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提出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项目纳入每学年或新生入学体检内容,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工作。
脊柱弯曲异常主要分为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其中,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结构畸形,以外观异常为主要早期临床表现,随着畸形的进展,身材躯干失平衡、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逐渐产生。特发性脊柱侧弯是脊柱侧弯最常见类型,好发于10至16岁的青少年,以女性多见,青春期生长高峰期容易进展。
指南要求,要定期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项目纳入每学年或新生入学体检内容,做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针对脊柱弯曲异常患病率较高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开展常规的专业化脊柱弯曲异常学校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可疑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及时转诊与尽早矫治。
同时,在学生年度体检表中设计脊柱健康监测栏目,规范化记录筛查内容,确保一人一档,随学籍变革实时转移,小学、中学学生脊柱筛查结果可衔接,并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动态监测学生脊柱健康状况。
学生本人应积极培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学习掌握脊柱健康知识和技能。如积极关注个人脊柱健康环境,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颈肩腰背不舒适环境;合理安排学习和苏息时间,控制电子产物使用。小学生线上学习时间每次应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线上学习时间每次应不超过30分钟。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课间或苏息时做一些放松颈肩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动作;增加身材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护脊运动。每天的中高强度身材运动(有氧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材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改变久坐行为,改正不良站姿和坐姿。
家庭和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尺度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环境,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建立保护脊柱的精良行为。
包罗督促学生养成精确坐姿和站姿;读写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不躺卧看书,保持健康用脊习惯和意识;资助学生精确选择及使用背包,建议使用双肩式背包,保障双肩包两边重量尽量相等;学校要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和知识讲座,提拔师生相关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护脊的意识;培训引导家长或学生掌握拍摄尺度躯干外观照片,以及定期观察对比外观体征变革的能力,以便实时监控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病情的变革,避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或体育考核指标中增加护脊运动或动作;推广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日常锻炼中针对性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训练、单杠、平板支撑等运动;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等。
指南指出,在完成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以及监测等工作后,还需对发现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和姿态不良问题进行精准管理和科学矫治。对姿态异常者,建议其改变不良姿态和高危行为(如长期偏侧运动),并在护脊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校校医、老师或家长进行长期监测(每个月可拍摄背部外观照片进行躯干异常体征对照,加重者及时复诊),须要时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引导下利用一些辅具维持正常姿态;对于筛查为疑似脊柱弯曲异常的儿童,精确指引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邰绍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