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经济报道倪雨晴 深圳报道9月24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第二天,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担当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对手机、芯片、鸿蒙、欧拉、华为云、服务器、数字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高关注度话题进行了回应。
谈及手机,徐直军表示:“手机制裁没有芯片,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想买华为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了。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出售,我们正在积极让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我们的目标。大家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让消费者继承买到华为5G手机。当然很艰难,但是至少要有空想。”
华为也在多方解决难题,“一个方向是积极解决新的5G手机,但是哪一天出来不知道。第二个是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延伸手机的使用寿命,”徐直军谈道,“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也不会卖掉。否则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积极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对于鸿蒙操作系统,徐直军说道,华为是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但是在面向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是取代安卓操作系统。
此前,华为已经把鸿蒙操作系统源代码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项目名为OpenHarmony,只是目前开源的部分,只针对IoT领域。据记者了解,在华为内部,鸿蒙也分为两个体系来对待,一个是面向物联网,另一个是面向智能手机。
徐直军此次也解析道:“现在开源的OpenHarmony,还只能支持物联网的终端,还不能一下子支持完备的智能手机。我们希望和产业界一起,基于OpenHarmony,明年年底可以或许支撑起完备的智能手机。”
同时,他还特别指出炒作鸿蒙的现象,“单独做鸿蒙的软件公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去创造价值,怎么去带来收入?市场上有一段时间,把鸿蒙炒的热火朝天,有些公司股价炒到好几倍,我都不知道它怎么通过鸿蒙带来收入的增长。”徐直军说道。
鸿蒙之外,华为欧拉操作系统也备受关注。事实上,欧拉操作系统是华为研发多年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且已经进行了开源,来支持鲲鹏战略发展。9月25日,欧拉将发布新的版本,更重要的是,欧拉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品牌升级。
徐直军表示:“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是服务于鲲鹏,也能支持x86;同时支持边缘计算,也能支持云基础设施,还准备发展一个分支,未来去支持嵌入式设备。”
他进一步谈道:“华为未来打造两个操作系统,一个是鸿蒙操作系统,一个是欧拉操作系统,两者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操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另一方面,我们鸿蒙和欧拉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
在徐直军看来,中国的ICT产业一直是缺芯少魂,“我们内部有一个铸魂工程,就是通过欧拉和鸿蒙,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操作系统,而且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适配更多场景,只要产业界积极支持,共同积极,铸魂工程就可以或许真正实现目标,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就是有魂了。”
随着欧拉操作系统关注度上升,近日资本市场上又出现欧拉概念股,并闻风而涨。
对此,徐直军直言:“欧拉又有人炒作,站在数字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欧拉确实解决了少魂的题目,也解决了我们各行各业需要操作系统题目。但怎么带来收入?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以下是此次采访的核心内容:
谈芯片和手机:“一直靠库存维持生存,积极解决芯片制造题目”
1、记者:第一个题目受芯片制裁影响,华为手机营收大幅度下降,请问华为会不会放弃手机业务?第二个题目,基于路透社8月底披露,美国已经批准华为汽车芯片的进口,可否证实这一消息,美国这一活动对华为下一步发展布局有什么影响?
徐直军:为什么要放弃手机业务呢?我们手机由于美国的制裁,没有芯片,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大家现在要想买华为的5G手机,基本上买不到。
我们在多种场合表态了,华为不会放弃我们的手机业务,也不会把我们手机业务出售。我们正在积极,积极再积极,让我们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这是我们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等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积极达到这个目标,让大家能继承买到华为5G手机。(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很艰难,至少要有空想,如果没有空想,那就没有动力。我们期望有这么一天,环球的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从供应商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确实有一些芯片获得了美国的允许,主要用于车部件的部分低端芯片。
2、记者:海思现在这个部门的状况怎么样?包括咱们芯片或者一些射频芯片,华为研发的情况能不能简单说一下?
徐直军:现在假消息遍地飞,今天讲这个芯片的题目,明天讲那个芯片的题目,我怎么都不知道?我们被制裁之后,一直靠库存维持生存,当然我们也在积极解决芯片制造题目,要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共同积极,要付出巨大的积极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现在你们看到的跟华为芯片相关的消息,全是假消息,没有一个是真的。
3、记者:鸿蒙最近发展的挺快的,用户数已经破亿了,想问一下,这里面大概有多少是手机,有多少是其他的设备?另外对于本年您提到的3亿的装机量有多大的把握可以或许完成这个目标?
