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在生理行业呆久了,看的人和听的故事越多,我越发现——
很多人生理题目的根源,在于对很多事情的回避:
不想长大,不愿融入社会,不敢结婚生子……
当然,一个独立的成年人,选择不婚或丁克,不一定会带来生理题目。
而我们内心真正的冲突,源于一种以回避为动机的「退行」。
即像一个孩童般,退回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或退回到父母身边,回避现实。
没有现实感,就没有存在价值;
从而,就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
于是慢慢地,生理就开始出题目了。
A男士,32岁,海归博士。
前年回国,在研究所工作不到半年,便离职了。
之后一直闲赋在家,天天躲在房间玩游戏,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供给,怎么劝都不管用。
无奈之下,父母软硬兼施,将A“押送”到生理医院。
在医院,A告诉生理医生,工尴尬刁难他毫无意义,因为他已经确定自己这辈子成不了科学家。
这份自我怀疑,缘于他在留学期间的挫败。
要知道,A当年读书的时候,一直是重点学校的佼佼者——
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屡屡获奖,学术造诣突出,一路被保送到美国常青藤大学读博。
但来到一个更宽广的天下,他却发现,谁人属于他领先群雄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每次老师提问,总有人在他参透之前就快速、漂亮地解答了;
每次测验,总有一些他无法匹及的“大内高手”,遥遥领先。
而他自己,哪怕一心扑在学习上,奋起直追,成绩最多也只是中等程度。
在一般人看来,天下顶级名校的中等程度,已经很牛逼了。
但A却不这样认为。
当不再是学校里的学霸明星以后,他以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让我想起美国生理学家霍妮所说的追求光彩。
她说,追求光彩的启动,标记着一个人走到了自我疏离的尽头。
A就是如此。
昔日,他通过学习一途经关斩将,获得周围人的肯定与崇拜,以此维持自信;
如今,他在学习中受挫,失去了昔日光彩,便转移到游戏里寻求新的掌控感。
「冒死学习」和「沉溺游戏」,本质都一样,都是通过自我疏离,回避现实。
A的经历,像一面被放大过的镜子,映射着当下很多年轻人共同的影子——
只有追求在别人眼里永远风光的状态,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一旦遇到现实挫折,就快速退行到一个狭小的空间一蹶不振。
比较明显的,像一些公主病、妈宝男、啃老族——
他们纵然早已成年,却始终像孩童般偎依在父母身边,无法独立行走。
还有一种就是类似A这样的“天才儿童”——
年纪轻轻巧取得了卓越的学业成就,却在遭遇挫败时重新退回「安全地带」。
共同点在于:
他们的内在心智,并没有随着他们的生理年龄,持续走向成长与成熟;
而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走向了「退行与退化」。
为什么会这样?
起首是社会层面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飞速发展,整个人类活动的历程,相对于工业时代,至少加速了10倍。
在这个10倍速的时代洪流里,许多孩子还没学会独立,便已被迫承接一系列学习任务。
有少数天才儿童,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时代的规则,成为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而大多数普通孩子,他们并不享受,只是被迫投入战斗,预防被时代淘汰。
但这般超负荷的战斗,着实太痛楚、太煎熬了。
于是,不断有人走着走着就对峙不下去了,便选择了退缩或逃离。
其次是家庭层面的原因。
没有天生完善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是在有了小孩以后,才慢慢学着当父母。
也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是全部父母都能很好地尽到责任。
未能尽到责任的父母,重要分为2种:
一种是经济压力所迫,天天为生计奔忙,忽略对孩子的照顾。
另一种则是父母自身性格不成熟,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物,忽略孩子的主体性。
在这样的家庭中,许多孩子要么被迫独立,要么被迫为父母的人生负责,
年纪轻轻巧成为了「小大人」,去弥补整个家庭功能的不足。
然而,无论是在时代中加速成长,还是在家庭中被迫成长,均与一个人的心智化发展背道而驰。
心智化是指:以“我”为中心,去感受、去观察、去反馈,助“我”成长。
但被外界鞭笞着成长起来的孩子,却只能以外界的规则为中心,去执行,去服从。
他们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长大。
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半是一个「假性自体」——
他纵使能力很强,成就卓越;
但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假性自体破碎,就会退行到婴儿般孱弱无力的状态,一蹶不振。
于是便出现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奇异群像:
小孩大人化,大人小孩化。
小孩被期待着像成熟的大人一样快速去成长;
但成年后进入社会却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遭受重大挫败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像个孩子一样,很恐慌很退缩,毫无耐受力。
甚至,还有可能会重新退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用4个字来总结,就是「错位生长」。
错位生长,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起首:回避酿成了一种生活常态。
在10倍速的时代洪流里,在功能不足的家庭中,孩子既要面对外界的重重压力,又得不到父母的生理支持。
为了回避内心的痛楚与挫败:
有的孩子会躲进虚拟的网络天下里,成为「网瘾少年」;
而有的孩子,则躲进书本的海洋里,成为「超级学霸」。
当然,有少部分孩子是真心喜欢学习,享受学习,这样的孩子,天然也会真心喜欢生活,享受生活,很少出现生理题目。
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并非真心热爱学习,而是通过不断压抑自己,强迫自己去学习,以此对抗现实天下的挫败。
而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安全岛”,他们就会变得坐卧不宁,无所适从。
表面上看,这是“一邪一正”两种大相径庭的成长状态;
但再仔细看,它们只是形式不同,内核其实是一致的——
都是基于对现实的回避,躲进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属于自己的掌控感。
从这个维度来讲,网瘾少年离不开家里的房间,超级学霸则离不开书里的房间,都是对现实天下的一种回避。
第二:用各种方式否定“安全岛”以外的天下,渐渐失去现实感。
在网瘾少年眼里,
学习,味同嚼蜡;
工作,索然无味;
除了游戏,别的统统事物都毫无兴趣可言。
在超级学霸眼里,
看影戏,就是不学无术;
学打扮,就是不求上进;
搞交际,就是浪费时间……
类似的,还有长期躲在父母身边的啃老族们,
每当被鼓励试着走出去独立生活时,他们总有一堆拒绝的来由:
啊,我还没有准备好呢;
外面那么危险,万一遇到暴徒怎么办?
