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7|回复: 0

[本地新闻] 湖州味道|五湖书院:隐于太湖溇港村落的“湖学传承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3 11:05:2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6174字,阅读约26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其恕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1.jpg
       打开湖州地图,可以看见一条条南北向的河道自太湖向内陆延伸,纵横交织成这一地区古老而又独特的水利工程:溇港。溇中的水通过会呼吸的河岸渗透到农田灌溉,上面的石桥不仅能载人过岸,还能起着束水作用。溇港南宽北窄如喇叭状伸向太湖;汛期,由南往北流的苕溪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溇港河道与桥洞束水双重作用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先民的智慧借这巧用天力的溇港泽被后世。

1.jpg
航拍太湖溇港(项飞 摄)
      太湖沿岸一个个村落被沿湖密布的溇港串了起来,世代居民依水建房、沿溇而居。这里曾是太湖南岸最为主要的水运通衢,是湖州原生态古村落建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是千百年来太湖溇港水利工程的重要节点,这里保存着湖州地区最美丽的原生态古村落建筑,是太湖文化风情带上的一颗明珠,从织里镇出发,沿着滨湖大道一路向东,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太湖,一边是静谧的古村落。横溇纵塘间,古村落保留着江南水乡最初的肌理。“大白诸沈安,罗大新泾潘,潘幻金金许杨谢,义陈濮伍蒋钱新,石汤晟宋乔胡薛,薛埠丁家一点吴。”这首在织里历史上流传的民谣,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条通向太湖的溇,自古村落大钱以东,一共三十六溇。

1.jpg
胡溇入湖口,因胡瑗在此有居所而得名(思苇 摄)
       其中,位于织里镇东北部的伍浦村一个村内便有蒋溇、伍浦溇、濮溇、陈溇四条溇,而村子本身也因“古伍浦溇”而得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溇港便是伍浦的根。在悠长的农耕岁月里,四条溇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伍浦人,孕育出了灿烂的溇港文化,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古桥有市级文保单位的蒋溇村安乐桥、陈溇塘桥,还有白莲桥、大有桥、太平塘桥等众多石拱桥、石梁桥,古寺有本觉禅寺、白莲堂、护国庵,还有陈漤古市、五湖书院等,非遗包括溇港文化、湖学、刺绣以及箍桶、补锅、弹棉花等传统工艺。这些古老的遗存见证了岁月变迁,积淀了千年文化。

1.jpg
伍浦村前横塘上的宋桥开禧桥(思苇 摄)

1.jpg
伍浦村中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安乐桥(思苇 摄)
      坐落在太湖畔的义皋古村落,是沿太湖七十二溇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关节点。义皋,“皋”之名源于“皋塘”。据清同治《湖州府志》:“汉元始二年吴人皋伯通筑塘以障太湖”。宋嘉泰《吴兴志》引晋张玄之《吴兴山墟名》记载:“皋塘……吴高士皋伯通所筑。”因此有了皋桥、义皋之名。宋代尚称之为“义高”,宋嘉泰《吴兴志》有“兴善院在县东北二十七里湖上义高村,钱氏建,号善庆院”的记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以前,那时太湖溇港有军队管理,百姓不会因水灾而流离失所,义皋溇边因而形成了村落。其集镇形成于唐五代和宋代。在明以前,它属乌程县震泽乡。

1.jpg
微雪中的义皋溇港人家(思苇 摄)
      义皋在清代最为繁荣,成为了太湖南岸的一个繁华小集镇,归乌程县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之前被称为“义皋里”,此后一度称义皋镇。解放后,义皋系太湖公社所在地,有义皋茧站、小学、供销社、鱼行、茶店、酒肆等,后并入织里镇成为义皋村。“三十六溇”的两条溇流经义皋村,分别为义皋溇和陈溇。据史载,义皋溇在南宋时,曾被更名为“常裕溇”。义皋溇长1.517公里,河底宽2米;陈溇长1.567公里,河底宽2米。此外,北运粮河和南运粮河也分别东西走向流经义皋村。也许因为义皋北出300米就是浩瀚的太湖,一堵天然的保家护院屏障;南面远离沪杭国道,那时还没有大道直通;东西两端都是同类的村庄,唯有河浜和乡间小道联通外界。太湖水产资源丰富,盛产的白鱼、银鱼和白虾,称为“太湖三白”,驰誉中外。于是,义皋的“舟中市”“水市”在岸边应运而生,造就了夹河为市、沿河聚镇的市集。