徐直军:你现在讲的过亿,都是讲的手机,不含物联网设备。现在物联网设备有多少用了鸿蒙,统计不出来。现在手机已经过了1.2亿了。我们的目标实现是快还是慢,要看消费者的体验。
每一款手机,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测试出来之后升级,升级以后看它的效果,效果好就可以放开给大众升级。现在进展是超预期的,我们希望把华为存量的手机,夺取能升级的全部升级到鸿蒙。当然升级以后,华为手机的用户体验变好了,它可以使用的时间变长了,如果能等到未来我们解决了手机题目标话,刚好衔接得上,那是最好的。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向积极,一个方向积极解决未来还有新的5G手机出来,但是哪一天出来不知道。第二个是通过鸿蒙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通过软硬件协同,延伸手机的使用寿命。
我们不会把手机业务关闭掉,也不会卖掉。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个品牌,说没了就没了,我们这么积极求生存,有什么价值呢?
谈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炒作热火朝天,把眼睛擦亮一点”
4、记者:想问一下本年4月份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您提到本年要把软件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软件能力,特别是面向企业级市场的欧拉操作系统打造上,处于什么样的情况?还有一个小题目,欧拉跟鸿蒙的应用怎么打通?
徐直军:关于欧拉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既然你问到了这个题目,我就好好讲一讲。鸿蒙操作系统,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但是在面向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是取代安卓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在各种智能终端运行的时候,本质上也只是在具备安卓操作系统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分布式能力,就是相互之间可以或许互为外设。例如手机和电脑在一起,电脑可以看得到手机,电脑也可以看得到手机。
我们把Harmony OS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是一步一步在向前走的.现在开源的OpenHarmony只能支持物联网终端,还不能一下子支持完备的智能手机。我们希望和产业界一起,基于OpenHarmony,明年年底可以或许支撑起完备的智能手机。
现在鸿蒙可以怎么用?其实就是大家基于OpenHarmony,来开辟各种物联网终端。这些物联网终端,可以或许融入鸿蒙生态,跟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可以联起来,消费者可以得到最好的体验,这是最可以或许带来价值的事情。
另外,应用开辟商可以基于鸿蒙开辟应用,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不断有鸿蒙版本的应用出来了。
还有一类公司,它参与鸿蒙开源社区,贡献代码,让OpenHarmony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满足各种智能终端的需求。
而单独做鸿蒙的软件公司,我都不知道它怎么创造价值?怎么带来收入?市场上有一段时间把鸿蒙炒的热火朝天,有些公司股价炒到好几倍,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通过鸿蒙带来收入增长,我搞不明白。
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和安卓相比,它的优势在于,所有基于鸿蒙的终端,都可以或许互相连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终端。仅从单一终端来看,它跟AOSP功能差不多,AOSP能干什么,它就能干什么。
欧拉不是新事物,欧拉早就有了,只是以前你们没有关注。我们在2019年发布鲲鹏战略的时候,为了支持鲲鹏发展,就已经明确了欧拉操作系统的开源计谋。到2019年12月31日,我们把欧拉正式开源了,中国的一些操作系统公司,像麒麟软件等,它们基于我们开源的欧拉操作系统发布了自己的商业发行版,并提供服务。
最近我们确实把欧拉重新进行了定位。原来的欧拉更多是服务好鲲鹏,让我们的鲲鹏生态发展得更好。我们开源的主力也是聚焦在支持鲲鹏。
现在我们把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是服务于鲲鹏,也能支持X86;同时支持边缘计算,也能支持云基础设施,还准备发展一个分支,未来去支持嵌入式设备。嵌入式设备是什么呢?我们做电信设备,大量的一块板一块板,这就是嵌入式设备,这些板子上也需要操作系统。
华为未来打造两个操作系统,一个是鸿蒙操作系统,一个是欧拉操作系统,两者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操作系统面向服务器,面向边缘计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设备。
另一方面,我们鸿蒙和欧拉会实现底层技术共享,把鸿蒙最优势的部分,即分布式软总线的技术嵌入到欧拉里面,未来所有用到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只要旁边有鸿蒙操作系统设备,就可以自动连接起来,如此就打通了欧拉和鸿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中国的ICT产业,一直是缺芯少魂,我们内部有一个铸魂工程,就是通过欧拉和鸿蒙,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操作系统,而且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把它们做得更好,适配更多场景,只要产业界积极支持,共同积极,铸魂工程就可以或许真正实现目标,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就是有魂了,有覆盖各种场景的操作系统了。
我们开源欧拉操作系统以后,只有基于开源版本做发行版的公司,才可以或许从操作系统本身获取收入,因为发行版可以卖钱,还可以通过服务获取收入。
在欧拉发行版上开辟应用的公司,和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做应用开辟的公司没什么区别。欧拉又有人炒作,炒的热火朝天。站在数字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欧拉确实解决了少魂的题目,也解决了我们各行各业需要操作系统题目。但怎么带来收入?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谈华为云和数字能源:“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
5、记者:之前您在发言里面提到了关于华为云的发展,还有能源公司,想问一下,未来这些公司是不是也考虑上市,还有会不会像之前光彩一样,出售或者是剥离,还有这一部分收入会不会可以或许弥补在消费者还有终端方面的丧失?
