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文了解本次任务的特点亮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2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家视频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腾讯太空特约作者 乔均光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遂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发射所在位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航天员陈冬实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初次实行飞行任务。其中,陈中瑞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杰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


神舟二十号乘组由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左)组成。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按飞行程序,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在发射6.5个小时后对接中国空间站,然后与空间站上的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进行“太空会师”。
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与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瞄准4月29日返回地面。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则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筹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本次发射的日期比较特殊,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有不少朋友问,选在这一天发射有什么特殊考虑吗?
关注航天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发射时间窗口”这个概念,它是指适合火箭发射的一个时间区间。神舟飞船的目的地是中国空间站,由于空间站也在太空围绕地球不绝地运动,这就要求神舟飞船要在恰当的时间发射才气有利于对接空间站,这是时间窗口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4月23日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航天专家也表示,选择在4月24日发射,空间站的调相控制次数最少且均为升轨控制,同时也满意载人飞船在轨能源束缚等条件。
因此,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选在4月24日发射是在满意各类束缚条件下的最优发射窗口。
斑马鱼和果蝇迎来新的小伙伴:涡虫
你是否还记得,神舟十八飞行任务的时候,曾带着斑马鱼和金鱼藻飞往了空间站。斑马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也是一种非常受接待的淡水观赏鱼,也是科学家非常喜欢的“模式生物”。
所谓的模式生物是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广泛规律的生命现象。
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时搭载的果蝇也是一种模式生物,中学生物课中就提到过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果蝇便于进行遗传学实验,很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其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本次神舟二十号搭载的涡虫又是一种模式生物,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初次开展,本项目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
科学家对这些模式生物都是“知根知底”的,所以有利于科学研究。其他常见模式生物还有小白鼠、豌豆、线虫以及拟南芥等等,预祝它们也能早日飞往中国空间站。
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有哪些主要任务?
2025年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先容了任务相关情况。
林西强表示,前期斑马鱼和果蝇的空间实验都非常成功。本次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除了上述3项生物实验外,还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质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当前,我国正在按筹划有序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各项工作希望顺遂。截至现在,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
神舟二十号对接在中国空间站的“径向对接口”上
为了易于理解,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空间站的结构:起首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天和”核心舱,核心舱上有五个对接口:分别是前向对接口、后向对接口、两个侧向对接口和一个径向对接口。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其中,两个侧向对接口分别对接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后向对接口对接天舟货运飞船、前向对接口对接神舟十九号飞船、径向对接口对接神舟二十号飞船。这样梳理一下就很容易想象空间站的整体布局了吧。
黄金搭档:不停优化的神箭和神舟
有朋友爱奇,神舟飞船每次发射看起来都“长得”一样,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吗?实在,并不是这样。虽然每次长征二号F火箭外观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每次发射都在迭代优化,只是外观没太大变化而已。杨利伟曾表示他当年乘坐的神舟五号非常颠簸,像驾驶着拖拉机,而现在的飞船稳定而舒适,像驾驶小轿车。
现在,我国历次载人发射使用的都是长征二号F火箭,这款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据官方数据,实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要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终极安全落地。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干净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注释:从神舟七号开始,省去了太阳能电池板)。
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长2米,直径2.4米,内设可供三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推进舱呈圆柱形,长3米,直径2.5米,底部直径2.8米,内部装载推进体系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体系的部门设备。
中国空间站相关任务还有哪些重要看点?
1、发射中国空间站扩展舱段
早在2023年的时候,官方就曾透露,咱们后续还将发射空间站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筹划中的扩展舱段将上行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实验装置,扩大应用规模,满意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需求,同时也将升级航天员在轨防护锻炼、饮食、卫生等办法设备,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
2、中国版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将发射升空
中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现在正在研制,未来几年将发射升空,开展广域巡天观测。这台望远镜的口径到达了两米,分辨率和哈勃望远镜相当,但视场却是哈勃的300多倍,这意味着它的巡天效率比哈勃更高。
根据筹划,巡天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后将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门。这样的好处是,当望远镜在不进行观测的时候,还能够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届时,长征五号B火箭将在文昌实行我国这架空间望远镜的发射,有兴趣的朋友请留意官宣时间,不要错过现场观看发射的机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4A06OJ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