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0|回复: 9

[购车优惠] 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大赢家却不是宁德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 14:06: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力电池供应紧张局面未来数年很难缓解,但供不应求却并没让电池厂多挣钱,目前坐享红利的是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

文 | 尹路
芯片荒是今年整个汽车行业的噩梦,据目前的估算,2021年芯片短缺造成的全球汽车减产将达到810万辆,经济损失凌驾6000亿元。而目前最乐观的估计,芯片短缺至少也要到2022年第二季度才能有所和缓,如果再发生马来西亚和泰国疫情这样的情况,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底。
在这一轮芯片短缺当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大型整车厂,专注新能源车制造的企业普遍表现较好,新能源车销量逆势上扬也成为今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但是每家新能源整车厂也都在如履薄冰,因为他们不光要面临芯片短缺,另有动力电池短缺,也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以至于最近两三个月,“电池荒”的说法不断见诸报端。
经过《财经十一人》记者的调查,发现动力电池的供应的确比较紧张,但远没有达到芯片荒的程度。但电池供不应求的持续时间将凌驾芯片,在未来至少5年内,动力电池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另外,在最近的电池市场上,因供不应求而坐享红利的并非电池生产企业,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获得了绝大部门红利。不论是原材料涨价还是资本市场的青睐,上游企业才是这一轮动力电池行情的最大受益者
在与多位行业人士深入交流之后,《财经十一人》认为,想要在这一轮动力电池的盛宴中真正笑到最后,不论是电池企业还是上游配套企业,须要在高品质、低碳乃至零碳生产、全球化布局当地化生产方面有所建树,否则即便可以在当前短期获利,也会面对被快速淘汰的风险。
01 不是缺电池,是缺好电池


不能将电池短缺与芯片短缺相提并论,最大的缘故起因在于两者成因不同。芯片短缺最主要的是生产和流通环节出了问题。而电池则主要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造成的供不应求
根据BloombergNEF今年6月最新的预估,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2700GWh,这一预测与去年同期的预测相比增加了35%,相比于2020年全球锂电池装机量137GWh,10年时间,将增长近20倍。其中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乘用车的动力电池。

图片来源:BloombergNEF
但即便已经增加了35%,但多位行业人士依然认为当前的预测偏于保守。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新能源分会会长李金勇认为,现在对新能源车增速最乐观的预测都可能是保守的。2021年和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之和肯定凌驾600万台,这比已往十年的总和都要多。一旦市场突破一个阈值,后面的增速会远超此前的市场预期。
目前多家调研机构都在大幅度上调2025和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预期,对2025年的预测普遍在800万辆左右,而2030年则在1600万辆左右。如果以这两个数字计算,那么单单车用动力电池,2025年就须要至少500GWh,2030年将不低于1000GWh。再以当前车用动力电池占整个动力电池70%及中国市场占全球40%的数据计算,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将凌驾3500GWh。
而且目前的电池增长预期还并未考虑对铅酸电池的大规模替代。据行业专家介绍,目前铅酸电池的市场存量依然高达每年500GWh,主要用于两轮车和储能场景。铅酸电池的安全性和成本目前依然有锂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未来十年内,随着锂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击穿铅酸电池成本线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
目前的铅酸替代已经在车用低压电池(小电瓶)和两轮车领域启动,这些应用场景此前主要使用高品质铅酸电池,价格较高,目前锂电池的性价比在这些领域已经领先铅酸电池。未来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下降,替代需求大幅度释放之后,将会成为供应紧张的重要缘故起因。
不论是BloombergNEF预测的数据,还是根据电动车销量预期推算的数字,亦或是计算铅酸替代的潜在影响,都表明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在未来10年将增长至少20倍,乃至30倍以上,这样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的根本缘故起因。
虽然需求增长旺盛,但其实行业的总体产能是可以满意市场需求的。据BloombergNEF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约为1200GWh,而同期全球电池产能预计凌驾2000GWh,总体产能充裕。电池供应上的确存在部门缺口,但电池荒可能性极低。
那为什么车企还对电池供应情况如此担忧呢?主要是高端产能不足。在电池行业当中,车用动力电池是技术水平最高,生产要求最严苛的高端产品,而目前全球电池制造行业的布局是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整车企业抱怨拿不到电池,其实并不是市场上没有电池,而是没有达到车用尺度的好电池
以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整个车用动力电池行业前十名的企业占据了92.5%的市场份额,市场高度集中,而前十名企业的总产能在整个行业中占比不到50%。几家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一直高达80%以上,而前十名以外的大部门企业,产能利用率低至10%乃至以下,正在被逐步淘汰。
这也是为什么已往一年多时间里,头部电池企业快速扩产的缘故起因。资本市场也对电池企业的扩产给予了大力支持,不论是宁德时代去年和今年两次分别为200亿和582亿元的天量定增,还是中航锂电连续两轮超百亿元规模的融资,都表明资本市场用钱包在支持头部电池企业快速扩产。但最近电池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正在下滑,因为在锂电池的增长怒潮中,出现了另一个比电池厂更好的投资标的,上游原料和加工设备企业。
02 上游企业数钱数到手抽筋


