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所有织里人,这份国庆假期安全提
节前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治安与共富
师傅,不好了!“二师兄”掉在高速
[ 理财 ]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资产
[ 理财 ]
出口退税下调,传递什么信号?
[ 理财 ]
未富先老的上海,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 房产资讯 ]
买房“免息垫首付”暴雷:深莞10余个楼盘
[ 汽车天地 ]
新势力11月第附近销量榜:问界再败给零跑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515
|
回复:
0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住校?心理学家的话,父母听一听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11598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2-2 08:51:05
|
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坐地铁的时候,遇到邻座一对母女在做市区游玩攻略。我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们不是本地人吗?
妈妈告诉我说,女儿在这边上学,她和爸爸在外地老家工作。
哦,孩子是爷爷奶奶在这边带是吧?
妈妈笑了笑,爷爷奶奶早过世了,孩子一个人在这边上学。
看我张大嘴一脸惊讶的样子,妈妈又说了一句话,直接震惊了我:“孩子4岁上幼儿园就在这边寄宿了,一个人。”
看着眼前这个7岁左右的女孩,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也许她和她妈妈都没有意识到,她们面临的,是怎样的挑战。
一:小鸭子和鸭妈妈
以前上生物课的时候,布谷妈学到一个
“印刻现象”
。
就是刚出生的小鸭子,会把鸭妈妈当成印刻对象,追着鸭妈妈跑。
但当鸭妈妈不在跟前时,它就会自动把身边最近的、能移动的物体,比如小狗、鸡妈妈,当成了印刻对象,并且一直追随。
其实在人类幼崽身上,也有这种印刻现象,只不过,它叫另一个词——依恋。
小婴儿从认生期开始,就会天然地依恋妈妈。等会走了,更是像个小尾巴一样,“妈妈妈妈”跟在身后转悠。
即便长大去上学,回来第一件事也是:“我妈呢?”
依恋,就像一根隐形的脐带一样,连着孩子和父母一方。而父母,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脐带”,给孩子指导,帮他明确人生路上的方向。
一旦失去了这样的依恋,孩子就会迷茫、恐慌,并且急切地需要从其他物体上寻找方向。
这就像失去鸭妈妈的小鸭子,当找不到妈妈可以依恋的时候,他就需要寻找另一个依恋对象。
孩子离开家寄宿到学校,他可能一周都见不到父母一次,但依恋需求又使他迫切地想要寻找引导、依赖。
而老师又只有那么几个,而且老师们大多只负责生活和学业,这么多孩子,情感上的深入交流肯定顾不过来。
于是,孩子只好转移目标,把依恋对象放在了——同伴身上。
你会问,孩子们相互依赖不是挺好吗?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
是的,孩子与同伴们交流,是他成长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孩子进入社交的前提,是与父母先建立了安全的、稳固的依恋关系。
一旦与父母的依恋,被同伴依恋代替,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同伴导向”现象。
什么是同伴导向?
就是本该父母对孩子的教导、责任、指引,被另一群小孩取代了。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的孩子,不再从你这接受庇护和教育,而是接受另一群孩子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
为什么有些孩子很容易被人教唆、蛊惑?有些孩子很容易被同伴“带坏”?
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他在家里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牢固,慢慢发展出了“同伴导向”,接受了同伴的价值观和引导,从而走了弯路。
其实这对父母来说,还不算最大的危害,挑战还在后头。
二:欺凌
布谷妈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幼儿园》,讲述的是一群寄宿孩子。哪怕只有5、6岁,这群孩子,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江湖”。
大家坐在一起,小女孩明明什么也没做,但只因为没被看顺眼,她就被一个强势的男孩指着鼻子骂:“莫挨着我坐,听到没有?”随即,她遭到了全桌人的排挤和围攻。
还有位男孩,仗着力气大,只因自己脾气不好,一连揍了3、4个孩子,甚至还把一个孩子的鼻子揍出了血。
同伴导向,如果充当引导作用的那个孩子,成熟、有责任心,愿意爱与接纳其他孩子,那他确实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同伴。
但如果,这个孩子本身戾气重、爱挑衅、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需要的,就只是“听话”的跟班,并且容易欺凌其他孩子。
这种欺凌包括孤立、言语羞辱、排挤、奚落等等。而孩子又是在别人的话语中来认识自己。不管哪种欺凌,都容易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
我一位朋友,他初中就是寄宿。现在逢人就劝:“能让孩子走读就走读吧,实在是要高考迫不得已了,再考虑寄宿的事情。”
住校几年,他见识了孩子群体中的抱团、怂恿、欺辱、学坏等等。
而且,在失去了父母强有力的依恋关系后,同伴,就成了孩子唯一可以追随的群体。
可是,没有大人的管教,孩子间的交流又有什么体贴和文明可言?
疏远、蔑视、打击、抛弃,这些肆无忌惮的语言,每天都冲击着孩子的内心,使他孤立无援。
三:回归父母导向
除了欺凌,还有一点会让父母头痛的是,孩子离父母越远,越不受管教。
这是因为,依恋关系的弱化,使得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排序下降。一旦孩子认为父母没那么重要,那么,他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
既然都没有了敬畏和尊重,为什么还要听父母的话呢?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不但不跟你亲,还格外叛逆。你说什么,他基本不听,多说几句,他干脆把门一关,连面都懒得见。
你想跟孩子说话,要么就得提高嗓门,要么就跟复读机一样,重复一遍又一遍。
温尼科特曾说:“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便不会产生。”
这“有利的关系”,便是指父母与孩子建立爱与接纳的依恋关系。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有保护他的欲望;他遇到困难了,我们有为他解决难题的能力;他想要依靠我们了,我们有给他支持的动力;他有情绪了,我们有爱与接纳他的胸怀。
这一切,孩子住校在同伴老师那得不到,在家里却可以实现。
而如果孩子从小就去寄宿,他就只能依靠同伴给予爱和力量。
可同伴都还是孩子,又能给他多少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31A08VK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所有织里人,这份国庆假期安全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