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事杂谈
›
汽车天地
›
帖子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守“湖”新春丨所幸遇见你!
[ 理财 ]
两日连续施压!特朗普又喊话降息,白宫顾
[ 房产资讯 ]
妈呀!澳洲人对公寓的态度,已经和你想象
[ 理财 ]
闻所未闻 一房产中介开始考核银行员工业
[ 理财 ]
300万“老破小”与上亿豪宅同步遭疯抢,
[ 学习教育 ]
“有妈在,我才敢生娃”,中国式姥姥带娃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88
|
回复:
0
[汽车天地]
新势力,今年不敢吹智驾了
[复制链接]
织里资讯
织里资讯
当前在线
积分
4160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4-8 08:14:09
|
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本是被车企寄予厚望的“智驾元年”,却因3月29日小米SU7事故致3人死亡事件蒙上阴影。
由于事故发生时,司机启用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许多行业人士认为,这场事故会成为将行业推向“信任危机”与“羁系重构”的转折点——从资本市场到消耗者认知,从技术路线到营销策略,车企在智驾赛道上的竞争逻辑很可能就此被改写。
以往,新势力车企把智能驾驶当作最大的卖点之一,在发布会上大谈技术的先进性。消耗者们也在这些宣传的影响下,对智能驾驶充满期待。然而,这起事故就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大家:在复杂多变的真实路况中,智能驾驶还远远达不到百分百可靠的程度。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等待警方调查中,但车企的营销叙事已遭遇根本性质疑。在消耗者逐渐“觉醒”的当下,车企接下来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件事上:一是如何保证技术足够安全,尤其是应对极端场景的真实能力;二是如何让消耗者理性认知,对智驾既不盲目追捧,也非因噎废食彻底否定。
这场信任危机,实质上是回到了一个根本性问题:造车新势力的智驾水平到底怎么样?
本文将从功能落地、路测表现两个维度,探讨各家新势力的智驾能力。当行业从“炫技时代”迈入“稳定性竞赛”,还有一些暗线决定着车企的智驾排名。
从高速到车位:谁领先,谁落伍?
想要看懂车企的“智驾段位”,需要先理清行业按时间先后高频出现的四个技术概念——高速NOA、城区NOA、端到端、车位到车位。它们既是技术演进的里程碑,也是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
造车新势力2023年开始落地高速NOA,2024年大规模落地城区NOA,从规则明白、封闭的高速场景,向复杂的城市道路延伸后,可以处理红绿灯、行人、电动车等复杂路况,完成无保护左转、路口掉头等高难度动作。
特斯拉2023年12月推出FSD V12,初次实现纯端到端(End-to-End)架构,完全摆脱人工规则代码,通过海量视频数据训练实现类人驾驶逻辑。此时,国内车企已经“落伍”1-2年。
自此,“谁更快推出端到端”就是验证车企智驾能力最重要的一把标尺,“没有布局端到端的车企面临估值折价”,关注智驾技术的投资人乔牧表示,国内车企的追赶策略是从分段式(2024年)向一体式(2025年)端到端迭代。
端到端为什么这么重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从业者陈南表明,传统模块化架构需要分步处理感知、决策、控制各个模块,轻易卡壳,端到端方案是用单一AI模子完成“眼睛看路——手脚操纵”的全链路决策,由“大脑同一指挥”,通过海量数据训练AI自主决策,响应速度更快,更适合国内复杂的路况。
