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事杂谈
›
汽车天地
›
帖子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守“湖”新春丨所幸遇见你!
[ 汽车天地 ]
福特退出中国,进入倒计时!
[ 理财 ]
从打火机到盾构机,中国为什么硬气?
[ 汽车天地 ]
理想“色情图”再被传播
[ 理财 ]
机器人马拉松冠军诞生,谁是背后的股东?
[ 学习教育 ]
关注!这个疫苗4针变5针,居然还有人不知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721
|
回复:
0
[购车优惠]
价格战后无赢家:有车企降价次月销量跌六成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0098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0-16 14:42:28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翟芳雪 李皙寅
编辑|李皙寅
为了冲击“金九银十”,新一轮价格战在9月初又打响了。特斯拉发令枪下,单车降价幅度超10万元,合资、新势力品牌集体跟进……
开年至今,战火持续至今,势头不减,中国车企还好吗,还顶得住吗?
2023年3月,湖北东风神龙旗下的雪铁龙通过大额降价,打响了行业性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两月,各家友商摒不牢开始加入;6月至7月,伴随新车密集上市交付,由于新车短期的供应紧张,乍看下业内价格战的态势稍缓和;没承想,8月价格战卷土重来,多家车企通过官降、新车优惠、终端让利等不同形式加入降价大军,不少新车在公开定价时,就把“价格”打了下来;9月价格战更加猛烈,规模更大,降幅也更大。
这场旷日持久的汽车价格战真的有赢家吗?短期来看,以价换量能够帮助各家车企清理库存,但长期来看,价格战的更容易挫伤企业品牌、提前透支消费者需求、营造持币观望的预期,对汽车行业整体来说,消费环境会更为艰难。
当然,这里面也有少量“异类”,比如像此前大量囤积燃油车库存的传统车企,提前“止损”;也有难以复制的成本杀手特斯拉,别的新能源车企一直赔本赚吆喝,它却总有盈利的安全垫……
总的来说,2023汽车价格战的伊始是燃油车的生存危机,只是后来连潜力股新能源车企都被卷入了降价潮,在市场意志前车企多的是身不由己。价格战跑得起来量,才能带动营收和关注;跑不起来量,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面对当前的困境,营销和创新才是破局突围的出路。
01价格混战,有赢家吗?
枪响之后罕有赢家。
今年3月,湖北武汉的东风系车型推出大幅购车补贴,涉及7个品牌58款车型,补贴力度从5000元-9万元不等,其中东风雪铁龙C6的降幅甚至高达9万元。从公开的补贴信息可见,湖北东风系汽车各品牌的优惠均来自“政企”联合补贴。
随后,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等多个传统燃油车品牌相继推出优惠,新能源车也加入这场混战,一场全国范围的汽车价格战正式拉开帷幕。
前所未有的购车补贴确实激起了消费市场的反应,这样的“兴奋剂”药效能持续多久?数据表明,“以价换量”的做法只能起短效作用,想要以此盘活长期销量注定是一场迷梦。
财经汽车研究中心选取了三家参与价格战的典型车企,即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与一汽奥迪进行分析。万得数据显示,这三家车企的在2023上半年3月和4月的月销量走势十分相似,3月销量升至顶峰,4月销量跌幅最大。尤其是广汽本田,4月销量环比下降63.7%,不到前一个月的三分之一。
率先打响价格战的神龙汽车如何呢?数据显示,今年1-5月,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为36560辆,同比下滑23.58%,每月销量分别为5265辆、5425辆、10100辆、7766辆、8004辆,除3月销量破万辆之外其余单月销量仍在数千辆左右徘徊。不过,这一成绩在同类车型中已显得颇为靓眼,分析看来,或许是一方面价格降得足够到位,叠加大量媒体关注的曝光效应,推高了关注热度和流量,超额转化为消费者。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销量提振效果短暂,到了4月销量就暴跌?这正是价格战带来的副作用。短暂的刺激确实在3月提升了部分车企的销量,但整体消费市场的疲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另外,价格大跳水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反而导致4月销量断崖式下跌。
许多新能源车企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价格战的漩涡。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上汽大众、特斯拉、奇瑞、长城、蔚来、理想、零跑、哪吒、极氪等十余家汽车厂商通过官方直降、限时优惠、限时补贴、下调新上市车型售价等方式加入汽车降价行列。
其中,作为引发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导火索,特斯拉在去年就开始走降价路线。2022年10月以来,国产Model 3和Model Y售价多次下调。今年1月6日,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的起售价分别降至22.99万元和25.99万元,创下了两款车型实现国产以来的历史最低价。
9月1日,特斯拉还祭出降价大招,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下调售价,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20%左右。在这期间,特斯拉多次下调汽车售价,用降价对造车新势力步步紧逼。这样的策略有用吗?
