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特朗普成了美元多头的噩梦。他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威胁。关税带来的多重绞杀:美国企业被迫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越南,但成本激增和服从损失导致利润腰斩。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美国家庭年均支出也会被推高,美联储陷入“控通胀”与“防衰退”的两难困境。 美国财务赤字达GDP的7.2%,2024年贸易逆差创下历史新高1.2万亿美元,特里芬难题再度恶化。市场开始质疑:美元霸权是否已到悬崖边缘?
美国长期无节制的财务赤字和债务扩张也成为另一种表现。截至2024年底,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125%。其持续的财务赤字仅靠增发国债和钱币弥补就会导致美元超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购买力稳定性的担忧增加。 03 企业界拉响警报:CEO们称关税战会毁了统统
与美元颓势相呼应的是美国企业的团体“预警潮”。据FactSet统计,凌驾90%的标普500身分股公司在季报中提及关税冲击,“衰退”一词提及率从客岁四季度的3%飙升至44%。
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飙升和消费者信心动摇,美国企业巨头正密集下调盈利预期,覆盖消费品、航空、能源、电信、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企业普遍警告供应链受阻、成本增加,并对经济前景表现担忧。
消费巨头宝洁、百事因成本飙升和消费者信心萎缩下调盈利预期;快餐连锁Chipotle客流量连续三个月下滑;宝洁将其归咎于“更紧张的消费者短期内减少消费”,以及关税对其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影响。运输、能源、电信、家装修建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公司也纷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向华尔街发出警告。
“让美国再次巨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特朗普自2016年大选以来就提出的口号,这一口号很好地迎合了美国许多工薪阶层白人群体的偏好,也成为了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原本寄希望于让制造业回流,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却造成了恐慌,让企业制定未来战略和给出业绩指引变得“几乎不可能”。
美国航空CEO Robert Isom向投资者坦言:“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弥漫的不确定性直接转化为谋划上的审慎。美国航空、西南航空以及阿拉斯加航空团体均表现,休闲旅游需求已经显露疲态,并下调了各自的全年业绩展望。联合航空甚至发布了两个版本的业绩猜测,分别对应经济稳定和经济衰退两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