1.jpg
义皋村“崇礼尚义”坊(思苇 摄)

1.jpg
义皋范家大厅崇义堂(思苇 摄)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太湖溇港一带,到了清末时期,富庶一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溇港人崇教尚学之风就非常浓厚,对于知识、教育的渴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创建五湖书院记碑》上记载:“吾郡自安定胡先生立经义、治事两斋,以教授生徒,有司至读于湖学,取其法以课太学诸生,可谓盛矣。”可见当时研学湖学已经蔚然成风。自北宋康定、庆历年间(1040-1048)胡瑗先生应邀教授湖州州学,首设经义、治事二斋,创办了富有特色的湖学后,各地纷纷到湖州取经,成为太学及各州立学的楷模。湖州教育随之进入了新的时期,郡治、县治及东南部的一些大镇相继建立了学校。

1.jpg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教育形式能像书院这般呈现出如此自由与多姿的形态。宋代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包括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其特点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而其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人格、学问和德性,而非单纯应试获取功名。中国古代书院文化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精神血脉,自觉肩负传承千年书院文化的使命,重拾书院记忆,绵延传统文脉,使千年府学悠然流淌,历久弥新。

1.jpg
湖州城南胡瑗墓牌坊(思苇 摄)
      各大书院拥有自身的教学理念,应天书院“天下同文”“以天下为己任”、嵩阳书院“学以致用”“齐家平天下”、岳麓书院“学达性天”“实事求是”、白鹿洞书院“生生之德”“天人合一”,这些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重践履、务实行的优良学风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精神,如流水淙淙,淌过静谧的书院,在耳畔不断地回响着。虽然书院被废至今已有百年时间,但百年来,书院似乎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文化记忆。虽然古时莘莘学子青灯黄卷不知眠的苦读画面已渐行渐远,但我们仍能于书香漫溢处重拾褪色的书院记忆,于厚重底蕴下触摸坚实的传统文化脊梁。余秋雨先生曾给书院的实际意义作出这样的评价:“书院的出现实在是一批高智商的文化构想者反复思考、精心设计的成果,它既保持了一种清风朗朗的文化理想,又大体符合中国国情,上可摩天,下可接地,与历史上大量不切实际的文化空想和终于流于世俗的短期行为都不一样,实在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创举。”

1.jpg
陈溇塘桥,五湖书院旧址就在桥畔(思苇 摄)
        湖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来崇文重教,科举制度实施以来,湖州共收获状元榜眼探花23人,进士1416人,充分彰显了“湖学”强大的影响力。景祐元年(1034),湖州从普通州升格为军事州,昭庆军节度被放在了湖州,军权、政权、经济权多权一身。之所以给予湖州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后来被称作“庆历党人”的这些人,开始以苏州、湖州、杭州三州为核心,小范围地做新政前的改革试点,请来了62岁的慎镛,“以礼部郎中、秘阁校理,知湖州军州事”。范仲淹请当世大儒胡瑗在苏州开始试点设学授课,并让其子范纯佑拜其为师。范仲淹等人逐渐摸清了为国举才的路径。总结一句话,要开办正经的“学校”、要有成规模的“教材”、要形成教育“制度”。这在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质的飞跃。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是察举和九品中正,往往被大家氏族垄断;隋唐之后的中国,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仍然是以书为主,人才的多样性很差,胡瑗先生在多地试点教学之后,在实践中形成了“明体达用”之学,“达用”才是根本。庆历元年(1041),湖州最高行政长官滕子京亲自请来胡瑗先生,在湖州设立了安定书院,并且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此言一出天下士子开始纷纷启程赶往湖州,一时之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安定书院先后培养了范仲淹的长子范纯佑、次子范纯仁和孙觉、滕元发,这些后来的国之栋梁、柱石,都在十几二十岁的年纪齐聚湖州、苏州,最后大家一起用成绩构建起了闻名天下的“湖学”,最终影响了北宋的国家教育体制“太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湖士”。苏东坡曾在诗中写道“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宋朝的安定书院,让湖州乃至全天下都意识到了“教化之本在学校”的重要性。

