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科学家从自家后院挖到“宝”,然后在国际期刊发了篇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3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 30 年来,科学家在抗生素研发上近乎停滞,有的多是修修补补。如今,加拿大科研团队从其实行室技术员家的后院花园土壤中,发现了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候选分子,未来有望对抗超等细菌。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没有全新类别的抗生素进入临床应用。2025 年 3 月 26 日,《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了一项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研究团队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能对抗“超等细菌”的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Lariocidin(LAR)


实行表明,LAR 具有广谱活性、低耐药性和良好的安全性。“LAR 的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于现有抗生素,其作用靶点位置新奇,不会与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杀灭对其他抗生素产生耐药的‘超等细菌’。”该研究第一作者马诺杰·江格拉(Manoj Jangra)介绍。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据报道,2021 年全球 110 万人的死亡与此有关,2050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到 190 万人。然而,新型抗生素的发现难度很大,其研发也缺乏支持资金。LAR 的发现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带来了新希望。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LAR 的发现:花园土壤里的宝藏



马诺杰·江格拉的研究工作是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格里·赖特(Gerry Wright)研究员的实行室开展。他们把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土壤样本带回实行室后,利用琼脂平板技术分离培养土壤中的细菌。LAR 发现自该实行室技术员家后院花园的普通土壤中,其人住在加拿大汉密尔顿市。


经过约一年的培养——这一时长足以让生长缓慢的细菌显现,避免遗漏——他们成功分离出单个细菌菌落。随后,他们对这些菌落进行筛选,检测其是否能产生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他们测试用的致病菌是一种高耐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该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新抗生素研发的关键目标病原体之一。


筛选效果显示,一种泛菌属的菌株Paenibacillus Sp. M2)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抑制效果。泛菌属细菌在土壤中很常见,但并非所有菌株都能产生 LAR。从该细菌中分离 LAR 并不容易,主要难点在于该细菌还会产生另一种知名抗生素——粘菌素。粘菌素用于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重症感染。LAR 的特性因此被粘菌素所掩盖。


“为此,我采用了多种纯化策略,成功将这一新型抗生素与已知化合物分离——这个过程就像在嘈杂的音乐派对上识别出单一乐器的旋律。最终,我们锁定了这个小分子套索肽(lasso peptides)。”马诺杰·江格拉表示。


之所以被称为套索肽,是由于 LAR 的分子结构形似“活结”,就像西部牛仔使用的套索(lasso)一样,其分子一端形成环状,另一端像套索绳般穿过该环。这是一种高度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被降解。有趣的是,其衍生物 LAR-B 具有套索肽家族首个“双套索”结构,这种超稳定架构为后续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模板。



LAR(a)和LAR-B(c)套索肽的示意图。图源:《自然》(Nature)

LAR 的作战策略:

全新靶点、双重杀伤



LAR 杀菌能力具有广谱特征。这项最新研究显示,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乃至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效。那么,LAR 是如何杀灭耐药细菌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细菌耐药是如何发生的。简朴来说,细菌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是核糖体,许多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正是通过干扰核糖体来杀菌。然而,细菌可以通过改变核糖体结构,让抗生素无法与其精准结合;大概产生降解酶,直接破坏抗生素分子。再者,长期滥用抗生素让细菌不断进化耐药性,并通过基因交换敏捷传播。


LAR 杀灭耐药细菌的优势体如今以下两点。其一,LAR 作用于一个全新靶点。与现有抗生素攻击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通例位点不同,LAR靶向细菌核糖体亚基上一个从未被开发的“盲区”,因此不受常见耐药机制(如 rRNA 甲基化、药物修饰酶)的影响。其二,LAR 能对细菌进行双重杀伤。它既能阻断细菌蛋白质生产过程,又能诱导遗传密码错译,即“让细菌自产毒蛋白而亡”。


