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回复: 0

[汽车天地] 为什么说大电池包插混,是最蠢的技术路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9 05:26:0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纯电可以跑300km,再背一个50L的油箱,让一台尺寸4米7的紧凑型SUV,自重超过两吨。
这是目前比力流行的“大电池包混动”路线,企业这么做只为了一个目的:
让数据看起来更炸裂一些,可以提供纯电、燃油两种驱动方式,用燃油车的代价选择一台插混车型,而且还是电池包超大的插混车型。


从体验感上来说,这简直非常出色,标定的300km纯电续航,实际可以跑200km,日常上下班出行完全可以摒弃内燃机。
假如跑长途,发动机可以介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续航焦虑。
但,大电池包这种东西需要从两面来看,更大的容量一定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但也会带来以下几个直接的问题:
1、企业盈利问题,40kWh电池包PACK之后的成本在4万左右,这是电池包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压力的。
这里有个逻辑,汽车行业的单车利润在万元以内,30kWh电池包和40kWh电池包的成本就是一万。
也就是说,低代价、大电池包策略的插混车型,盈利能力险些没有。


2、更重的车身质量会带来诸多隐性问题。
比如说悬架压力、轮胎压力、车身刚性问题,由于整车利润已经非常单薄,不少企业不会做耐久性测试以及复杂路况下的刚性测试。
且,灵活性一定不高,更重的车身需要匹配更强的车身结构,这些都是企业不会真正对外公开的数据。


3、大电池包热失控管理更不好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力多。
电池包容量既然是40kWh,充电功率就会更高,一样平常的小电池包PHEV车型,最大的充电功率在30kW以内。
更高的充电功率需要成本,同时热失控管理以及细节成本投入更多。
这些同样是隐性成本。
4、更大的电池包需要匹配更强动力的内燃机。
车辆一定会有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就是跑长途问题,一旦馈电,所有的动力来源一定都是内燃机。
以零跑C11为例,44kWh+1.5L的动力组合,在易车120km/h的测试过程中,测出了8L左右的百公里油耗。
什么概念?这是3.0T、尺寸5米以上的奥迪Q7的高速油耗标准。


大电池包插混路线无非就是想要吸引用户的眼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企业、对安全、对长期利用的用户来说,都不是最好的。
假如跑长途,经济性能严重倒挂,且在产品后期,可靠性和寿命都会大大降低,作为一台车,大电池包方式的可延续性有待考证。


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尽量淘汰电池包的容量,电池包越小越好,小电池包的优势有以下几个:
1、对企业来说成本优势更明显,企业有利润才会有一连研发的动力。
2、小电池包对车辆各方面的负载都更低,不会影响车辆团体的结构安全和刚性。
3、小电池包同样拥有接纳动能的能力,下坡、刹车的时候利用电机反拖充电,不浪费动能。


从真正的体验感上来说,10kWh电池包以内的插混车型是最合理的,提供一定的纯电出行能力即可,重要是车辆的耐久性、安全性、操控不会因为电池包太轻而降低性能。
从根本上来说,插混车型先应该是一台可靠、耐用、安全的车,其次讲的才是电动、续航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728A036F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