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玩游戏,是出于担心孩子耽误学习的初衷,但游戏和学习从来都不是对立面。
因为游戏是自愿地去降服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是能进步个体幸福感的方式。
凡游戏,皆故意义。
“游戏成瘾”的说法便是将游戏妖魔化的体现,玩游戏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错,反而是家长的担忧和拦阻起到了反作用,就像夺走了孩子吃了一半的美食,哪怕这一次停止了,但对游戏的念想只会越来越深。
孩子沉迷游戏背后需要满足7大心理需求:
1、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获得自主权。
2、游戏可以犯错,孩子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不被评判、责怪。
3、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
4、满足孩子对抗、冒险的需求。
5、帮助孩子开释情绪和攻击性
6、满足孩子获得及时、正向反馈的需求
7、满足孩子成绩感、价值感的需求
自从游戏出如今我的生活中,我对游戏应该说是“恨之入骨”,在我的心里,游戏是害了我儿子的罪魁祸首,如今又在毒害我的女儿。
记得以前女儿听到我对游戏偏激的言论,她反驳我说:“游戏没错!
即使杜绝了游戏,我还会沉迷别的。”
其实岑寂下来想一想,如果彻底杜绝了游戏,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靠什么来排解呢?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节课的学习让我用正确的头脑看待游戏,重新认识了游戏之后,心就敞亮多了。
不管户外游戏还是电子游戏都是为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生的。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证明:有游戏履历的孩子心理和智力发育更完善,思维更发散更灵活,比不玩游戏的孩子能发挥更高的创造力。
游戏并不是大水猛兽,如果完全不让孩子玩游戏,反而对孩子的心理和智力发育不好。
只是我们在养育孩子也是养育孩子心理的过程,正确地对待处于芳华期的孩子,让孩子在家庭关系中得到温暖,满足和快乐,才不会出现沉迷游戏的情况。
很多成年人即便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游戏,也会一边玩着一边内疚着。
以是他们面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态度,更是忐忑不安的,就像是一个酒鬼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学喝酒一样,心情复杂,充满焦急。
现实上,我并不会孩子玩的游戏,从这方面来看,孩子脑筋还是挺灵光的,能迅速学会一样东西。
看来,我应该多跟孩子学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