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6|回复: 0

[购车优惠] 从手机到卫星的跨界布局,“造车狂人”李书福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2 10:50: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8日,湖北星纪时代科技公司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签署协议,计划项目总部落户于武汉,公司产品定位为高端智能手机。从表面上来看,这则消息不过是一家公司进军手机市场而已,平平无奇,没有太大的亮点。不过,经过深挖公司北京之后,我们发现该消息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星际时代科技公司成立于签约的两天前,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电子产品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等。其中,该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股东—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持55%股份)。对此,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在众多互联网公司相继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的同时,“造车狂人”李书福为什么要反向进军手机市场呢?对此,笔者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造手机真得不赚钱
自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开始,智能手机战争已经持续了10余年,现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局面。从近两年的手机市场来看,几家头部手机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处于此消彼长、紧密纠缠的状态。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vivo(含iQOO)的市场份额为24%,排名第一;OPPO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0%;小米、荣耀、苹果分列第三、第四、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15%、13%和12%。前面五家手机制造商的合计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4%。换句话说,手机市场基本上已经被上述的五家手机制造商瓜分,其他玩家想要入局手机领域瓜分市场份额的难度非常大。

在手机领域开始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手机生产商开始布局IoT智能硬件。好比说,苹果、华为、小米等均有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其中又以小米的场景和产品最为丰富。
不过,即使在智能家电、可穿戴智能产品等地辅助下,华为、小米等巨头在业务上依旧难以获得大幅度的增长体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纵观所有的市场,唯一能够为企业带来大幅度利润增长的就是汽车行业。既然造车比造手机更赚钱,为什么李书福还要花费大力气进军手机领域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关于吉利进军手机领域,李书福曾表示: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以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的紧密互动,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连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从李书福的一番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为什么吉利汽车要造手机。现阶段的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或者汽车产业自身的事情。在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家电厂商等相继过来抢蛋糕的情况下,汽车产业呈现出跨领域融合的趋势。相比于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等而言,传统汽车厂存在软件本领弱等短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新入局的玩家在传统汽车制造工艺上达到与传统车企划一标准,那么传统车企的处境将会变得格外被动。因此,思量到未来更加残酷的生存之战,传统车企需要具备升维的概念,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打赢这仗。换句话说,吉利汽车造手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手机领域与互联网之间紧密的联系,以一种升维的概念来补齐自己在软件领域的短板。

在补齐自身在软件领域短板的同时,李书福还可以通过手机领域辐射的各个行业,构建“人—车—家”的生态圈,为用户打造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总结
软件实力不足,几乎是每一家传统车企的通病,包括大众汽车、丰田等。不过,与大众汽车、丰田汽车等车企不同的是,自主品牌不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短板,而且还在努力地补齐短板。除了吉利汽车以外,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都相继在布局IoT业务。好比说,长城汽车推出的“咖啡智能众创平台”,计划针对用户场景化的智能需求,让汽车成为汇聚N个智能应用场景服务的终端。
对此,笔者认为,过去的几十年里,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比赛,但是在未来,汽车行业更多地可能是自主品牌内部的竞争,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碰撞,势必会推动自主品牌的加速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