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主要有:正极相关的碳酸锂、氢氧化锂;负极相关的石墨;隔膜材料;铜箔;电解液相关的六氟磷酸锂、VC溶剂、PVDF添加剂。
近一年来,锂电池原材料的涨价已经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9月29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锂电池部门原材料价格相比年初已经上涨超200%。但实际上200%的涨幅在锂电池的各类原材料当中并不算夸张的,央视财经频道更为关注碳酸锂,主要是因为已往一个月,碳酸锂猛涨了50%,是所有锂电池原材料中短期涨幅最大的主材
在锂电池相关原料中,六氟磷酸锂是今年市场中公认的大热。从去年同期的7万元一吨,到现在已经上涨到45万元一吨,而且这个价格只针对签有恒久供货协议的大客户,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现货,少量现货的市场成交价已经凌驾百万元一吨,乃至有的企业会按克售卖。
已往六氟磷酸锂在整个锂电池的原料成本中占比不到3%,而今年已经凌驾10%。以销售六氟磷酸锂为主要业务的多佛多(SZ.002407)为例,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在营收同比增长67.68%的前提下,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859.97%。
资本市场看好上游企业的缘故起因并不复杂。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现在的动力电池不是尺度品,主流车企都会要求电池对车型进行适配,定制化生产,一条生产线,乃至一个工厂只为一到两个客户服务是常态。
但是新能源车市场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整体增速虽然是确定的,但单一产品能否成功则有不确定性。如果电池企业适配的车型销量不足,即便改造生产线转产其他型号电池,也会给电池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上游企业就不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原材料是高度尺度化的工业品,只要整个市场有增量,那就一定能兑现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资本市场更看好上游企业的主要缘故起因。从年初至今,原材料和制造设备领域,就有17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增长凌驾100%,这些公司的普遍特征是,2021年上半年的利润同比增幅远超营收增幅。

再来看看电池制造上市公司的同期表现。

几家主要的电池制造上市公司虽然营收和利润也都有不错的增长表现,但是和电池装机量的增幅并不匹配。电池企业虽然卖掉了更多的电池,但却并没有产生相应的盈利增长。在毛利率方面也的确证明电池企业在这一轮的增长当中的确并没有收获最大的红利。

除了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勉强保持没有下滑之外,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均有所下滑,电池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原材料的涨价大幅蚕食。
对于这一点,多家电池企业都表示颇为无奈,有多位电池企业的工作人员向《财经十一人》表示,原材料涨价已经接近电池企业的蒙受极限,特别是最近一个月,碳酸锂等主材的快速涨价以及六氟磷酸锂、VC溶剂的不合理高价,都在考验电池企业的蒙受力极限。
不过从恒久来看,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的,根据不同原材料的储量、开采难度、制造难度、价格,整个电池行业都在进行着实时的调整。比如材料更充裕,价格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近两年就在大幅反弹,BloombergNEF对磷酸铁锂电池在2030年的占比预期也从去年的23%大幅度提升到53%。
根据BloombergNEF的预期,此前最容易引起电池行业紧张的钴元素,因为低钴和无钴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十年的需求量增幅将仅有50%,铜、铝、锂、镍等元素的增幅为4倍多,磷、贴、锰的需求增幅更大,达到5倍以上。但总体上各类原材料并不存在致命的短缺。

