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实习生一天工资3000,这个行业抢人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9:2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潜望》特约作者  冯彪
编辑 刘鹏
量化私募基金在2025年迎来一轮新的发展周期。
“2024年,我们经常面临客户的‘灵魂拷问’:你们会不会被暂停?”一位知名量化基金的高管提起去年的舆论和监管压力,还有不少苦水,他只能再三解释,量化交易和饱受诟病的高频交易并不等同。
去年以来,量化投资多次被股民和部分专家学者喊话叫停,甚至一家知名量化机构直接被交易所限定三天交易。深陷争议漩涡的同时,投资者赎回资金,量化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普遍收缩,业绩下滑。
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DeepSeek火爆全球,量化私募机构幻方投资及其创始人梁文锋以一己之力跨界逾越一众科技公司,甚至改写了AI大模型的国际竞争格局。与此同时,梁文锋昔日的投资业绩,他对量化投资的见解再次被市场关注和热议。可以说在量化投资饱受争议之后,梁文锋一定程度上为量化投资实现了“正名”。
“以前各人提到量化就是割韭菜,消灭了散户和游资。”上海某百亿级量化机构合伙人李涛(化名)表示,“今年我们都接待了几拨地方政府的调研来访,高净值客户的咨询关注也比往年多了,这种情况前些年没有过。”
争议漩涡中的收缩
2024年,A股多次大幅下跌,最低下探到2700点以下,在历次3000点“保卫战”中,部分投资者将矛头指向量化私募机构,特殊是量化机构常用的高频交易饱受诟病。
特殊是2024年2月20日,一则处罚通知将量化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宁波灵均投资在前一个交易日开盘1分钟内大量卖出沪深股票合计25.67亿元,导致A股大幅跳水。虽然当天灵均投资整体是净买入1.87亿,但是因为开盘期间的大量卖出仍被交易所施以限定交易3天并公开非难的处罚。
市场声讨量化投资的声音不绝于耳。某知名经济学家在社交平台持续呼吁:“指数涨到4000点要果断地暂停量化交易”、“不要让量化交易割了耐心资本的韭菜”。
在负面名声传播的同时,客户信任度明显下降,加之超额收益的回撤,客户赎回的意愿增加。从2023年到2024年,量化基金履历了管理规模的缩水。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体现,2024第一季度期间,量化基金规模从3169亿元下跌至2879亿元,在权益公募基金中的占比从5.0%下降至4.6%,为近5个季度初次下降。该报告体现,截止2024年6月,国内股票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资产规模约7800亿元,相比2023年末的1.21万亿元明显下降。
行业统计数据也体现,在2023年之前,如幻方量化、九坤投资、灵均投资、明汯投资品级一梯队的量化机构管理规模凌驾600亿,但是在2024年也一度收缩至600亿以下。
另一家百亿级量化机构品牌负责人徐伟(化名)还提到一个细节,在2022到2023年量化行业火爆的时候,给优秀的实习生薪酬都能达到逐日1000到2000元,假如日薪在500元以下连个实习生都招不到。但是在舆论反转的2024年,行业口碑变差了,量化私募圈变低调了,给实习生的工资跌了50%。
不过,除外部压力外,量化基金这一波的收缩周期也与机构内部原因有关。一位头部量化机构高管张燕(化名)提及:“我们的规模突破500亿后,很快就又凌驾了600亿,但是募资经验不敷,管理规模扩张太快,超额收益出现下滑。但是客户是因为看到产品之前的高超额收益才来投资的,进来后收益下滑了,客户的不满情绪增加。所以我们也吸取教训,主动控制规模,避免走得太快。”
此后,适度控制管理规模,也成为别的几家头部量化机构的共识。
名声好转
2025年春节前后,DeepSeek突然火遍全球,原来只是量化私募机构幻方投资的投研和IT部分,却在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2023年4月,幻方量化官方公众号发布‘英雄帖’招兵买马,宣布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新征程。我们当时有些不解,以为梁老板只是要做金融场景的AI模型。甚至在当时量化面临的舆论情况下,不少人还觉得幻方是不是要‘割韭菜’。”张燕感慨,“现在回想,当时许多人都太小看梁老板的格局和魄力了。”
梁文锋追寻人工智能“星辰大海”的理想情怀,让他在业界几乎成为神话般地存在。他在过去几年对量化投资的讲话再度在网络流传,他转述量化投资“教父”詹姆斯·西蒙斯的名言“我们总有一种办法能对价格建模”,让市场重新思索量化投资的最底层逻辑。梁文锋还说,“我们的目的是提升中国二级市场的有用性”,一句话甚至可以改变市场对量化投资割散户韭菜的刻板印象。
更紧张的是,对量化投资来说,如何影响监管层的看法或更加紧张。据张燕介绍,去年以来量化机构与监管部分的沟通交流更加常态化。“通过与监管机构定期的沟通交流,监管也在逐渐加深对我们的了解,特殊是对我们的底层投资逻辑、工具方法有了更清晰的熟悉。”
她云云感慨,“监管层面的一句‘规范发展’,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大的鼓舞了。”
随着舆论情况的好转,今年地方政府前去量化机构的调研也多了起来。特殊是深圳的动作更大。今年2月27日,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在深圳证监局、罗湖区政府的联合指导下,组织召开了16家私募量化机构的技术总监召开调研座谈会。与往年市场上“谈量色变”差别,深圳还提出加速从“传统资管重镇”向“全球量化创新枢纽”升级,打造量化投资新高地。
在有用监管和规范发展的方向下,监管规则也在日益美满。2024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交易监管、风险防控、系统安全、高频交易特殊规定等一系列监管安排。
今年4月3日,沪深北交易所分别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程序化交易监管,该细则将于7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该细则为程序化交易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指引,比如明确了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
