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如何理解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中 str 检测未在女方体内发现 DNA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1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朋友问起来如何解读大同这个案子里STR的检测,所以有了这个回答,咱们就光聊技能,不评价案子。
在许多性侵案件的讨论中,DNA检测常常被看成全能证据来谈。有人说现在技能这么强,哪怕蹭一下就能查出来,也有人说洗都洗不掉,一查一个准。这些说法乍听公道,但多数时间经不起推敲。
DNA当然是强有力的证据,但它不是魔法,它有保存要求、降解规律、技能限定,也有现实操作中的各种变数。尤其是在涉及精液作为证据来源的性侵案件中,理解技能原理和界限更为重要。
性侵案件中,警方在现场提取样本,首先要判断的是:是否存在精液。这一步靠的是生化和形态学检测,包括酸性磷酸酶染色、PSA抗原检测和精子显微镜观察。
只有确认样本是精液,才会进入下一步,也就是提取DNA并举行STR分型。这里的STR,全称是 Short Tandem Repeat,短串联重复序列,是人类基因组中特异性极强的一类小片段。不同人之间这些片段重复次数不同,简朴的理解就是跟商品条形码差不多,前些年我们华大跟公安部还推动过基因身份证技能,用的也是STR技能。
法医一般会检测15~20个位点的STR,构成一个标准化的基因型。这种方法非常成熟,准确率极高,是目前法庭认可度最高的DNA比对技能。
强奸案件发生后,精液多久还能检测的到?

许多人以为DNA怎么都查得出来,这是对生物材料稳定性的严重高估。特别是在阴道内这样一个高湿度、偏酸性、菌群丰富的环境里,精子和DNA的降解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没有冲洗的环境下,精子在阴道内一般能存活2~5天。但如果受害人在案发后举行了冲洗,特别是阴道冲洗,那么DNA的检出率会大幅下降。研究显示,清洗后的检出率可下降50%以上。而如果超过48小时才采样,成功分型的几率也会显著下降。72小时后,STR检出成功的比例已经不足30%。
还有一点很关键:即使没有清洗,只要温度高、环境潮湿,DNA也会自行降解,尤其是片段化,导致难以扩增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法医在采样时往往强调干燥、避光、冷藏保存。
那问题来了,像大同这个案子,受害人洗澡了,同时警方两天后才采样,会不会影响结果?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影响很大。
第一种环境是受害人在案发后本能地选择洗澡。这种环境下,即便精液中仍有残留,也可能只留存在阴道皱褶或宫颈口等较潜伏部位。洗去的部分很可能就彻底失去了检出可能。
第二种环境是警方延迟取样。根据国内《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120例强奸案的回顾分析(DOI:10.13618/j.issn.1001-5728.2016.04.014),在案发后12小时内取样的案件中,DNA检出率可达85%以上,但超过24小时降至60%,超过48小时后则低于40%。
这意味着,只要时间延误或清洗发生,原本可以检出的DNA证据,可能会直接失效
这里要特别补充一个关键概念:DNA保存时间≠DNA鉴定时间

许多人听到“DNA能保存几年”“精子在阴道里可以存活5天”,就误以为哪怕留一点点,也一定能锁定是谁留下的。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DNA能不能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分子稳定性问题,涉及的是DNA链有没有断裂、有没有被降解酶粉碎、是否遭遇了高温、潮湿、pH等不利环境影响。只要这些条件允许,DNA片段可能存在。好比我们能从古尸里提取到几千几万年前的人类DNA碎片。
但,能提出来DNA和能不能做身份鉴定不是一个概念。这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读出完整信息。好比一张纸烧成灰了,你勉强还能看出来灰烬里边有字,但你能不能从这些零碎的字里读出来这本书原来的信息呢?能知道这是哪本书吗?
这里边涉及许多问题,好比一些STR的关键位点还在不在?有没有其他的污染物?有没有采集者的DNA或者其他人的DNA混进去了?之前我们提取的许多古人类DNA样本其实都是被污染的,我们以为分析到了古人类的DNA,现实上许多是现代人的污染。
尤其是司法鉴定,是非常严谨的,像著名的汤普森杀人案里边的DNA证据最后为什么没有被法庭承认,这里就存在着样本处理和比对方法未按标准操作,存在污染和解释毛病的风险,以及 DNA分型图谱未能提供足够清晰的区分,存在解释争议的问题。
举个例子,精液在阴道中哪怕部分DNA残留,但如果只剩一小段链、信息不完整、或者污染严重,你可能看得见DNA,却无法完成个体比对。一般来说这种环境我们也会认为STR没有成功比对。
所以还是那句话,DNA的存在时间不等于它的可鉴定时间。
再说一下,DNA检测的技能不止一种,STR不是唯一的手段