有了端到端技术,就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Door-to-Door)功能了。2024年底以来,头部车企陆续宣布实现这一功能。它指的是车辆从指定的车位自主驶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行驶到目的地车位。陈南称,车位到车位代表智驾功能从“能用”到“好用”了。
那么,谁在领跑?谁在追赶?我们结合光大证券研报进行分析。参考维度主要是复杂功能落地的时间先后,以及技术迭代速度。
第一梯队是小鹏、华为,两家重点智驾功能(如车位泊车、车位到车位)的推送时间均领先市场,两者前后相差不到3-4个月。
图源 / 小鹏汽车官方微博
小鹏是国内第一家完成端到端大模子量产上车的车企,2024年7月落地端到端方案,2024年11月公测车位到车位功能。其代客泊车、环岛通行、循迹倒车等功能的推出时间点,领先市场至少2个月。
华为ADS 3.0于2024年9月推送端到端,2024年12月落地“车位到车位”,不过其时覆盖场景有限。
第二梯队是布局智驾较早的理想、蔚来,功能覆盖较全,但迭代速度较第一梯队稍慢。
理想2024年7月落地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子)方案,2024年11月推出“车位到车位”功能,是国内第一家推出这个功能的车企。
蔚来2024年7月发布端到端世界大模子,计划今年4-5月上车。
第三梯队是小米、吉祥(含极氪)、比亚迪,它们布局智驾较晚,端到端方案均在2024年12月推送,尚未大规模应用,智驾覆盖场景有待优化,未推出“车位到车位”智驾。
其中,小米2024年12月向先锋用户推送端到端。陈南表示,小米虽起步晚,但有希望复用手机供应链管理经验加速追赶,不过,小米SU7事故是否会影响后续智驾迭代还不好说。
吉祥、比亚迪的端到端技术进展晚于新势力,但优势在于规模优势和整合打法,因此以低成本路线为主,主打10万-20万元车型的“智驾平权”。陈南分析,这两大车企有团体优势,智驾大概率是内部自研+外部采购的整合路线。
结合多位受访者的观点,长城魏牌、零跑也属于第三梯队。
长城魏牌(新蓝山车型)2024年8月上车了两段式端到端架构,方案由供应商元戎启行提供。据36氪汽车报道,元戎启行计划2025年Q1向种子用户(非公开消耗者)推送测试版车位到车位功能 ,覆盖魏牌蓝山、坦克700车型。不过,魏牌正式推送时间未定 ,官方口径仍为“2025年底逐步开放”。
零跑2024年明白表示跟随特斯拉端到端技术路线,但尚未公布具体量产时间表,目前的智驾功能仍以高速/城区NOA为主。陈南参考行业节奏推测,零跑预计2025年启动端到端方案测试,2026年上车。
整体来看,第一、第二梯队,如小鹏、华为、理想已于2024年实现端到端全量推送及车位到车位功能,第三梯队车企技术落地速度广泛落伍6-12个月。
路测:小鹏、华为、理想、特斯拉暂处第一梯队
如何相对客观的评价智驾水平?车企的宣传只是一方面,还要看现实的智驾体验。虽说个体智驾测评也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因为现实路况、驾驶员主观尺度等因素会影响结果,但路测还是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今年3月,东吴证券在北京采用了大样本泛化路测(时间为3月12日、3月13日的9:00-17:00)和小样本深度路测(时间为3月11日-3月13日19:00-22:00出发)两种情势,上路测试了7家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的智驾体验。
大样本泛化路测为“北京嘉里大旅店——景闻街与针织路交织口——北京嘉里大旅店”,全程3.9km。
图源 / 东吴证券
全程综合体验设为1-10分,分值越高表示综合体验越好。测评维度包括接管次数、掉头表现、加塞/反加塞应对、驾驶信任度(设“智驾系统开车能力比试乘评价人自身低/相当/高”3个选项,分别对应1/2/3分, 即根据车辆智驾能力和试乘评价人驾驶能力的相对关系打分)。
小鹏P7+、理想L7,得分都在8分以上;问界M7、特斯拉Model 3分别得分7.45、7.25;魏牌蓝山、小米SU7、极氪007分别得分5.85、5.83、4.73。