徐直军:(华为云和数字能源公司)没有上市计划,没有剥离计划,也没有出售计划。
我们要打造面向数字世界的黑土地,在黑土地上,既要种我们各行各业应用的树,华为的树也需要有一块土地,如果这块土地没了,我们的树种到哪里呢?
华为云既是一个亏损的业务,又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业务,我们也清楚有竞争对手历史上亏了多少年,我们亏的年数差不多就行了,但是云业务的增长还是很快的。
你提到的弥补丧失不存在。因为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华为云,本来也是我们规划中的业务,不存在谁弥补谁。
6、我们留意到华为的政务云发展的非常迅猛,这方面华为是否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华为云中国区整体的业务情况怎样?
徐直军:中国的政务云,你的题目标假设是错误的。政务云市场这么多年起起伏伏,多少公司参与竞争,华为为什么成功了?华为从一开始就制定了面向政府客户发展政务云的模式,首先定了“三不”政策:不投资,不入股,不成立公司。你看很多公司,为了去搞一个城市的政务云,又投资又入股,又成立公司,末了什么都搞不成。
第二,我们坚定不移地卖云服务,主要目标是促使政府的应用不断迁移到云上。而其他公司,很多采取卖设备的模式,卖完了,就没人管了。我们给每个政务云都配了一个团队去持续运营,资助政府的应用不断地迁移到云上,给政府真正带来价值。
第三、我们最近还和一些合作伙伴想办法,改造过去非云服务模式的政务云,让它走向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这是我们政务云成功的关键。经过我们持续的运营,政府看到了价值,我们也得到了可持续的收入。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鲁勇:我补充一下,华为云BU正式成立是17年,我17年开始主持中国区的工作,经历了整个华为云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到本年华为云IaaS技术服务排在中国第二,环球第五,我用飞速发展,快速增长这个词不为过。
第二,支撑华为云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我看到很多其他公司参加展会大多数讲情怀,华为公司讲的全是技术。华为云从2017年到2020年,这三年基本上在打基础,现在华为云有220多种云上的服务、230多万开辟者,就是在打基础。
从2020年开始,华为云业务增长快速,市场感受到了华为云的进步。我举三个例子,第一,在游戏、互联网、音视频,这种云原生的企业,最近已经有一个趋势是H+X,华为云加另外一个云,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在整个应用和安全上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政务云更加复杂,我们不仅在做云的销售,更多的是持续地运营,我们每一个政务云和产业云的基地,都有运营经理,因为云的生意是要源源不断去做,这是华为云做的事情。
第三个是行业,如果第一代消费互联网是促成很多云公司的发展,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中,各行各业的上云才是真正的开始。华为本身是大型企业,加上这两年制造业发展,行业应用上云,华为云必定是首选。
从“厚积薄发”,到“后发先至”,我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华为云这几年的发展。
7、记者:这段时间看到华为内部,关于华为云,之前的华为BG,组织架构调解,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不是华为从硬件设备商转到云服务商过程中也在探索,想知道华为云在华为未来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想清楚了?