1.jpg
义皋陈溇古水利地图,选自清代《浙西水利考》(思苇 摄)
        后世的湖州历代兴修书院、读书堂,这些教学机构与私塾不同,私塾是为某一大家氏族服务,学校是尽揽人才士子,真正的因材施教。东林镇东林山,宋代时期,状元郎何栗、尚书倪思、鲁国公孟珙就隐居在此处,他们吸纳和招募青年才俊,亲自教授学问,东林从宋开始就是教育昌盛的高地。东林山“回仙观”其实是最早的“冰玉堂读书处”。明朝万历开始到清朝康熙年间,在东林山南麓的冰玉堂读书处,当地有一个著名的大家族叫做“官河陈氏”,陈氏家族举家财力支持读书育才,修建了“冰玉堂”。明清两代,在此读书者中举人44人,进士28人,会元1人,探花1人,榜眼2人,状元2人,康熙三年,状元是吴兴人严我斯;康熙九年,状元是德清人蔡启僔,榜眼是菱湖人孙在丰,他们都是湖州人,证明湖州地区的文教昌盛已经登峰造极。尤为令人惊奇的是,蔡启僔中状元的十二年后,他的侄子蔡升元再次中状元,又过了75年,蔡氏的子孙蔡以台再次高中状元,从此就有了湖州蔡氏一门三状元的教育奇观。

1.jpg
       虽然湖州的文教昌盛,湖学蔚然成风,但离郡治不到30里的临近太湖的三十六溇地区却一直没有建立过学校。溇港要有溇港人自己的书院!当时创建书院的发起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徐有珂。徐有珂出生在东阁兜,这个村位于陆家漾西侧,古代曾有官位朝廷阁老的人居住,因此名曰东阁兜。晚清以来,东阁兜是织里镇著名的村,徐氏为东阁兜村的著姓大户,历史上出过几位较有名气的人物。徐有珂字韵霅,号小豁,清同治六年乡试中举人,因孝事母亲而拒绝仕途。从小生长在溇港边上的徐有珂,为治理太湖水患付出了诸多心血,与退休官员吴云创议重浚溇港章程六条,并上书请得圣旨。他还与地方官员及乡绅共同督浚三十六溇,造福乡土。徐有珂的徐氏家族当时在湖州(归安两平桥)已经深耕了1800多年,明朝时迁居织里,是织里古老的家族,家族的祖先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子,因为世代居住在东阁兜,所以被称作东阁徐氏。

1.jpg
《创建五湖书院碑记》篆体碑额(思苇 摄)
        这个古老的徐氏家族,仅仅在清朝时期,就在文化科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徐凤衔硃卷》统计:东阁兜徐氏有文进士1人,武进士1人,举人3人,贡生6人,国学生、太学生20人;庠(廪)生20人,从九品4人,乡饮大宾1人,职官11人,封赠男子2人。徐德元、徐林春祖孙登科第,爷爷是举人,孙子是进士;徐有珂、徐凤衔父子都中了举人。但是这样的渊源深厚的大家族却一直以来有一个痛点,就是“求学甚远”。拿徐有珂父子来说,徐有珂的儿子徐凤衔,在中举之前,一直在苏州的紫阳书院和正谊书院以及织里家学私塾之间来回奔波,很是辛苦,徐凤衔是光绪二年(1876)丙子中的举人,在儿子中举前的6年,徐有珂做了一件事就是上书给时任苏州知府的吴云(湖州归安人),想要借助紫阳书院和正谊书院的师资和帮助在织里溇港地区造一座书院。

1.jpg
太湖日出满空霞色红於锦(思苇 摄)
        当时的太湖两岸,溇港年久失修,水患侵田,侵塘时时不断,徐有珂曾写信给时任苏州知府的吴云,提出重浚三十六溇港,恰巧在太湖疏浚的问题上吴云一直以来都很苦恼,治理水利需要大量财力,但是包括湖州、苏州在内的环太湖地区地方政府筹措经费都出现了困难。东阁兜徐氏家族在多年的经营之下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织里地区有一句民谚“徐十房的银子,省心堂的牌子”。同治九年(1870),徐有珂写信给曾任苏州知府的吴云,讲了与陈根培、张尧淦等商议设想在三十六溇地区建立书院的事,并表示徐家这次愿意拿出资产与政府一道疏浚太湖,吴云大为欣喜,上报朝廷后也得到了浙江巡抚、湖州府支持。溇港的疏浚和书院的建造是同步进行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即便徐氏家族会拿出很大一笔经费,但是地方政府也需要投入,所以在接纳了徐有珂的提议后,苏州知府吴云便与湖州知府宗源翰商议建立书院的事情。吴云首先表态“带头捐白金若干”,宗源翰大为感动马上批准创建,不但捐上自己的部分俸禄,还确立了湖州府丝捐善后款项下分成拨付给郡县各书院,“此书院每年划拨湖州六分之一教育经费,连拨3年”的政策,居住在太湖边的有义之士也纷纷解囊捐资,办学经费初步得到落实。

