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6|回复: 20

这种父母是孩子眼里的洪水猛兽:孩子在说救救我,父母却说去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9 15:44: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晴岸 | 作者

朴素的树、青橙 | 编辑

min an、伯德小姐 | 图源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这样一张PPT。


是北大教授徐凯文,关于大门生自杀危急的小范围观察:


令人震动的是,父母职业为西席的高居榜首。



没错,那个最长的蓝条就是西席家庭子女的自杀率,一骑绝尘,是第二名的4倍


对老师的美好滤镜,被完全震碎。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特殊羡慕老师的孩子。


他们作业有人辅导,上课有人关照,寒暑假有旅游,补习有学校的名师上门家教……


而我们非西席子女,只有眼馋的份儿。


但这一切,可能只是外人眼中看到的。


真的身在此中,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知乎问题“身为西席子女,有哪些糟糕体验?”下面,有近700条回复。


大部分,都“糟糕至极”:


什么都管,且不许顶撞,根本没把我当儿子,当她班上那群小门生了;


分科学文照旧学理、高考报哪个专业,只要不听我爸的,他绝不会善罢甘休,会咬牙切齿地告诉我:“不听老西席的话,你会悔恨的”,三十年的讲授履历是他的资源和骄傲,却是我的噩梦;


双西席家庭,天天想怎么死。不停对我严加管教,我除了成绩勉强还行,其他方面一塌糊涂,生理扭曲,内向自卑,没有自我意识……如今天天熬夜,等一个猝死。


……


固然,不可能每个西席父母,都是孩子的“大水猛兽”。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称比例的西席子女都曾感到,本身的生存,就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袍——金玉其外败絮此中。


西席答疑解惑,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为何本身的孩子,体验却云云“不堪”?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双方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日,壹生理就和你聊聊:高权威父母,和被克制的孩子。





高权威父母三大bug,
哪个都能让孩子彻底“死机”


有观察显示,西席子女的压力之所以比同龄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老师,是一个拥有权威的角色。


他们与门生朝夕相处,无论是年龄阅历,专业知识,生剃头育水平照旧人生履历,门生每每拍马也赶不上老师。


因而,西席很容易被树立成权威。


而一旦习惯了一天8小时以上扮演权威,就难免把这种感觉带回家里。


而在亲子关系中,高权威又会衍生出3个明显的漏洞。


第一个BUG,就是缺乏关心。


我一个朋友的爸爸在高中教数学,门生家长中有口皆碑。


可朋友却对爸爸颇有怨言,甚至直言“为了下一代,不考西席编”。


问起原因,他满腹委屈:


“天天996不着家就不说了,我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他永远一副不耐心的嘴脸,还骂我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老师工作强度高,责任压力大,有目共睹。


因此放工回家后,每每把本身的职业疲倦带回家,对孩子品评多,耐心少,无心也无力关照孩子的感受。


只管平时不给马吃草。


可发令枪一响,又要自家的马跑得比别人好。


这就是第二个BUG:过度期待。


社会上有一种朴素的观念:


你爸妈就是专门做教育的,你从小就是闻着书香味长大的,你的成绩怎么会差?前程怎么会不光明?


很多西席父母本身,也是这种观念的拥护者,认为老师的孩子不可能学习差。


但事实是,高知父母的孩子仍是高知,本就是小概率变乱。


作家琼瑶的自传内里,就记述了身为双西席子女的双份克制。


她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员,书香家世,家学渊源。


琼瑶在大学联考之前,成绩却始终不见转机,压力大到有烦闷的迹象。





她妈妈就天天跟她说:


“我和你爸爸都是做教员的,孩子如果居然连大学都考不上,我和你爸爸都无法抬起头做人!”


“如果你大学没考好,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而是全家的失败!”


“收起你的稿纸,不要再写文章了,你记住,我给你指的路擦?鲱好的路!”


“你好自为之,万万不要让我们扫兴!”


琼瑶因此非常哀愁,噩梦里都是大学没考上,全天下讥笑她:“ 陈致平(琼瑶父亲的名字)的女儿居然考不上大学!”


在重重压力下,18岁的琼瑶最终落榜了。


在外人看来,既然父母是西席,子女就没有理由不优秀。


很多西席父母也被这种思维定式困住,进而把本身的面子、成功与否全都和孩子捆绑在一起。


似乎只有孩子的成绩超过别人,本身的代价感才得以实现。


于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可怕BUG就来了:习惯比较。


我有个当老师的亲戚,就特殊爱拿女儿和教过的门生做比较。


孩子考得不错时,她会说:


“你就这考好了?满足了?我都不忍心告诉你,你这分在我教的好门生里算什么品级,我怕你受刺激!”


如果孩子没考好,就会被“损”得更惨:“我们班家长摆地摊的孩子考得都比你好!你妈我是老师,你考成这样,你以后还让我怎么教门生?”


久而久之,孩子的代价感越来越低,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以上三点,究其本质,都是“高权威”造成的。


所谓“高权威”,就是“我”是主体,我的权力比你大。


就像《1984》中,温斯顿和奥勃良的那段对话:


一个人是怎样对别的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通过使别的一个人受苦。


因为我有权力,那么我就可以:


不必在意你的感受;
单方面给你制定目标;
肆意拿你和别人比较,刺激你的自尊、宣泄我的焦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许许多多的中国父母——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不是西席——在亲子关系中都是“高权威父母”。


然而对孩子来说,他们所必要的,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严苛权威。





而仅仅是“爸爸”“妈妈”,一个安全、温暖、可依恋的对象。





高权威父母,
以“全对”的姿态生存


无论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高权威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我永远是对的。


相对应的就是:错的永远是你。


试想一下,如果家里有着永远正确的父母,那孩子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


一个知乎网友说:


“我就有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在她面前,我感觉我怎么做都是错的,做什么都是错的,甚至偶然候我以为我连呼吸的方法可能都是错的,她都能挑出毛病来,纠正我。”


她从高中开始不停烦闷,尝试过自杀。


有人发起妈妈带她去担当生理咨询。


但第一次去,场面就很难过。


原因是咨询师提出了母亲的一些问题,母亲立即又惊又怒,反驳道:“我是让你给孩子看病的!”