图片来源:BloombergNEF
产能不足、供不应求,扩产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但从去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以来,原材料企业的扩产意愿却并不强烈,因为在锂电池原材料领域曾经发生过数次盲目扩产以致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的故事
巧合的是上次价格暴跌的主角正是这次价格暴涨的明星——六氟磷酸锂。从2017年-2020年初,六氟磷酸锂因为之前扩张的产能投产,加之2018年-2019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导致价格从2017年的42万元一吨下跌到7万元一吨。
也正是因为有过之前的暴跌阴影,以是这一轮价格上涨周期虽然已经凌驾一年,但直到2021年下半年,六氟磷酸锂的龙头企业多氟多和天赐材料才下定决心扩产,分别宣布了到2025年实现年产10万吨和15万吨的扩产计划。25万吨的年产能,足以满意2000GWh动力电池的生产须要。但考虑到产线建设周期和产能爬坡的时间,现有的六氟磷酸锂供应紧张局面至少还会持续到2023年初才能有所缓解。
为了保证供应,在9月份海口举行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讲话中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成本依然偏高。另外,电动车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面临锂钴镍等矿产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快统筹,提高保障能力。”
这一讲话被市场解读为将打压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乃至不排除采用集采方式控制价格过快上涨,随后市场上锂电池原材料相关个股大面积下跌。某头部电池制造企业的员工对《财经十一人》表示,辛部长的讲话就是在提醒一些电池原材料企业,在价格上要有所控制。
在以车用动力电池为主要产品的电池企业看来,目前的电池原材料企业还没有适应车用原材料的大规模供应方式,多数还停留在已往为3C消费品电池供货的状态,批量小,价格波动大。但未来以车用动力电池为主的电池市场对原材料供应的要求就是大批量稳定供应。
但也有动力电池企业认为上游企业的这种好日子是正常现象。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想要尽快让整个产业适应高速增长的电池须要,资本市场的手段是必由之路,最近一年上游企业的股价上涨,价格上涨其实就是资本运作的一种表现。上游企业通过抬升市场预期,拔高估值,进行更大规模的融资,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完成整个产业的扩张与进步。
在市场景气的时候扩张规模是常规操作,但是在动力电池恒久供不应求的市场预期下,扩产也依然会面临风险,想要让电池市场的增长真正兑现到企业的成长上,不论是电池企业还是原材料企业,都须要在电池品质、当地化生产、低碳乃至零碳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才有可能在这一轮的电池增长中笑到最后。
03 高品质、低碳、当地化,做到这些才能赢


