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外国也有句谚语,苹果落地上,离树总不远。无论中外,意思都是很明确的,孩子像父母,遗传力量大。
正因如此,父母们最乐此不疲的一个游戏,就是在宝宝身上找「这肯定是随我」「那肯定遗传了你」的印记——
这孩子性格外向,像妈妈。
老爱睡懒觉,像爸爸。
做事风风火火,像妈妈。
爱吃甜和辣,像爸爸。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父母们不时会有惊喜的新发现。不过,这些发现里,有多少是真的来自基因遗传,又有多少是来自脑补的对号入座呢?
三岁看大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如果你觉得孩子继承了你和爱人的性格是对的,但它可能来自你们俩,而不是单一的。
遗传学方面的权威教授罗伯特 · 普洛明(Robert Plomin)讲过一句话:「DNA 当然不是全部因素,但它比其余所有因素加起来还重要。」
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也有一定依据。现在研究界的共识是,小朋友们的各方面差异,受基因的影响很大。都说「三岁看大」,其实看的就是基因自带的「天生气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早在 1976 年,行为遗传学家就从 850 对双胞胎的研究里总结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具有中等遗传度。
换句话说,在人格或者性格上,基因可能带来了 30%~60% 的差异。
因此你觉得孩子继承了你的性格——你很可能是对的。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研究过的人格特质,都有一定的遗传度,还没有发现哪种性格「毫无基因因素,全靠后天塑造」。
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许多天生的气质和倾向。性格也不是被单基因决定,而是许多基因的作用叠加在一起的。我们可能永不会找到单个的「外向基因」,因为是许多基因共同作用,才形成了一个「外向」的性格。
基因造成了一半左右的差异。剩下的差异,是环境造成的。
而即使是「环境」,也受到「基因」的影响。基因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甚至会去主动改造周围的环境。
举个例子,有些孩子拥有「长得高」的基因——高个子的爸妈通常会生出高个子的孩子,比如姚明的女儿 11 岁身高就超过了 1.7 米。
像这样的小朋友,早早就会被学校的体育老师注意到,小学时就会接到「要不要加入篮球队 / 排球队 / 游泳队」的邀约。然后,「高个子基因」就会如鱼得水,进入一个适合它发挥的环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再举个例子,有些孩子拥有「阅读困难」的基因,而有些孩子拥有「阅读轻松」的基因。
对「阅读困难」者来说,要看懂抽象符号特别痛苦,他们看着看着就会串行,看着看着就会分心。他们很可能在学校表现不佳,但这并非智力问题,他们在不太需要阅读的行业完全可能做得很好。
而对「阅读轻松」者来说,可能小时候就会感受到阅读的愉快,于是会向家长老师要更多的书来看,看得越多就越熟练,看得越多就读得越快……进入阅读的良性循环,也走上学术相关的道路。
年纪越大,基因的影响就越明显。基因会一次次扰动你的选择,把你的人生一点点推向它擅长的方向。
不要强行与基因作对,要为基因寻找「最适合的环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天生的「基因」不够好
怎么办?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聪明伶俐,又开朗快乐,既擅于社交,又井井有条,既精力充沛,又专注认真……
这样的基因组合可能有,但绝不会广泛存在。
于是,每个真实的孩子身上,都难免有些家长想要「纠正」的特质。
比如说,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内向。
有研究发现,那些害羞的人,在不到 2 岁时就展现出所谓的「行为抑制」( behavioral inhibition ),对陌生事物更警惕,也更回避。有些孩子则是在更大一点时,开始不愿意加入群体,因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收到负面评价。
无论是从小就回避,还是长大后退缩,其实都与「焦虑」有关。而「焦虑」,恰恰与遗传十分相关。
就连猴子都有「天生焦虑猴」。有研究发现,非洲的黑长尾猴可以分成「紧张型」(uptight)和「松弛型」(laid back)。松弛型猴子平常就更活跃,更经常和其他猴子互相梳毛,也更能竞争并获得资源。
而紧张型猴子平常就更孤单,经常畏缩或蜷缩,表现得极为顺从。如果被关进笼子,松弛型猴子会冷静地探索环境,而紧张型猴子则会展现出刻板行为,比如不断兜圈子或者摇头。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而且内向的孩子,多半也有一到两个内向的家长。家长本身就社恐,很少带着孩子和陌生人社交互动,于是孩子不但继承了家长的社恐基因,同时也没法从家长那里模仿和学到轻松自如地社交。先天不够,后天也没补上。
怎么办呢?要硬推着孩子去社交吗?