意思就是:我没问题,你赶紧办理孩子的问题。


这个网友说,从那之后,她们再也没去看过生理咨询,因为妈妈始终不认为本身有错。





与这位“永远正确”的母亲一样,无数父母也深深信赖:


孩子出现问题,与本身无关;
本身从来没有错,只有仁至义尽;
是孩子“自私”“记仇”“不懂感恩”;
……


这样,父母就成了无辜者甚至受害者,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辅导山河。


因为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永远不必要学习,不必要改变,更不必要反思。


反思意味着“向内看”,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剖析。


这与他们自认为权威的信心是相悖的。


但如果父母永远正确,永远完美。


那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要去负担那个坏的、令人扫兴的角色。


久而久之,孩子会酿成什么样?





“全对”的父母,
“全错”的孩子。


生理学认为,人刚出生时,“自我”是不存在的。


只有碰到外界,反射回来,才慢慢凝聚成“自我”的样子。


如果把来自外界的反馈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的影响力最大。


这面镜子,叫做“父母”。


当我们照镜子时,发现镜子里照出的,都是:“你错了,你又错了,你总是错,你好差劲……”


这个粉碎力尤其巨大。


于是,自我尚未形成的孩子,就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固的认知:“我不可。”


琼瑶在追念童年时就说:自卑感,我以为这三个字,不停到如今,还常常缠绕着我。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与错误相处”的榜样。


毕竟,生理学和教育学已经无数次证明白,不论父母怎样苦口婆心地“言传”。


孩子学到的,永远是父母潜意识表露的“身教”。


就像高权威父母的孩子。


虽然总是被要求认错,但他学到的恰好是“我从来没错”,于是渐渐养成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本身正确的习惯。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看似矛盾的人:


他们内心深处很自卑,以为本身一无是处,干什么都是错的;


但同时,不管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又坚称本身什么都没做错,把做错的羞辱感扔给别人。


内在,反复打架辩论,弄得本身筋疲力竭;


对外,折磨他人,让亲近的人不断受伤。


这样内心挣扎、活动矛盾的人,大概率有一对永远正确的“高权威父母”。


想要消解掉这些影响,每每必要趟过数不清的坑,泯灭巨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其他人,却早已轻装前行。





教育的原形,
是品德层面的引领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西席,教得好门生,却教不好本身的孩子?


因为教别人的孩子,教的是知识;


而本身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看的是父母的品德水平。


也就是说,孩子什么样,父母的职业不背锅,父母的品德水平才是真正的基石。


品德水平低的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使用的是“我控制你如我所愿”的权力原则;


而品德水平高的父母,则使用的是“我恭敬你如你所是”的爱惜原则。


权力在于“把别人撕得粉碎,然后按我本身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黏合起来。”


而爱惜在于,我们相互之间真情实意,情感流动,相互滋养。


所以,无论你如今是孩子照旧父母;你在职场中是不是西席、领导等权威角色。


回抵家里,都尝试着做一个有温度、可依恋的人吧。


如果你曾被高权威的父母伤害过,请记得:


你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
这不是你的错;
你值得被关心和被接纳;
你的每一个活动和每一句话,都有它本身的分量;
你拥有掌握本身命运的能力和权力。


而如果你恰好是父母,请记得:


平等对待孩子;
在意孩子的感受;
恭敬孩子的意志;
回应孩子的呼声;


发自内心地欣赏和爱着他这个人。


孩子的一生中,能给他学业引导的权威大概很多。


但只有父母,才华让孩子始终如一地感受到:


本身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被无条件接纳和爱着的人。


和所有家长朋友们共勉。


也和所有的孩子共勉。


天下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晴岸,生理学硕士,年轻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06:06:5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大认同这文章里写的,我觉得作者不了解老师,他只是想出来的老师的样子。老师见识了各式各样的孩子,看到过学生发生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会比一般的父母更懂得学生包括自家孩子的心理,老师看到学生发生的问题,回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所以老师会有更多更有效处理问题的办法,并非作者眼中说的好像老师都是用权威压人。用权威压人,这样的老师只是作者想想出来的少数老师,绝不是具普遍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9 17:24: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很优秀[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9 19:15: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孩子没有太高要求,做到她能做就行了,何必逼得孩子那么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04:27:3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对待孩子;在意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志;回应孩子的呼声;发自内心地欣赏和爱着他这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9 18:46:1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师的孩子刚上小学,对她家孩子没啥要求,成绩勉勉强强,过得开心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10:34: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识的老师孩子,要不就是逆反成学渣,要不就是被管的目光呆滞。有老师当父母可能不错,但是尽量别找婆婆是老师,会被说教死[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13:44: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娃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玩伴妈妈是小学教师。两孩子一起上初中后又在同一个班,一起放学走了一个礼拜,玩伴的教师妈妈成功的逼着我远离了她[捂脸][捂脸][捂脸]。随时在比较,太焦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1 19:24: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子女的压抑有谁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07:27: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但是没那么夸张。我爷爷奶奶、父母、岳父母、老婆、弟弟弟媳都是老师,我不是,也活着。不过印象最深的是我爸当我的老师兼班主任那高中3年,同学们都羡慕,但是我感觉很受罪,现在回想也是一样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