1.jpg
《创建五湖书院碑记》(思苇 摄)
       在这种情势下,同治九年(1870),由徐有珂、陈根培、吴宝征、张尧淦等集资,经湖州知府宗源瀚批准创建五湖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五湖书院建造完成,成为织里镇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书院。书院取名叫五湖书院,取自太湖别名“五湖”。书院坐落于织里镇太湖边伍浦村的陈溇,原为陈溇吴江峰太守的故宅。前为大门,由大门进去即为仪门,仪门内为大厅。由堂道进去为讲堂,讲堂的门额为“崇礼敦本”。讲堂后面有楼,是休息的地方。《创建五湖书院碑记》记述了整个件事,由吴云撰文并书,徐凤衔篆额。此碑长期保存在织里利济禅寺,现保存在义皋村范家大厅。“范家大厅”,坐落在义皋溇的东侧,建筑坐北朝南,由砖雕仪门、天井、大厅和两进楼屋组成。“范家大厅”大厅面阔三间,通进深13.80米,通面宽12.20米,面积168.36平方米。现有建筑物共3进:第一进为平厅,面宽3见,梁架结构为抬梁式,雕梁画栋,步梁、月梁、雀替等构建亦雕有精湛的花卉、瑞兽,其大柱都用金漆,可见当年制作极其讲究。平厅前有砖雕门楼,前额是“永思脩慎”,后额是“型仁讲让”,而且还刻有仙鹤等吉祥物。第二进、第三进都是楼厅,楼厅间原有厢房相连。民国年间曾在此设小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书院内开办夜校,后来全部拆除,材料用于建造机埠等,书院遗址现为一片桑园。

1.jpg
伍浦溇古水利地图,选自清代《浙西水利考》
     五湖书院的创办改变了太湖溇区无正规学校的历史。在教育科目的设置上,当时的溇港人费了很多心思。首先,是“湖学”的传承。效法“湖学”的经义、治事二斋,五湖书院聘徐有珂任主讲,分时艺、经学两斋,逢夏历每月初一、十五给学生授课,其余时光有专门聘请的先生授课。因为是太湖溇港的第一所书院,在“制艺”外,除了兼授经、史,还专门开设了农田水利课,这一点极其重要,这为溇港地区再往后的日子里输送了大量的水利专科人才,后来太湖撩浅军的驻地因此转移到陈溇。五湖书院因为创立在中国古今交替的年代,所以在学制上还做了很多现代化的尝试 ,不但制订了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办法、学生津贴高低的分发标准,每个月还会安排旬查月试的检查办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教学考试制度已经开始与现代教育考试制度并轨。教学之余,徐有珂还辅佐知府宗源瀚修纂同治《湖州府志》,负责《舆地》《经政》等编纂,他个人著述颇丰,有以方志体例记述太湖南岸历史的《湖阴汗简》二卷,已为国内存量极少的善本图书,《小不奇山房集》等著述流传于后世。
1.jpg

溇港古桥陈溇塘桥(思苇 摄)
      五湖书院建立之后,给太湖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仅东阁兜徐氏家族来说,既有行医、开药房、开米店,其中江南米商群体在湖州极为重要,湖州的潘公桥和米行街一带除了汇沮潘氏家族,有很多大米行都是来自溇港,尤其是陈溇和东阁兜的商人,这些商人还在杭州拱墅区——拱宸桥到湖墅一带购置房产店铺,将湖州米在杭州直销,所谓“湖墅”就是湖州市的意思,拱墅区的名字来源就与溇港商人有关。再比如在清光绪年间,东阁兜有间著名的泰山堂药房,著有《徐氏医案》传世。共312只方剂,医案编辑严谨,采用按病种或分部位论著方法。徐氏后人徐建中任织里镇卫生院院长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外科。现在织里还在坐诊,九十多岁的名中医“毛先生”,其实姓徐,小名“阿毛”。2020年西泠印社春拍中有吴昌硕为书院刻的“五湖书院藏书”印章,是在五湖书院创立十四年后刻制的,边款刻有“丁亥三月,仓石”的字样,可见五湖书院在当时的藏书实力和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