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1

直边直屏的iPhone 13,解决了安卓手机的“世纪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6 21:20: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4月,首款采取了双曲面设计的三星Galaxy S6 edge用来靓丽的屏幕曲线让沉闷的国产手机市场大开眼界。随后的Galaxy S7更是先开了Android旗舰手机必须采取曲面屏的潮水。自此,双曲面设计已经成为不少用户评判手机屏幕,甚至是评判手机的紧张指标。

恰逢全面屏的兴起,手机用户对手机正面的屏占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把屏幕延伸到手机两侧,在盘算屏占比时就可以不算手机左右的边框,这将给手机屏占比数字之争带来巨大的上风。因此近些年采取浮夸的曲面屏设计的手机可谓是层出不穷,为了将屏幕向两侧延伸到底,部门品牌更是推出了「瀑布屏」这一全新的概念:
所谓瀑布屏,即手机屏幕朝着两侧延伸,在机身边缘处呈现瀑布一般的曲线,用屏幕将手机的两侧包裹起来,从而实现正面「ID无边框」的极致观感。但问题在于,这些将手机屏幕铺到手机侧面的品牌,在实现「双曲面」「四曲面」「瀑布屏」等一个又一个营销壮举的同时,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作为用户的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屏幕吗?
瀑布屏带升级了用户体验吗?
首先,我们看看这种「瀑布屏」的优点:将屏幕铺到手机侧边意味着手机的中框与手性能有更好地衔接。毕竟曾经的中框已经被屏幕所占据,从手机右侧滑到手机左侧,用户的手指可以不停保持在屏幕上,这样的触感是传统直边框手机无法相比的。其次,这样的设计确实可以提拔手机的屏占比。
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也给用户带来了不少贫苦。首先,考虑到Android品牌对Android应用生态险些没有丝毫影响力,绝大多数的第三方应用都没想过主动适配这些瀑布屏手机。当软件与硬件出现辩论时,作为用户的我们,就要开始遭殃了。

首先,绝大多数的Android系统没有显示掩护区的设计。这里的掩护区指的是界面中不应该显示内容的部门,各人从前考试时常见的「装订区」就是掩护区的一种。试卷上的密封线告诉我们不要把字写到装订区内,但曲面屏的手机并不会告诉手机软件「瀑布地区不得显示」。
在手机曲面或瀑布区中显示内容轻则导致色彩或文字显示非常,有用过曲面屏手机看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见识过那些变色且弯曲的字幕。至于较为严峻的情况嘛,那种道琼斯指数在手机正面大涨、侧面暴跌的段子不知道各人另有没有印象?

除了为手机显示带来段子,曲面屏的设计同时也为手机结构带来更高的挑战。以往的三明治结构直屏手机在跌落时,手机的金属边框会站出来遭受地面的打击。但瀑布屏的出现让手机在跌落时不管怎样落地,受伤的总是屏幕。
但要我说,显示不全也好、碎屏风险也罢,这些都还不是曲面屏为用户带来最直观的困扰。真正陪同着曲面屏出现,而又不停连续至今的,照旧手机品牌最轻易解决但又不停不上心的问题——误触。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误触征象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防误触这项功能的诞生甚至比Android系统还要早。在功能机时代,各人就发现把手机在包里会被其他物件「误操作」,好比钱包、钥匙等物品会在无意之间按压到手机的按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在使用前需要通过组合键解锁,好比诺基亚用户非常熟悉的「解锁+星号键」。

2007年iPhone的出现为手机带来了滑动解锁的全新操作,虽然现在看来滑动解锁是掩护手机信息的锁屏方式,但根据当年史蒂夫·乔布斯的解释,「滑动解锁是一个不会在口袋里出现,但用手指可以轻松实现的操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滑动解锁本质上也是防误触的一种。
但随后的经历告诉我们,滑动解锁根本无法起到防误触的作用,因此手机品牌想到了另一种防误触方式:传感器防误触。当手机的光学传感器或间隔传感器察觉到有东西覆盖着手机屏幕,就从软件层面锁定手机,交互前需要用特定的组合键关闭防误触。
在随后的几年里,防误触不停恪尽职守地掩护着用户的屏幕,让用户不会在错误的时间与地点对手机举行错误的操作。但好景不长,曲面屏出现了。

曲面屏的出现给已往的防误触系统当头一棒:已往的防误触只用判断手机是不是放在口袋里,现在的防误触却要手机判断用户是握着屏幕照旧操作屏幕,这从技术上为手机防误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好在当时的曲面屏手机曲率有限,手机品牌只需要将手机最外侧的地区软件屏蔽(也叫死区、中性区或Neutral zone),不对该地区的触控作出相应就行了。
不得不承认,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确实也行得通。就这样手机防误触相安无事地度过了一段时间,直到瀑布屏的出现,人们才再次回想起早期被误触支配的恐惊。
瀑布屏手机巨大的「瀑布显示区」不再是从前可有可无的显示地区,随着「瀑布」越来越高,一些软件的显示地区、甚至是交互地区都被放在了手机的瀑布地区中。此时的防误触系统,将面临两难的境遇:如果严酷防误触,用户将无法从手机的两侧操作手机,这将从根本上否定瀑布屏在实用角度的存在意义。但如果不屏蔽瀑布地区,过于频仍的误触将严峻影响用户的一样平常体验。

以我个人为例,作为一个直屏爱好者,前段时间我因为工作缘故原由换到了某台采取曲面屏的旗舰手机上。但由于该品牌在防误触选项中毫不作为,仅提供了最基本的屏幕覆盖防误触选项,误触征象险些陪同了我整整半个月的时间:
打字时左手拇指会碰到键盘的右下角,将我刚刚选好的字删撤除;横屏照相时左手会误触屏幕取景区,让我单指调整相机曝光水平的操作变成双指缩放变焦,甚至连脚架的橡胶垫都有大概误触屏幕边缘的变焦选项。频仍的误触也成为了我在短短半个月后就第一时间用回iPhone 12的主要缘故原由。
iPhone 13能闭幕误触吗?
大概有人会说「误触明明是你自己的问题」,或者将误触的锅扣到手机的系统上。但在我看来,用户和手机系统都不应该为误触征象负责。误触征象之所以存在,本质上是因为手机品牌早已脱离实际的情况在手机曲面屏这件事上开启军备竞赛,为了「优化手感」而「劣化边缘触摸体验」。与其设计一个瀑布屏,再通过软件屏蔽瀑布区,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使用直屏呢?

值得庆幸的是,采取直边直屏设计的iPhone 12在去年为手机品牌好好地上了一课。考虑到iPhone 13隔年都不一定换代的工业设计与苹果对国产手机外观设计的影响力,可以预见的是,在iPhone 13面世之后,国内Android品牌有望回归曾经的直屏设计。到当时候,手机曲面屏悟出的问题,将和曲面屏一起消失在手机进化史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7 03:29: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卓除了游戏高端,没一个用平面高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