“这就像发现了敌人防御体系的漏洞,LAR 的打击门路是细菌从未遭遇过的。”马诺杰·江格拉表明说,“LAR 与细菌核糖体的互作方式,能有效规避现有耐药机制。我们有理由信赖,假如它未来进入临床,临床耐药风险会很低。”


重大突破,但距临床应用还较远



LAR 的发现印证了自然界仍是创新药物的宝库。这项新研究发现,多种细菌(如变形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的基因组均携带合成 LAR 类似物的基因簇,且关键结构高度保守,说明这类分子在抗菌防御中具有重要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 LAR 对细菌蛋白质合成具有强效抑制作用,但其对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极小,这与其低细胞毒性相同等。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只在有限数量的大腿感染小鼠模子进行了测试。它在测试模子中效果极佳,所有接受 LAR 治疗的小鼠都健康活着,而未治疗的对照组小鼠则因感染在 24-48 小时死亡。


“我们目前正在研究 LAR 及其衍生物的具体药理学。”马诺杰·江格拉表示,“我们正在从多方面尝试将 LAR 推向应用,比如优化其化学结构、提高合成产量等。距离 LAR 真正投入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探索其剂量和副作用,临床前阶段和临床试验都很关键,可能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


他们将成立以 LAR 研究为中心的公司进行后续研发,期待 LAR 或其衍生物在未来可用于治疗由多种细菌病原体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血液、肺部、尿路和皮肤感染。


如何打开天然抗生素发现之门



抗生素的发现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会。20 世纪 40 年代,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问世开创了医学新纪元,这两项成果也分别得到 1945 年和 1952 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但好景不长,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快速进化,这些“神奇药物”的有效期越来越短。到了 60 年代,从传统可培养微生物中发现新抗生素的“黄金期间”逐渐落幕。


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源自土壤微生物。这是由于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微生物的“战场”,里面住着无数的细菌、真菌,它们为了生存都得抢地盘。于是,为了打败对手,这些微生物就进化出了锋利的“武器”——抗生素,用它来干掉竞争对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土壤,住着不同的微生物,每种微生物都可能造出不一样的抗生素。这种多样性,让土壤成了抗生素发现的“金矿”。


然而,99% 的土壤微生物无法在实行室标准条件下培养,现有抗生素多来自已被反复筛选的少数微生物类群,大量潜伏资源仍处于“隐身”状态。新型抗生素 LAR 的发现告诉我们,只要给土壤微生物充足的“耐心”,许多“含羞”但有用的微生物就会现身。


别的,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创新也为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带来转机,比如泰斯巴汀(Teixobactin,2015 年《自然》杂志报道)和笼菌素(Clovibactin,2023 年《细胞》杂志报道)。二者的发现得益于一种创新的微生物培养技术——iChip(In Situ Cultivation Chip),该技术在接近微生物天然生长环境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生态特征,旨在培养出土壤等环境样本中的“难培养”细菌,并提取和鉴定潜伏的抗生素。


Teixobactin 和 Clovibactin 都靶向细菌细胞壁合成这一保守机制,对 MRSA 等耐药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强效活性,且不易诱发耐药性。不过,这两种抗生素也存在范围:它们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相比之下,LAR 类抗生素展现出更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同时对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具体对比见下表)。这一差别提示抗生素发现技术需要保持多元化,不同的技术门路可能带来独特的抗生素分子,为抗击耐药菌提供多样化的“武器库”。




三种新发现的天然抗生素对比图。图源:本文作者
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土壤中仍蕴藏着大量“未培养”的微生物资源,它们可能是下一代抗生素的宝库。通过改进技术和探索微生物生态,我们有望打开这个宝库的大门,继续与耐药菌的进化赛跑。

参考文献
[1]Jangra, M. et al.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723-7 (2025).
[2] Carissa Wo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s a growing threat — is climate change making it worse? 08 January 2024, Nature News
[3] Ling, L.L. et al.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4098 (2015).
[4] Shukla, R. et al. Cell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7.038 (2023).

策划制作
泉源丨返朴(ID:fanpu2019)
作者丨李娟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7A05P5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