徐直军:华为云的定位从来没变过。传统IT,服务器、存储,跟华为云到底短期是什么关系,长期是什么关系,内部确实一直受煎熬,不是争论,是煎熬。所有的传统IT公司,就是做传统服务器,做存储的公司,都没有把公有云发展起来,就是因为传统势力太强大。因为卖服务器,卖存储,短期收入高,已经通过渠道,通过伙伴,形成了一套固有的销售方式。
第二,中国政府和企业,确确实实对云的担当有一个过程,他们都建了自己庞大的IT部门,习惯于自己掌控,习惯于买服务器,买存储,或者买私有云。所以说我们在私有云做与不做上,斗争了很久。你看私有云是客户需求,买过去放在它的机房里面,看得见摸得着,自己还能管理。对于我们来讲,虽然很清楚,趋势是要走向公有云,但是销售人员,卖私有云收入来的快,卖公有云收入来的慢。
在华为内部,有一点是一直清晰的,未来走向公有云这个方向,大家是认同的。但是走向公有云的过程中,到底走的多坚决,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组织调解的目标,是怎么让华为云更好的发展。现在调解的方案,是把华为云面向云原生的业务全部由华为云自己解决。
都知道云是未来,都知道公有云是趋势,但是内部就是转不外来,华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很痛苦的。原想把计算、存储和云放在一起,一起使劲,促进华为云的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云与计算BG。但是,市场上碰到一起就打架,我们就把它们分开,分开还是打架。本年我们又做到一点,干脆把云原生的组织全部放到云BU,我们在公有云这块独立建销售队伍。我们内部冲突的过程,转型的过程,从卖产品,卖license,到卖云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过程。唯一可喜的是华为云活下来了,还在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鲁勇:任何一个企业转型都有一个过程。
徐直军:我们转商业模式是很难的,转销售队伍更难,我们从卖产品,卖license转向卖云服务,最难的不是研发,最痛苦的是销售。可喜的是,我们内部已经渐渐转过来了。我想本年以后,应该好多了。外部看,内部变来变去,也是痛苦的过程,尤其涉及到商业模式的转型,涉及到销售队伍的转型。
8、记者:近期市场上讨论国资云题目很多,市场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这个可以资助影响到华为卖公有云的销售,也有人认为华为是受益方,可以卖更多国产的服务器存储,ICT硬件,想请教一下,华为整体怎么看国资云这个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是一个机会还是冲击?这个事情能影响到行业的格局吗?
徐直军:对华为来讲,卖服务器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追求的还是要把华为云做好。我很认同华为云张平安对这个题目标看法。为什么客户还会去找各种解决方案,或者说发展自己的云,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这些云服务商做得不好,或者说做的不够好,让他们还不能彻底的放心,把它的关键应用、数据放到我们云服务商的云上。
我们唯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通过持续的投资,把我们云做得更安全更可信,让客户,不管是国企,还是政府,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可以或许放心地把应用、数据可以或许部署到云上,或者迁移到云上。
实事求是来讲,无论是中国还是环球,对政府也好,对企业也好,对各级组织也好,把自己的关键应用和关键数据,放在云服务上,尤其是公有云上,还是觉得不放心的。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云服务商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的解决方案,去证明你是安全可信的,值得信赖的。政府和企业也要逐步去看,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是不是可以或许解决自己的题目,也许比自己建个云,或者自己打造一个所谓的国资云更放心,更可靠。我们很清楚。一个企业自己去建个云,它在这个云上的投资是有限度的。而一个云服务提供商,像我们8000多人持续在研发,持续在投资,肯定在安全可信上,应该来讲,能力更强。这里面的关键是云服务商要坚守不碰数据,而且要保护好数据,让客户的数据可以或许安全可信,这是云服务商要做的。这是一个过程,最终都会被技术的持续创新,规模效益,成本优势,统统归到几个云服务上,这是大势所趋。就像智能手机,现在不就这几家了吗?云服务也是一样的,不管现在是私有云还是什么云,最终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云服务商的持续投资,和规模优势发挥,在中国会统一到三家左右,这是必然的趋势。
9、记者:在双碳背景下,华为怎样通过绿色计算,实现低碳和零碳,数字能源公司目前聚焦的领域边界是什么?华为对市场规模期待是怎样的?华为本年上半年业绩也有一些波动,接下来要怎样稳固基本盘,实现业绩增长,哪些业务包括数字能源之内,所在的业务,是接下来的重要突破口?