不不不。还是那句话,不要强行与基因作对。
澳大利亚一个儿童追踪研究显示,如果周围大人给予温暖的支持,不过早地硬推这类孩子去社交,那么童年害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会有不错的社交能力,也不再焦虑抑郁。
但如果父母用一种让小孩感到自责焦虑的方式去促使小孩社交,那么小孩的退缩程度反而会越来越高。
内向孩子的一大特征是,当进入一个陌生环境里,需要花一段时间观察其他人怎么做怎么说,过一阵子,才会有信心加入。还有,如果内向孩子有一两个朋友陪伴支持,在社交场合就会自在得多。
让孩子花时间观察,帮孩子找到那关键的一两个朋友,比把孩子硬推出去社交要好得多。
新西兰一项追踪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也显示,那些 3 岁时的「行为抑制」型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并不特别内向,基本在平均水平。
另外,还有些孩子只是更喜欢独处。ta 独自阅读、打游戏,既不害怕陌生人,也不焦虑自己不受欢迎,有时候 ta 压根没有注意到「自己是不是被孤立了」。
ta 不那么需要和别人一起玩,对世界的兴趣胜于对人类的兴趣。这类孩子其实越大发展得越好—— ta 常常学业不错,很少具有攻击性,也不争强好辩,这些特质让 ta 自然散发出社会吸引力。
很多一流学者,幼年都性格腼腆、不善社交,后来却能自如地在几百人几千人面前做学术报告。
社交技能,或者其他任何技能,在「安全、压力小、支持性的环境」里,进行大量练习,就能进步。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有些孩子是「蒲公英」
有些是「兰花」
关于孩子的个性,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有些孩子就像娇嫩的兰花,在好环境里长得特别优秀,在恶劣环境里受到的负面影响也特别大。
有些孩子是野草般的蒲公英,对环境「不为所动」,好环境也不会提升多少,差环境也不会变坏多少。
「兰花」对挫折更敏感,更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轻微不适。小小的疼痛,嘈杂的噪音,粗糙的衣服,都会让「兰花」很难适应。在实验室的陌生环境里,「兰花」心跳更快,血压更高,唾液里的压力激素更多。「兰花」还更容易得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咳嗽、鼻炎。
而「蒲公英」,是那种在逆境里也能成长的孩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16 年一个研究显示,穷人家庭里,家庭收入越低,「兰花」孩子的自制力就越差。但「蒲公英」孩子的自制力不受家庭收入影响。
如果你的孩子是朵「兰花」,也不必太焦虑。要记住,「兰花」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好环境里能发展得尤其出众。
还有一件好玩的事情是,父母越是「模范父母」,孩子天生的基因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父母做得好,给孩子提供了无条件的支持和丰富的尝试机会,孩子因此能发挥自己独特的基因潜力,长出自己独特的模样。
打个比方,在极度贫瘠的土地上,不管是牡丹还是梅花,都只能长出相似的瘦弱小苗;但在营养丰富的沃土上,牡丹和梅花就能茁壮成长,开出截然不同但都美丽无比的花朵。
基因,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父母能给孩子的第二份礼物,就是支持孩子成为他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基因的无限潜力。
在送出这两份礼物的同时,父母也同时得到了回报。
在孩子绽放的笑容里,父母看到了永恒和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Martin, R. P., Lease, A. M., & Slobodskaya, H. R. (2020). Temperament and children: Profil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st ed.). Springer Nature.
[2] Knopik, V. S., Neiderhiser, J. M., Defries, J. C., & Plomin, R. (2017). Behavioral genetics. Worth Publishers, Macmillan Learning.
[3] Caspi, A., & Silva, P. A. (1995). Temperamental qualities at age three predict personality traits in young adulthood: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a birth cohort. Child Development, 66, 486–498.
Vassalio, S., & Sanson, A. (2013). The 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 The first 30 year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Australian Government.
[4] Boyce, W. T. (2019). The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 New York: Knopf.
Boyce, W. T., et al. (1995). Psychobiologic reactivity to stress and childhood respiratory illnesses: Results of two prospective studie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7, 411–422.
[5] Obradovic, J., Portilla, X. A., & Ballard, P. J. (2016). Biological sensitivity to family incom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early executive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87, 374–384.
本文专家
游识猷
合作专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遗传学硕士
李雷
审核专家
中科院生物学博士
策划制作
策划:兰兰
监制:阿童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