其中,小鹏P7+试乘人信任度最高,理想L7接管率最低,特斯拉Model 3接管次数最多,多为违反交规型接管,因其对国内交规适应性较差出现了违规行为,如实线变道、不按规定交通信号灯通行、不按规定车道通行等。
图源 / 东吴证券
小样本深度路测路线为“北京嘉里大旅店——姚故里万象汇——北京嘉里大旅店”,主要测试车辆无保护左右转、大曲率弯道行驶、上下快速路匝道,以及下匝道后跨多车道变道后右转能力、在立交桥下复杂路况下的左转能力。
小鹏、华为、特斯拉、魏牌蓝山,均是零接管。其中,小鹏、华为整体表现优秀,简单/中等/困难场景表现都比较好,不过,两家都有激进表现,如华为出现急刹;魏牌蓝山总体表现其次,相比之下,避让空间余量较为充实。
理想整体表现较好,接管2次,其中有加塞接管,是因为前方发生了两车剐蹭事故,路况复杂, 为了不妨碍交通选择了效率型接管。
极氪共接管4次,一次是掉头(掉头需人工辅助),一次是上下匝道(辨认车道能力有待加强),还因为策略激进在避让车辆/行人、换道时产生2次接管。
小米共接管3次,其中一次是上下匝道(对匝道口的辨认能力尚待加强),两次是无保护左转(效率和精准度上存在提升空间),掉头基本不产生接管。
东吴证券今年2月还在深圳做过一场路测,综合2月深圳场和3月北京场上述车企的路测表现得出了一些结论:
小鹏、华为、理想、特斯拉暂处于智驾第一梯队。
小鹏综合体验感较好,场景处理方式拟人、合理;
华为整体表现优秀,不同路段都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偶有急刹;
理想OTA升级后整体风格更平稳,北京路测表现较好;
特斯拉能力上限较高,日间夜间接管率不同,日间比较拥堵时,存在效率型行为(如实线变道、不按规定交通信号灯通行、不按规定车道通行),还有一些违规行车操纵,夜间路况较好时零接管。
魏牌蓝山、极氪、小米紧随其后,困难场景的处理能力有提升空间。
其中,魏牌蓝山底子功能表现较好,升级后的版本可实现掉头功能;极氪能处理大部分城市场景,风格较激进,在人车混行戮于可能出现决策颠簸;小米掉头能力优秀,深圳场出现了较多偏离导航轨迹的接管场景,北京场对于匝道场景处理能力待加强,更新版本后智驾风格更拟人。
智驾比拼,还有哪些变量?
国内车企的智驾军备竞赛,已经从“三年一突破”压缩至“季度定生死”。新势力相关从业者周亚启对「定焦One」表示,行业节奏之前是按月迭代,现在头部玩家已经是按周进化了。
智驾排名自然也不是一成稳定的,在功能落地、路测表现之外,还有两条暗线影响着车企的智驾排名。
第一条暗线是车企的软硬实力,包括两个核心因素,即团队架构、纠错速度,以及两个辅助因素,即算力基建、资金弹药。
好比有没有独立研发部门,成员配景是否互补(例如华为的“算法+工程”双轨制),直接影响着技术落地速度。
团队执行力和纠错能力,决定车企能否快速把技术变成量产方案,遇到bug时能否快速纠偏,如理想今年初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算法优化和OTA推送。
算力基建又包括芯片性能和云端训练能力,决定训练系统能处理多少数据,模子决定如何“消化”这些数据。好比特斯拉称,超级计算机Dojo超算每天能处理百万公里数据。
资金实力决定“能烧多少钱”,是车企持续投入的底气,例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每年的研发投入在几十亿到百亿之间、比亚迪靠销量反哺研发。而多数新势力因销量和资金限制,可能在资金投入方面面临挑战。
总结这四个因素,如果牛人团队配上充足的算力数据和资金支持,更有可能从智驾军备竞赛里杀出来。
图源 /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然而,小米SU7一场事故,把安全与成本的博弈再次摆上台面。
周亚启对「定焦One」分析,已往,车企的竞争逻辑是,“谁更快推出端到端智驾”“谁率先覆盖全场景”,竞争策略偏激进。此次小米SU7事故发生后,对行业的影响可能超过个案自己,甚至影响技术路线的走向——选择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或是影响智驾竞赛的另一条暗线。
2021年前后,国内车企(小鹏、蔚来、理想等)广泛采用“摄像头+激光雷达”的“双保险”方案,认为激光雷达可以弥补纯视觉在复杂环境(尤其是夜晚、逆光、雨雾等场景)下的感知短板。例如,小鹏P5、蔚来ET7等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强调高阶智驾能力。