徐直军:华为支持双碳战略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去资助各行各业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社会。我演讲里面也讲了,到2030年,各行各业受益于ICT技术带来的碳排放减少可以或许达到121亿吨,是ICT这个行业本身产生碳排放的十倍。
华为也并非今天才开始积极降低能源消耗的,华为一直有一个部门叫节能减排办公室,就是积极把我们自己的设备功耗降下来,同时去服务于其他行业,把能源消耗降下来。
至于我们数字能源业务,当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应对气候题目,包括应对环球提出来的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加大了投资和发展力度。它的中文名字叫数字能源,不是太正确,其实英文更正确,叫Digital Power。所以它的边界很清楚,就是聚焦电力电子技术,把数字技术跟电力电子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侯金龙发明白一句话叫:比特管理瓦特,把信息流和能量流结合起来,清洁能源和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化结合起来。
本质上数字能源的业务就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产品,包括基站供电,数据中心供电,太阳能逆变器,储能的解决方案。还有一个电动车的三电,技术都是同源的。因此数字能源的业务战略就是把我们多年在ICT领域积累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结合起来,做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不是Digital Energy,而是Digital Power。
谈服务器和AI:“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 有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
10、记者:近期业内有挺多关于华为出售X86业务的报道,ICT发布的报告显示,华为服务器收入二季度收入下降46%左右,的确遇到一些困难,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华为还会做X86服务器业务吗?还是重点是鲲鹏服务器了?
徐直军:我们x86服务器确实遇到了困难,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在想各种办法积极解决,包括有与潜在的投资者接触,有明确的消息再告知,现在在进程中。
11、记者:人工智能这块,您认为目前华为能提供的差别化价值有哪些,未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战略方向,规划发展有哪些?
徐直军:我个人参与了华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打造的全过程,从决策第一天开始走到现在,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在人工智能进展上,客观来讲是超过我们预期的。
我们有一个创新的架构,可以或许打造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场景是指我们可以或许覆盖从最小的穿着设备、到手机、服务器一直到云上的各种应用场景。全栈,是指从处置处罚器的内核,到指令集,到芯片,到芯片的使能,到AI服务器,到AI集群,到我们整个AI计算框架MindSpore,到支持人工智能应用开辟的工具ModelArts,整个技术栈我们都可以或许提供。可以这样讲,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美国的任何技术。我们可以或许提供整个AI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可以或许全面支持国内进行AI研究和应用开辟,以及AI的各种商业实践。
当前AI的发展,无论对大学,还是研究机构,或者创新企业,最缺的就是算力。最近我们跟全国二十几个城市合作,建设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AI算力网络,把它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提供给所有的需求方,来支持我们在AI上的研究、应用开辟和创新。基于此,我对我们国家AI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原来AI应用开辟很难。我在18年全联接大会上,第一次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时候讲到,AI开辟要科学家才能干。我们的目标是让AI应用开辟简单、简单、再简单,普通工程师都能开辟应用。经过这几年积极,我们的ModelArts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在昨天演讲里面也讲了,针对企业AI应用的三个阶段,ModelArts都能做什么。
我们最近为什么不断地发布AI大模型?不是以前不想发布,是发布不出来,为什么?是因为算力不够!一点点算力,没有办法把大模型训练出来。自从我们有了AI集群,我们能做到4096个昇腾处置处罚器,无阻塞计算,具备了很强大的算力,我们跟鹏城实验室一起打造了鹏城云脑2,通过不断的训练,做出了多个大模型。
大模型训练出来有什么好处呢?当我们把AI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时候,发现行业场景中,数据样本是很少的。通常的方法,基于那一点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精度很低,根本达不到需求。有了大模型以后,基于少量的样本数据,也可以或许训练出高精度的模型,来满足需求。所以说大模型是各行各业真正把AI用起来,来解决各行各业题目,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AI大模型将是华为云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末了一点,我们的计算框架MindSpore,开源以后,现在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开源社区,进展也不错。
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所有的AI研究者,AI应用开辟者,AI创新创业者,提供研究、应用开辟和创新创业的AI基础设施服务。这是华为可以或许给中国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带来的独特价值。
谈汽车:“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12、记者:华为在智能汽车方向上很明确要做供应商,但是从整个现在的进展来看,传出实际的销量感觉不是那么受信任,包括上汽的反馈之类的,一直以来消费者或者是大众的舆论,对于华为坚持不造车,过于偏执,有没有动摇?一定非得不造车吗?比亚迪自己造车也不影响电池方面的合作。
徐直军:各有各的选择。华为公司过去历史上,很多选择大家都是不可理解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知道自己的定位什么最好。对于华为公司,我们整个高层团队来讲,我们清楚我们做什么符合,做什么不符合,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做什么符合,做什么不符合,清楚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为什么要造车呢?有几个造车的挣了很多钱,你去看看。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这个题目没有为什么,只是一个选择,选择对与错,也没法衡量。成了就是对的,没成就是错的。越是人人都造车的时候,越要冷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