实际上,量化投资和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有很大的区别。量化投资以数据为底子、模型为核心的投资方法论,通过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市场规律,通常以程序化交易为工具。有意思的是,詹姆斯·西蒙斯早年就是手动下单的,但是他的底层逻辑就是量化方法论。
监管方案的出台和细化也在引导量化机构的计谋方向。在李涛看来,监管实际上是在引导各人不要过多地关注量价计谋和高频计谋,他所在的机构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基本面计谋和数据的倾斜。
“现在监管限定了高频交易的速度和规模,比如每秒不得凌驾300笔,每个账户逐日不凌驾20000笔。现在各人的交易频率都明显下降。其实各人都去卷这些高频和各人都不卷,效果可能是一样的。现在监管作出限定,实际上对各人都有利益。”李涛说。
降低交易频率逐渐获得行业多家机构的共识。一家2022年成立的新锐量化基金相关负责人赵雨(化名)也表示,所在机构更关注对市场长期规律的把握,而非短期颠簸的追逐,其使用的低频计谋仅使用不到10%的高频量价因子,其核心预测模型是预测未来一个月的股票回报,交易频次更低。
重启人才“军备赛”
管理规定和细则的出台,让量化交易更有规可循,合规操作也减少了被暂停交易的担忧,加之DeepSeek带来的舆情催化剂,量化投资迎来新一波的发展周期。今年以来,不管是头部机构还是中腰部的机构,都开启了新一轮规模扩张周期。
以李涛所在的百亿级量化机构为例,该机构管理规模在2024年7月左右跌至100亿以下,去年四季度基本上重回100亿规模,截至今年一季度,已达到了110亿规模程度。
另据业内统计,今年一季度,第一梯队的幻方量化、九坤投资、明汯投资、衍复投资管理规模重新回升到600~700亿,宽德投资的规模也凌驾500亿元。别的中腰部机构如量派投资、茂源量化管理规模均有一定的上升,跨入200~300亿队列。
而且,今年以来量化机构备案新品更趋活泼。在截至2月底新备案的1303只产品中,量化计谋占据绝对主导职位。此中最为活泼的机构当属宽德投资,一家机构就备案了59只新产品,相当于每备案10只基金就有1只来自这家量化巨头。
与前两年的低调相比,知名量化机构再次开启”抢人才“的模式。正定私募基金的一则招聘信息体现,给予实习生天天1000-3000元的实习薪资,外加项目奖金。这意味着实习生的底子月工资最高可凌驾6万元,这恐怕比其他许多行业正式员工的工资还高了。
高薪背后,是量化机构对顶级人才的争夺。例如,上述招聘对应聘者的要求包括:获得过数、理、化、生、信息学全国奥林匹克比赛金银牌,或者在计算机、数学、机器学习等领域的顶级刊物发表过论文。给实习生开出这样的薪酬,也是盼望提前锁定这些优秀的人才。
马太效应会不会来?
量化投资的新一轮周期呼之欲出,不过当下的“江湖”已今非昔比。
最典型的变化就是量化投资的业绩明显下了一个台阶。在2020年之前,量化投资实现20%到30%的超额收益都是稀松寻常,但是近年来市场上的量化产品超额收益普遍下滑。据业内机构统计,一些头部机构管理下的明星产品,2020年以前的超额收益在20%以上,但是最近三年的超额收益均在10%以下,今年甚至低于5%。
据徐伟的观察,往年超额收益在30%以下的产品都很难卖出去,这两年要是有10%的超额,都能卖得很好。
因此,在越来越“卷”的量化江湖,更优的计谋、更好的硬件、更强的算力、引入新的数据源成为当下量化投资机构的竞争焦点。而在当下,这系列的竞争都指向AI模型的竞争,特殊是幻方在DeepSeek上的成功,可以说直接打响了量化机构的“AI军备比赛”。
公开信息体现,今年以来多家知名量化机构布局AI模型,比如宽德投资在2月底宣布招聘智能学习实行室人才,该实行室专注于研发通用性超级科技助手;鸣石基金建立亿元级超算中央支持“创世纪AI实行室”,招募全球科学家开发金融垂直模型;九坤投资设立Data Lab与AI Lab,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解析非结构化数据。
不过,虽然量化机构在AI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金融投资垂类的应用模型方面,而不是像幻方投资那样集中精力于大模型的底子研究。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不是造轮子的人,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如何在投资领域更好地利用AI。”赵雨这样说。
那么,AI领域的竞争会带来行业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中腰部机构出局的现象?对此,多家机构负责人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比如,李涛就表示,AI的发展还没有对投资效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假如仅仅因为AI也不会形成行业的马太效应,一是因为即便中小机构无法搭建自己的超算中央,但是现在云服务非常普遍,以租用的方式使用算力,也可以满意算力需求;第二,当前监管对高频交易进行限定,中低频领域是不必要过多地卷算力、算法的,即使算力很强,也不一定能形成较高的壁垒;第三,所有的量化机构都会随着规模的增长,超额收益会逐步下降。量化领域的规模和超额是对立的概念,规模扩大后,超额必然会下降。在量化投资中,存在一个规模红利期,就是一个计谋在某个规模下性价比会最高,这个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赵雨也认为,AI大模型确实可能加速行业的资源整合,但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生态重构而非简单的南北极分化。
至于DeepSeek的成功会不会反哺幻方提升投资能力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护城河,一位业内人士笑谈,“现在梁老板的重心都不在投资上了,我们更没必要担心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8A04CE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