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暖湿气流强势发力,南方雨带迅速铺开
4月26日起,受新的高原低槽东移以及副热带高压北抬增强的双重影响,我国大范围的暖湿气流明显加强,雨雪气候再度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东部到江南、华南一带,降雨规模和强度同步升级。到26日夜间,大范围的降雨已经全面铺开,广西、湖南、贵州、江西等地迎来了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更是直接被强降雨锁定,出现了大暴雨级别的气候现象。
在这些区域内,不仅雨量猛增,还伴随着强烈的雷雨大风和局部冰雹,局地短时间内降雨量极大,导致小范围积水、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蓦地上升。同时,东北部的青海、甘肃一带也加入了本轮气候剧变中。特别是青海东部和北部地区,好比祁连山区、青海湖周边,遭遇了同期罕见的大到暴雪。西宁等地也出现了明显的雨雪混杂气候。
截至4月27日9时,青海湖周围的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都监测到了大到暴雪。好比天峻国家站24小时累计降雪量高达16.7毫米,积雪厚度达到了12厘米;刚察国家站的降雪量也达到了13毫米,险些突破当地4月单日降水记载。与此同时,甘肃的合作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积雪,地面积雪厚度达到了2厘米。这轮暴雪不仅罕见,还叠加了降温,使得道路结冰风险大幅上升。
二、高原暴雪持续发威,南方连绵雨势延续至五一
进入4月28日至29日,降水区域和强度进一步演变。根据最新气象资料,藏南地区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沿线将出现中到大雨气候,部分地区可能有局地暴雨出现。同时,川西高原、藏东南一带的横断山区北部将遭遇新一轮大范围暴雪。尤其是高海拔地区,降雪强度甚至可能达到暴雪级别,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迅速增长,山洪、雪崩和道路结冰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出行和户外活动需格外小心。
南方方面,江南、华南、西南的雨势依然一场接一场,根本是连轴转的节奏,险些没有太长的空档期。从目前形势来看,即便到了五一假期期间,这波雨水也很难彻底收尾。根据降水监测资料,相较于一周前,广西前期极度干旱的特旱区域已经在持续雨水的灌溉下有所缩小,旱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未完全解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特旱区域却有所北移,华中地区的旱情则正在迅速向北方伸张。
这也意味着,即便南方不少地方短期内告别了极端干旱,未来仍需鉴戒旱涝急转的局面。一方面,如果后续降水会集,短时强降水过猛,轻易引发内涝和地质灾害;另一方面,如果后续雨势迅速收敛,又可能让部分地区重新陷入缺水状态。因此,五一期间的气候走势,依然充满了变数和挑战。
三、台风胚胎蠢蠢欲动,五一后雨势能否暂停仍存悬念
未来的变数,主要取决于台风的发展环境。眼下,西北太平洋海域上,我们之前提到的台风胚胎“99W”仍在持续发展整合之中。台风胚胎99W目前所处的环境并不算恶劣,海温已经晒足好几个月,部分超过30度,副热带高压又有所北抬,为其发展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根据超级计算机模拟资料推测,这个胚胎有可能在3~5天内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甚至在五一假期前后升级为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
如果台风蝴蝶成功生成,并且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那么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将迎来复杂变化。一种可能是台风增强,引导大量水汽北上,加剧华南沿海的暴雨过程,叠加前汛期,局地暴雨风险进一步加剧;另一种环境则是,如果台风路径偏移向东北,反而可能吸走部分水汽,使得南方雨势有所缓和,带来几天的短暂晴好气候。当然,也有第三种可能,即台风胚胎在发展过程中受高空垂直风切变影响,逐渐削弱消散,无法形成明显的台风结构,那样的话,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也将非常有限。
目前来看,99W的发展还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因此,五一假期是否可以或许短暂迎来阳光,取决于台风后续的发展路径和强度变化。总体而言,短期内华南、江南地区仍将以多雨为主,公众在安排假期出行计划时,务必要实时关注气象预报,合理调整行程,做好应对一连阴雨或局地强对流气候的准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7A0950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