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4|回复: 0

[购车优惠] 车企的能源战争|汽车产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4 13:28: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 | 赵玲伟
编辑 | 于杰
出品|汽车产经
如果马斯克要把特斯拉工厂建到火星上,理由中大概要包括占据地外的稀土元素资源——他已经为这件事焦虑三年了。
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就表示计划亲自投资金属矿产资源,后来特斯拉也确实掺合进了锂钴镍矿石的开采生意。乃至有人脑洞大开地推测,spaceX匆匆忙忙地尝试来回外太空,目的不是出去,而是把金属元素带回来。
组成动力电池的元素是不可再生资源,正在越用越少,但车企的电动车数量却处于爆发前夜。
有限的资源对应无限的需求,为了不被电池卡脖子,包括戴姆勒、大众集团、宝马在内的一众欧洲主机厂最近都准备投资争夺矿产,应对动力电池短缺和成本上涨。
不只采矿,从接下来电池技术的研发,到后期的存储、利用,车企都操碎了心。
已往,燃油车企业不会想着怎样开采分馏石油,但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那块动力电池虽然小,电动车生意背后的格局和战场却在无限拓展。
对峙


还是从那块电池说起。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卡在续航上,宁德时代“赌性坚强”地赌赢了三元锂电池技术路线,赢回了万亿市值的筹码。
但补贴退坡后,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性价比优势卷土重来。今年5月、7月两个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和装机量均超越了三元锂电池,增长势头势不可挡。截止9月来看,在今年的角逐中,磷酸铁锂技术大概率将重回巅峰位置。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尽管磷酸铁锂返场凶猛,但“旧王”的代价仍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随着充电桩这些底子建设越来越多,实在续航里程就不需要那么长,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增长速率会非常快。但是还有很多高端车需要长距离续航,三元电池还是仍然会有存在代价的”。
国外各大汽车厂商也在不断跑票磷酸铁锂。
世界首富马斯克都很难对便宜的东西不动心。在刚刚已往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他又一次强调了磷酸铁锂电池会是未来供应量最大、最稳定的电池。今年预定Model 3标准续航增强版的美国用户收到了一份邮件,“如果想提前拿到车,可以选择来自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
现代汽车已经在特定市场推出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并开始考虑将这一类型的电动汽车推向全球市场。
三元锂电池的优势在于高能力密度、耐低温,但成本高,相对易燃易爆炸;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是低成本、够稳定,但续航低,而且是低温地区的噩梦。
不过,科技从不容忍拼集,两种技术路线的选择也并非“非黑即白”。不管是提高三元锂的安全性,还是增加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一起组成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循环向上的过程。
蔚来在9月发布了“三元铁锂”标准续航电池包(75kWh),将于今年11月开始向用户交付;上汽智己与宁德时代的“掺硅补锂”技术明年有望与智己L7一同面世。
一切的悬而未决,才是让各方都有参与感的机会时期。

蔚来“三元铁锂”电池包
车企向磷酸铁锂方案示好,激活了抢购与涨价这对CP。10月份,磷酸铁锂价格仍维持高位。从年初的38000元/吨涨到10月的80000元/吨,作为电解液的六氟磷酸锂价格今年内已上涨凌驾3倍。
即使涨价,动力电池仍供不应求,宁德时代今年的产能早已被预订一空,马斯克直接喊话“只要能生产出符合条件的电池,有多少我要多少”。
长期受制于电池厂商的产能,让车企开始尝试采购与自研自产的可行性,双方在多个维度的战场上时而合作时而竞对,反复拉扯。
于是,车企计划“逃离宁德时代”:吉利分别在武汉和赣州投资百亿建设动力电池工厂;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雨露均沾三种电池技术的研发,并已独立运营,计划明年在科创板上市;大众计划投资35亿元自建电池工厂;通用与LG化学计划投入23亿美元组建合资公司;奔驰9亿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
马斯克在加州的电池工厂明年即将大规模量产,这是否会直接造成特斯拉销量爆发是一方面,至少这将让他没理由再让供应商背上产能不足的黑锅。
溯源


如果说研发电池技术是车企的上层设计,那么终极战场可能将在更加根源的能源层面展开。
这就要说到近期的拉闸限电,电力供应紧张并不是东北地区的地方特色,全球多个地区都在经历能源问题带来的危机。
早在2016年时,澳洲南部遭遇特大暴风雨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彼时当地已经大规模推广了清洁能源发电网络,马斯克到当地建立了一个当时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储能电站,帮助稳定电力供给。

特斯拉在南澳大利亚的储能系统
限电只是表象,根本还是在于碳中和背景下,对化石能源利用的限制。以煤电为主要供能方式的地区中,今年年初,台湾省也曾两次规模性停电,印度目前也处于大面积停电的边缘。
新能源车企听到了市场的炮火声。动力电池本质就是储能设备,车企不只可以利用电力,更希望将其运营起来,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储能设备技术尚未成熟,成本居高不下,储能网络迟迟无法普及。电力又具有“即产即用”的特性,要保障电力供应就需要冗余,很多火电厂宁愿把冗余时的电力弃掉也不愿意购买储能设备。
而电池的属性就是储能,动力电池也是。
比亚迪早在2008年就设立了专门用来从事电池储能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
蔚来创始人李斌对储能的预期更高,他曾说“电池资产管理是最大的生意。”蔚来换电站的重要定位就是储能设备,蔚来不仅将电池包视为“能量源”,也是“储能系统”的组成部分。蔚来Baas中的电池组从车辆上“退役”后,将担任其他用电设施的供能任务,直接或者间接地为用户继续服务,其也在强化电池包储能属性的商业化用途。
除了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也在为电力打开开源通道。不过,“靠天吃饭”的风、光能具有波动性、随机性特点,必须有储能设备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
不只是车企,电池厂商也不乏改变世界的理想。
曾毓群在少有的频频公开发言中提到过,并不希望宁德时代只是电动车电池的制造商,而是希望“以动力电池为核心,把移动式的化石能源替换掉;在储能和发电领域,替换固定式的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是舒适区,但与目前全球倡导的低碳任务相悖,而对于清洁能源的生产、运营和利用讨论激烈却尚无定论,在“不破不立”的大航海时期,车企在这场能源赛事中应该拥有姓名。
写在最后


十一期间,成倍增加的补能时间剥夺了电动车主的假期,引发他们对于电动车行业的不满,车企、充电桩运营公司、电池厂商都在反思。
从积极的一方面看,面对这样的质疑声,车企和电池厂商该意识到,用户把补能拉胯的责任归结于这样的角色,阐明它们已经被初步默认占领了这个能源产业链上重要的生态位。
从前的补能网络被加油站系统牢牢掌握,而如今各家车企都在建设自己的充电站,资源得到了释放。
相比成熟又古板的燃油车市场,现在车企有机会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站在更高的格局上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新思路。
研发电池技术、投资储能设备也许都无法让车企短期内获得利益,先行者会踩到更多坑,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宽免。
争夺不可再生能源、站队电池技术路线、选择电池自产与采购、辅佐新型能源的更迭……变幻莫测的时代,在汽车之外,车企还可以拥有更多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