从去年开始,先是电池制造企业开始快速扩大产能,根据目前几家头部电池企业公布的扩产计划,到2025年,中国前十位的电池企业产能相加至少要凌驾1500GWh。目前正在掀起的原材料扩产海潮也有类似的表现,仅几家头部企业的扩产计划就足以满意未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全部须要。
为了避免电池级上游原材料的产能扩张重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老路,整个行业必须清楚未来的全球电池市场究竟须要怎样的产品。
这方面,赵卫军在《懂车Talks》的一期节目中表示,因为远景动力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同时建有电池生产基地,基于对各国市场的了解,他判断未来的电池市场缺的不是电池,而是高品质、低碳和当地化生产的动力电池,这样的电池将恒久供不应求。
随着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普及,未来单车700公里以上的续航能力将成为主流尺度,而这个续航能力对应的电池容量约为100KWh,这一点在多款新车上已经得到印证。如极氪001高配车型的电池容量为100KWh,蔚来的大电池包100KWh,奔驰的新款EQS电池包也凌驾100KWh,电池容量已经不是问题。
除了能量密度,电池未来更主要的突破是在快充性能、安全性能、低温性能和电池寿命。15分钟充满的快充能力;任何情况下不起明火,不爆炸的安全性能;在我国北方冬季性能损失不凌驾15%的低温表现;循环寿命凌驾100万公里,这是未来高品质电池的普遍要求。
低碳乃至零碳是当前对电池及相关企业的新要求。未来的动力电池是交通脱碳的重要基础,但如果动力电池的制造本身是高碳排放的,那就纯属多此一举,因此未来的动力电池必然是低碳乃至零碳制造的
这方面欧洲企业的起步最早,要求也最严格,赵卫军透露,在今年的沃尔沃供应商大会上,沃尔沃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所有的Tier1供应商必须实现范围一(主要是企业资深生产运营的碳排放)和范围二(主要是企业采购的产品、服务、能源的碳排放)的碳中和,如果不达标,将直接丧失供应商资格。
宝马和沃尔沃类似,虽然还未提出明确的供应商碳中和时间表,但已经开始要求供应商提供碳排放数据供宝马审核,未来碳排放将成为宝马评判供应商的重要参数。
这方面中国企业的步调显然是落后的,目前尚无整车厂提出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也没有对供应商的碳足迹核算要求,这可能会导致未来中国的新能源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全球竞争中面临丧失入场券的风险
目前欧洲还没有法规要求动力电池必须低碳或零碳,但50欧元一吨的碳价和欧洲本身的低碳优势都预示着欧盟不可能坐视他国的高碳排放产品畅通无阻的流入欧洲。赵卫军表示,未来的欧洲不论是通过设立碳边境调节税还是碳排放准入门槛,总之,做不到低碳的电池一定会被踢出欧洲市场。
中国的双碳目标同样压力巨大,政府不可能坐视高碳排放的动力电池大量生产销售。虽然不会像欧洲那么激进,但可以设立动力电池的碳排放核查机制,再通过类似双积分或碳市场的制度对低碳动力电池产品给予补贴支持,通过这些举措让高碳电池加速退出市场。
最后全球化布局当地化生产是现在各个主要国家对重要工业品的共同要求,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的供应链重构,动力电池作为未来新能源车供应链当中最重要的一部门,如果无法实现当地化,将很难进入主流市场。
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有六家在欧洲布局,分别是宁德时代(德国)、国轩高科(德国)、蜂巢能源(德国)、(德国)、远景动力(英国、法国)、(筹建中,东欧)。
当地化除了供应链安全之外,另有成本和减碳方面的考虑。未来随着锂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锂电池的运输成本占比将持续上升,长距离从国内出口电池到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划算。另外,如果电池须要长途运输,那么运输的碳排放将计入产品之中,对于电池减碳也有不利影响。
电池的供应紧张局面将恒久存在,特别是高端车用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在2025年前很难缓解,但并不会发生类似芯片荒的恶性短缺,属于正常的供应紧张。电池原材料在这一轮行情之中获利最大,不论是涨价收获的超额利润,还是资本市场上的高估值带来的融资机会,都让上游企业成为了本轮电池行情的最大赢家。
但要想成为这一轮长达10年的动力电池海潮的最终赢家,还是要苦炼内功方为上策。在快充、安全、低温新能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在低碳方面早做准备;产能布局接近用户,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在这场动力电池的盛宴中成为最后留在餐桌上的人。
作者为《财经》记者,编辑:马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5:10: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简直是个笑话,电动车上位新能源车,电能不够了,新能源即不够了,这种新能源不要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6:19: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锂电只是过渡期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18:46:0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到晚吹牛逼,新能源,不还是使用电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20:42: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煤电会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就是绿电。电动车就是大趋势,喷子们选择性失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21:23: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目的性极强,持股的朋友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 23:11: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销商[奸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 01:06: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年了 电池容量还没有增加一倍 不好办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 15:22: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钠电池已经被宁德时代研发出来了,马上电池就便宜了,支持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0 23:52: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贴是什么元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