一个人在外面什么都要自己操心,多累呀!
总之,他们永远有来由去贬低这些可能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活动,贬低这些可能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可能性。
从而把自己尘封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去接触“安全岛”以外的真实天下,也不去接受现实天下的检验。
最后,陷入一种绝望的空虚、无价值感,以及对无能的恐惧。
可万一有一天,安全岛沦陷了,怎么办?
例如:
网瘾少年没钱买游戏道具,屡战屡败,再也打不了通关;
超级学霸遇到“大内高手”,成绩被对方碾压,毫无胜算;
啃老族的父母突然生病,或突然离开了,无法再提供照料……
这时,挫败、无力、恐惧会诞生,因为安全岛已经不复存在。
这时,自我怀疑会产生,因为没有途径能够证实自己的价值。
更严峻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极度绝望的空虚中,走向自我毁灭。
类似在新闻中,“孩子用父母手机充值巨额游戏币”、“名校高材生因论文没通过而选择自尽”的例子并不少见,令人唏嘘。
也许有人问:
我就是这样子,一遇到挫折就退缩,把自己裹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天下格格不入,怎么办?
起首,请允许这种状态的存在。
尝试去聆听它内在的心声。
或许,它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向你传达一些信号:
啊我好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啊我好孤独,好想有人能陪陪我;
啊我好悲伤,好想躲起来哭一场……
然后试着去拥抱曾经谁人充满恐惧、无助的内在小孩:
没关系,我会在这里一直陪着你,想哭就哭吧,你是安全的……
然而,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也因此,我们还需要:
找到一个稳固的过渡性客体,创建深度关系。
可以找一个内心稳固的好朋友,也可以加入一个有共同背景的小团体,或是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
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数月或数年,保持长期的联系和互动。
借助关系的力量,重新抚慰当年谁人孱弱无助的孩子。
在关系中感受被陪伴、被涵容、被看见,重拾价值感。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复归于婴儿,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50岁的Q女士,经历多次重大家庭变故以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碎裂掉了。
在咨询室里,她像个婴儿一样蜷缩在沙发,揪着咨询师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咨询师就那样静静地坐在她身边,温和地注视着她,耐心聆听她的碎碎念……
说着说着……Q就睡着了……
她梦到自己重新回到了妈妈的子宫……
温暖,平和,安详……
在梦中,她不断吸取来自“妈妈”的养分,内心的惊骇与不安开始被慢慢接住……
后来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这份安全感渐渐内化进Q的心里,形成内在稳固感。
有一天,她突然高兴地喊出一句话:
“老师,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就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女,我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这句话意味着:
在她眼里,外界的大水猛兽不再显得可怕;
而她,也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出“安全岛”,走向更宽广的天下。
最后我想澄清一点,
在关系中成长,并不意味着依赖关系去生存。
我们可以像婴儿一样,在关系中获取生理养分,实现成长;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吃喝拉撒也要全部依仗关系去供给,以此回避成长与独立。
毕竟在生理层面,我们已经长大了。
所以,
试着跳脱外界的束缚与羁绊,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试着运用一个成年人的智慧与力量,去理性对待“退行”;
试着允许自己:在安全的关系中,慢慢但坚定地长大。
请记住,只要拿起桨开始划,不管朝哪个方向,都会抵达新陆地。【End】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生理学专业,绵羊倾诉APP倾诉师;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文章部分观点参考:王浩威《晚熟时代》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本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