从销量来看,挺有用的。特斯拉第二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46.61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5.47万辆相比增长83%,上一季度为42.29万辆。从财务来看,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汽车业务的营收为212.6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6.02亿美元相比增长46%,而上一季度为199.63亿美元。
不过,就在三季报财报即将公布的前夜,由于担忧特斯拉持续以价换量,多家证券评级机构分析师开始拉低盈利预期,特斯拉市值受累。更不用提,特斯拉是难以复制的成本杀手……
财经汽车研究中心统合了部分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广汽埃安)上半年的在华月销量数据,发现在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中,尽管各个车企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直接参与到价格战中的比亚迪仍然持续领跑。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为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财报显示,上半年比亚迪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幅为204.68%;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67%,较去年同期提升4.36个百分点。在众多车企在3月收割价格战成果时,比亚迪以207080辆的月销量近乎三倍于特斯拉。
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似乎并没有给有些企业带来想象中的收益。特斯拉、蔚来和小鹏上半年毛利率下落幅度较大,Q1、Q2均同比下降10%左右。尤其是小鹏汽车,Q2毛利率同比下降14.8%。
研报指出,2023年Q1在销量普遍承压和折扣较多的基础上,各车企毛利率普遍承压;Q2毛利率环比表现分化。理想、广汽、比亚迪、长城等车企毛利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是销量规模效应显著和产品结构改善;小鹏、长安等车企毛利率环比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终端折扣放大。
由此可见,价格战跑得起来量,才能带动营收和关注;跑不起来量,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02降价实属身不由己?
“没有一家企业愿意通过价格战来赢得市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营销党委书记、东风雪铁龙品牌总经理李旸在4月的上海车展中坦言。
这场价格战的伊始是燃油车的生存危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略有增长至2686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680万台。也就是说,针对燃油车的销量,相比于2018年巅峰时期的2810万台,已经下滑到1997万台。
新能源汽车挤占市场,再加上低欲望的消费大环境,使传统燃油车企的经营处境雪上加霜。绿地汽车董事长陆鸿文曾对财经汽车研究中心表示:“问题的核心是产能过剩,任何市场都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现在总体经济形势是这样的状况,要汽车一枝独秀,凭什么?”
价格和盈利的压力,新能源车企也在同样承受。特斯拉不断降价步步紧逼,燃油车早已打响价格战挤兑市场。大家都在降价,你不降价就会在消费者眼中失去吸引力。你降一尺,对方降一丈,结果就是所有参与价格战的企业利润都在下降。终端价格便宜了以后,整个链条里面都在亏损,亏损的后果就是丧失消费能力。要拉动内需消费,源头是要有就业机会用于工资性收入。
事实上,大多数企业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身不由己。
7月6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曾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共称“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几天后,中汽协发表声明称,承诺书中存在表意不当,因此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早在4月,蔚来就曾公开表示过反对价格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肯定不参与价格战,我们的毛利已经很低了,参加不了。”李斌一直表示特斯拉降价是恶意竞争,扰乱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只是这样的决心终究还是没有抵过行业浪潮。6月蔚来汽车宣布,自2023年6月12日起,全系新车起售价格将下调3万元。9月,蔚来汽车宣布,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支付定金购买蔚来新车的用户,提车后可获赠万元购车礼包,同时还推出了“0首付”购车方案、置换优惠等政策。
对于价格战,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剖析道:“‘价格战’能不能带来销量不一定,但一定能打击对手。如果‘价格战’还不用真枪实弹,而是用的空包弹,那效果就更好了。”
价格战背后实际是资金战。表面上是价格的竞争,实际上是手握现金多少的竞争,简单而言就是,看谁“烧钱”能够“烧”得更久。尽管有利于消费者,但对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好事情。
这样看来,价格战已经被有的企业玩成了“以大欺小”的消耗战,然而这样的策略只会加重整个行业的内耗。想要解决汽车行业真正的困境,必然要向外突破。
News review
《财经》汽车研究中心评:
价格战无赢家,价值战是出路
最早杀入价格战场的,大多是传统车企的燃油车型,背后的真正逻辑是为了出清库存,但这把火不断扩圈,烧到了竞争本就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就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除却特斯拉,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大多仍处于赔钱赚吆喝的阶段,这时候加入价格战,就如同困在海面上希望等待救援时,渴得不行了,不得不喝海水。
岚图CEO卢放曾对财经汽车研究中心表示:“降价潮是市场行为,我们无法干涉,但确实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伤害。面对当前的困难,我们应该用创新另辟蹊径,开辟新赛道,走一条新的路。”
并非无解,其实还是老办法,内提品质,外提品牌,找准布局研发关键技术——那种能解决消费者痛点、痒点的真正新技术;同时,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对于国产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来说,加剧的市场格局,让传统合资也被迫下场竞争,给了自己贴身肉搏的机会……
在吉利汽车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则告诉财经汽车研究中心,比起价格战,更应该去打质量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
换句话说,价格战是一种人盯人的战术,提高品质擦亮品牌,则是一场换战场的战略。风物长宜放眼量,当中国智造的汽车坐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两大法宝之时,完全可以出海去找寻更广阔的天地,参与更大的市场。
责编:赵成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007A091S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广告位
Empty Ads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