。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戚发轫
曾回忆起当时夏天试验的时候,因为卫星厂没有低温试验室,就穿着大棉袄去到海军的冷库里进行试验。
△图源:宇宙高歌《东方红》
条件是艰苦了些,但是
技术却始终在不停迭代
。
1967年研究院成立前夕,中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
党鸿辛
,和团队一起解决了一个卫星传输的关键问题。
他们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导电干膜,成功解决了-100℃至100℃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输困难的问题。
地球之所以能接收到东方红一号的音乐信号,就少不了党鸿辛团队的功劳。
△视频源:宇宙高歌《东方红》
信号的问题解决了,但卫星本身还要经受住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放在当时,这还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为此,中国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
最后,他们想到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卫星控制温度,其外部材料采用的是按照温控处理的铝合金材料,如此一来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很快在两三年之后,他们就完成了首颗人造卫星的目标。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完成为期二十多天的探测任务,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中国至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从正式立项到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完成的时间仅不到五年。
而且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飞行,俯瞰这中国航天的发展。同时期的卫星大多已坠入大气层当中去了。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为何东方红一号仍在轨运行
还得从当时整个技术方案说起。
当时设计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以及大气层密度。
因而在轨道设计上是一个近地点在441公里左右,远地点在2368公里左右,与地球赤道平面成68.5度角的近地椭圆轨道。
我们知道,卫星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不需要动力,完全靠惯性飞行。理论上,如果没有任何阻力,就没有能量消耗,会永久飞行下去。
但实际上,太空并非空无一物,尤其是在地球近地轨道上仍然有痕量的气体存在,越靠近地球气体分子越多,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空间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主动升轨的原因。
上面我们提到,东方红一号运行在近地点441公里,远地点达2368公里的轨道上。
作为比较,目前国际空间站运行在420公里高的轨道上。由此可见,即便东方红一号的近地点也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还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在轨道上运行受到的阻力很小。
至于另一种更普遍的归宿——进入到大气层(100公里~300公里左右区间)烧毁解体,那也是要等待猴年马月的。
据最新数据显示,东方红一号卫星最新近地点高度为428公里,远地点高度为2030公里。
也就是说,经过半世纪的运行,东方红一号的近地点仅降低了13公里。
但要发射这么高轨道的卫星并不简单,起初“长征一号”的理论基础东风四号导弹,并不具备将卫星发射到400多公里高度的动力。
因此,“长征一号”在东风四号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优化,包括将火箭升为三级等……最终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到指定的轨道。
而这次任务的成功,也为我国后续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半世纪的中国航天路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结束,中国航天之旅才刚刚启程。
在往后的50年里,最初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科学家们,带着摸索出来的航天技术深入更复杂的领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从
载人航天
,到
探月
和
深空探测
任务,朝着星辰大海一步步前进。
提出运载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技术方案、并组织将之研制出来的
王希季
,在东方红一号任务结束后,再次撑起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的重担。
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并回收成功,成功走出了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在这之后,“东方红一号”卫星测控系统总设计师
陈芳允
,与合作者共同提出“双星定位系统”,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理论基础;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戚发轫
,受命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前后一共进行了四次无人飞船试验,还有无数次地面试验。
2000年,2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中国终于拥有了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成功升天,中国第一次真正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负责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将军”
胡世祥
,在当时也担任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见证了我国从发射第一颗卫星、到成功载人航天的历史进程。
也是这一年,“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
孙家栋
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进一步将我国的航天梦从近地轨道延伸出去。
2007年,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并绕月飞行,我国正式开启探月时代。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实现太空行走,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2017年,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重要一步;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同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就在前几天,一段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同框”的视频引爆全网。
它由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和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博士王卓骁共同拍摄,采用的是长焦跟踪和广角短曝光的方式。
△左为朱进,右为王卓骁
这天刚好是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日期,也是朱进生日。每年这个日子里,他都会去看看东方红一号是否过境。
△拍摄时(授权:乔辉)
而在前2天,朱进恰好也拍到了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与东方红一号同框的照片。
照片中,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的轨迹被共同定格于夜空,这也被网友们称为传奇般的“世纪同框”。
当谈及这些年我国太空探索的进展和影响时,朱进感慨:
这些年,中国的深空探测、探月还有载人航天有了不少的发展,也影响了一些小孩儿去关注星空,进而可能去关注天文。
期待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链接:[1]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424V02UZJ00[2]https://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18/11/4063.html[3]https://mp.weixin.qq.com/s/zinTVi7zGBuADiqIqmuuvw[4]https://heavens-above.com/orbit.aspx?satid=4382&lat=0&lng=0&loc=Unspecified&alt=0&tz=CET[5]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mid=TFTKM9INN&pid=JFTKM9IN5[6]https://weibo.com/1697045860/LpWogBBNY?type=comment[7]http://news.cctv.com/science/20060928/103731.shtml[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24/c_1125902168.htm[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24/c_1125897682.htm[10]http://news.cntv.cn/lm/655/11/39051.html[1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F6lmrz5c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夜花自怜
雨夜花自怜
当前离线
积分
55115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4-30 06:08:04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纪同框”,祖国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夜花自怜
雨夜花自怜
当前离线
积分
55115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4-30 08:33:27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片怎么看出来的那是东方红一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所有织里人,这份国庆假期安全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