转折点是特斯拉自2021年起全面转向纯视觉路线,认为人类仅靠双眼即可驾驶,激光雷达是“成本包袱”。这一理念曾引发行业争议,但“省钱的诱惑”推动国内车企重新评估智驾技术的性价比。
单颗激光雷达2021年的价格超1000美元,尽管2024年降至5000元人民币左右,但激光雷达方案的成本仍比纯视觉方案高30%-40%。
2024年,一些国内车企喊出“智驾平权”,背后是它们团体转向了纯视觉,砍掉激光雷达实现了降本。
有的车企全面转型,最典范的是小鹏,其2024年7月推出的P7+、G6/G9改款车型,去掉激光雷达,全系转向纯视觉,技术路线与特斯拉高度趋同。
多数车企则是技术分层,底子版车型用纯视觉方案,下沉到20万元以下车型,覆盖高速NOA、自动泊车等底子功能;高阶版是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方案,用于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主打城市NOA等复杂场景。如许,既抢占下沉市场,又维持高端产品溢价。
例如华为的ADS底子版是纯视觉方案,用在智界S7(华为×奇瑞)、深蓝S07标配(华为×长安)等中端车型上;ADS 3.0则是融合激光雷达的方案,配备在问界Max/Ultra(华为×赛力斯)、尊界S800(华为×江淮)等高端车型上。
再好比,比亚迪7万元车型(如海鸥)都能用上智驾,是因为搭载了纯视觉方案(天神之眼C版,DiPilot 100),有激光雷达的版本(天神之眼B版有1颗激光雷达,A版有3颗激光雷达)则用在20万以上的车型(如汉、唐、腾势N7)上。
小米也是如此,SU7标准版(21.59万元起)采用纯视觉路线(Xiaomi Pilot Pro),依赖纯视觉BEV(Bird's Eye View,鸟瞰图视角)+变焦技术,通过算法优化降低硬件成本;高阶版Pro/Max/Ultra(24.59万元起)则是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案,提升复杂场景(如夜间、逆光)的安全冗余。
“这场事故有没有可能倒逼行业回归保守路线,值得关注”,陈南对「定焦One」表示,事故暴露出纯视觉方案对异形障碍物(如水泥桩)的辨认缺陷,激光雷达路线虽成本高昂,但安全冗余优势可能被重新评估。
结语:谁受伤?谁受益?
小米SU7事故除了引发对智驾的讨论,“谁受伤、谁受益”也成为从业者讨论的话题。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最受挫的是小米和推许激进智驾策略的车企。
事故发酵后,小米市值一度蒸发近700亿港元,市场对跨界造车安全性的质疑会合发作。小米SU7 3月交付量虽超2.9万辆,但事故后订单增速或受影响,全年35万辆的目标可能承压。
与此同时,主打智能驾驶激进路线的车企可能面临消耗者信任度下降的挑战,安全性将成为购车决策的关键。
技术保守派可能会迎来转机。一些智驾能力或许不突出,但安全标签光显(如强调车身刚性、应急逃生设计)的传统车企,可能重获话语权;某些虽不强调前沿智驾功能,但工程化能力突出的造车新势力,也可能获得更多市场承认。
这场事故就像一记急刹车,让那些急着秀参数、拼速度的玩家,补交一波“安全学费”,但长远来看,不会动摇中国智能驾驶的发展根基,更不会让中国车企放慢创新脚步。这场事故也是一次提醒,倒逼行业从比拼“谁跑得快”变成“谁跑得更稳”。
2025年,中国车企的智驾竞赛还在继续,赢家不是最会造梦的,而是最懂保命、把安全底线当护身符的狠角色。
*题图来源于问界汽车官方微博。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乔牧、陈南、周亚启为化名。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7A01ZJ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浏览过的版块
理财
广告位
Empty Ads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