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6|回复: 0

生孩子的人少了,以后还用「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4 11:05:2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犀利君~
去年听新闻说,印度的全国人口超过14亿人,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仔细查了一下,原来只是联合国的预测数字,印度方面并没有公布实际数据。


今年1月,我国公布了最新人口数据,140,967万人:






这意味着,2023年印度全国人口如能达到14.1亿人,那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了。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2022年起我国人口规模已进入「负增长」,这是从1960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有些朋友会担心,人口负增长还能不能扭转?以后的中国人口会不会越来越少?


也有人觉得,以前人口太多导致竞争太激烈,人少点了是不是就会轻松些,工作机会变得更多,收入也更高一些呢?


先声明一下,人口问题是个很宏大的话题,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就挑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重点聊聊吧。
01

首先,一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出生率,另一方面是死亡率。



只要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就是正增长,反之,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就是人口负增长。


从1970年代起,我国的死亡率(黄线)基本稳定在7‰上下,出生率(红线)则是大幅波动:






上世纪80年代还在20‰附近,之后就一路下滑,到2015年时还维持在10‰以上,但短短几年后,出生率已经比死亡率还要低了。


所以,「人口负增长」主要还是出生率太低的缘故,是什么导致生育率大幅下降呢?


归纳起来有两条主因:


一条是人口政策。


从1982年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到2016年放开全面二胎,这34年有效控制了总人口的过快增长,也导致育龄女性人口的减少;


另一条是养育成本高,导致人们生育意愿降低。


特别是住房、教育等相关育儿成本的上升,造成年轻人的生育积极性不如上一代,也加重了青年人口晚婚晚育甚至不生育的倾向。


而人口的增长趋势一旦由正转负,就很难逆转了。


国际上有个通行的指标叫「总和生育率」——每对夫妇平均生育2.1个孩子,才能使得上下两代人之间人数相等。


2.1是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及格线」,1.5左右则是「警戒线」。


1992年起,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就低于2.1,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28,跌破警戒线。


目前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于日本、新加坡,只比韩国要高一些:






如果「总和生育率」持续保持低位,总人口减少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也不是想象中那样的断崖式下跌。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35年预计我国总人口仍在14亿以上,2050年高于13亿,在2078年末左右跌破10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仍然会是世界人口大国,这点还是没有太大疑问的。
02

如果说,人口负增长对人口总量的影响还「远在天边」,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就「近在眼前」了。


有一个词叫「人口红利」,指的就是人口结构的年龄优势。


过去这些年,我国依靠「人口红利」获得了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便宜又年轻的劳动力人口,支撑起了中国制造业的腾飞。


有的专家认为,别看「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但它其实是「人口负债」,未来终究是要偿还的:


以前的人口红利越多,事后需要偿还的负债就越重。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


可见「人口红利」并不是免费的午餐,随着大量劳动人口的老去,老龄人口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人口负担。


老年人需要社会的赡养,而赡养他们的劳动人口又没过去那么多了,这让年轻人难免觉得「压力山大」。


衡量「人口红利」也有个核心指标,叫「总抚养比」——


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
*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15到64岁人口。


举个例子,假设一家有三口,爸爸、妈妈和未成年孩子,总抚养比就是1个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除以2个劳动年龄人口,等于50%。


对全社会来说,总抚养比低于50%,意味着适龄劳动人口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负担不大,此时享受着「人口红利」;


总抚养比高于50%,则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了。


从1994年起,中国的总抚养比从50%附近一路下降,2010年达到最低的35%左右:






此后曲线开始掉头向上,2022年我国的总抚养比是46.6%,距离50%已经很近了。


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预测,中国在2025年前会超过50%,有些国内专家估计会在2030年左右超过。


不论如何,掰着指头算,「人口红利」确实也没剩几年了。


而在「人口红利」完全消失前,经济齿轮也逐渐开始卡顿,没以前转得快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
03

早在1954年,英国的发展经济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一个经典假说:



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结构」——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而逐步减少;


当剩余劳动力被消耗完,工业部门继续扩张,人力成本就会不断上升。


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基本也遵循着这个模式。


中国自古都是农业社会,我们的农村人口很多,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劳动人口大批流入城市,出现了「民工潮」,他们在工厂打工,拿的工资比种地更高,也能创造出更多价值;


企业有了廉价劳动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整个社会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直到有一天,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短缺,企业再增加对工人的需求,就要开始大幅涨工资了,这个现象的出现被命名为「刘易斯拐点」。


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在什么时候出现?大致是在2012年前后:







2011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15-59岁)达到9.41亿人高峰,此后持续下降,到2021年为8.75亿人。


一旦劳动力开始短缺,企业的人力成本会持续上升,进而拖累经济增长步伐,卡住经济齿轮的转速。


破局之道,唯有切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继续维持高增速。
04

事实上,我国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两年在尝试把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为高新技术产业。


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得到政府重点支持;


成立科创板、北交所帮助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都是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效率,实现劳动力生产水平提升。


由于整个切换过程需要时间,现在我们仍处于过渡期,一旦经济稍有波动,有些人就会动摇,想能不能走回老路。


过去经济遭遇低迷,会通过大力刺激房地产来提振内需,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对于房产的刚性需求下降是必然趋势,刺激房地产市场只能管一时,不能管一世。


在不依靠「房地产救市」的背景下,如何做强做大国有企业,让优质国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或许也是未来的一个新方向。


摸清了这个思路,我们就能理解高层为何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以及近两年「中特估」一类的国央企股票为啥涨得那么好了。


走老路恐怕是行不通了,国家要走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个人也是如此。


有些人觉得,随着劳动力减少,工人的工资都比过去高了,哪怕进厂拧螺丝的收入也不差,学历是不是就没那么大意义了?


但有没有想过,人工智能当下发展得如此迅速,一方面很多行业的基础性工作迟早会被机器人取代,另一方面,过去没有的新岗位会被创造出来。


新岗位的专业门槛更高,对于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失业了很难找到新工作,随着年龄增加,纯体力工作也有干不动的一天。


不论如何,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来仍有助于个人就业机会的增加。


相信随着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人口红利」驱动,成功转型为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晚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23A09R1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