除了常规的STR分型,还有三种常见的补充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
Y-STR:只针对男性染色体,适合从女性体液中提取男性DNA,常用于性侵案件。优点是专一性强,缺点是无法区分父系亲属,好比兄弟。
mtDNA(线粒体DNA):数量多、抗降解能力强,适合毛发、骨骼等降解样本。但因为是母系遗传,个体区分能力较差。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信息密度高,适用于深度家系比对、种群背景推断,或在降解样本中调停STR失败的环境。但操作复杂,更多见于科研或重大案件。
在现实案件中,这些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根据样本状态、案件背景举行组合。例如 STR 辨认范围太广时,用 Y-STR 找到性别;STR 扩增失败时,用 mtDNA 或 SNP 做兜底。
讲个案例吧。

熟悉的华大的同学可能知道,我们除了BGI以外,还有个FGI的分公司(不是FBI),也就是华大司法。是最早的一批公安部承认的司法鉴定机构。我之前就帮同事的小伙伴人肉送过一些公安部的样本,从北京拎着一个装满冰块的泡沫箱高铁去青岛。我全程戴着橡胶手套,紧张的不行,恐怕这箱子出点啥问题,到青岛我连酒店都没去,直接打车去实验室把箱子塞冰箱里去了。
同样,FGI的小伙伴也有过一些辉煌的司法案例,可以给大家讲一个。
2023年6月,一起发生在2001年的命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成功侦破。这起案件中,一对老年夫妇被杀于自家小卖部。虽然警方提取了现场物证,但因技能受限,始终未能锁定嫌疑人。
对于这个陈年凶杀案,警方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各种途径破案。其实通过DNA分析,当时是锁定了一个罪犯的家族群体的,但怎么说呢,样本很零碎,锁定的群体太大了,排查对象成千上万的那种。而且家系庞杂、亲缘相似度高,理论上就是有线索,但没什么现实用处的那种。
直到2023年,警方将样本交由华大司法检测。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整合型高通量平台技能,结合 STR、Y-STR、mtDNA 和 SNP 四类数据,对样本和家族血样举行综合分析。最终,成功从巨大家族中划定嫌疑人所在的家系分支,从近万人缩减到了三位数左右。
其实我们的技能人员还是在想办法进一步缩小范围,但样本不支持了……但警方觉得,三位数已经够了。他们就全军出击挨着摸排,可能是老天爷也在站我们这边,刚摸排没几个,就遇到了嫌疑人。当时是嫌疑人下楼,警方一看是摸排对象,就想喊住他,结果对面一看是警察掉头就跑,然后就被扣下了。
于是一个20多年的陈年旧案就这么告破了。
所以说呢,不同的采样人员,不同的鉴定人员,使用不同的鉴定技能,也都会影响最终的鉴定结果。
当然这里边存在一个,你这案子恶劣程度是否够重,破案压力是否够大,以及其他证据够不敷多的问题。
怎么说呢,DNA鉴定技能,它不是神迹,它是工具,是方法,是一套依赖生物样本质量、采样时机和技能策略的科学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或者靠近真相,但不能替代司法判断。最终判案子,还是要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因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2A04KO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