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11 04:17:1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小学寄宿生问题引发关注。初高中寄宿不稀奇,因为入学初一(七年级)时已年满十二周岁,一般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心智在向成年人过渡,对父母也没有那么依赖。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心理上还比较依恋父母、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较差,此时与父母或家人分离,让人心生怜悯。
小学寄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农村小学寄宿生的概念。城市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内孩子也多,小学分布密度也高,家长会让孩子就近入学,一般选择自有住房附近的学校;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了租房入户政策,那家长租房孩子也能就近入学。就近入学的好处是,学校离家很近的话,小学低年级孩子还需要家长接送,上了高年级就可以自己回来了。
近日,光明网刊发了报道《谁在照护900多万个农村小学寄宿生?》,这900多万的数据来源是:据教育部官网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当时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为什么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绝对数字这么高、相对比例也不低?
主要原因是生育率降低和城市化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进城,在城里工作与生活,一部分父母带上了孩子在城里读书,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净流出会导致农村孩子净流出。这两个因素导致在农村的孩子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农村学校大量撤并消失。从2001年到2020年,“撤点并校”实施以来,全国的小学校数从491273所减少到162601所。这20年间,小学数量缩减了三分之二,缩减的主要是乡村小学。
相对于城市,农村小学的规模普遍要小一些,即同一个年级班级更少。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的学校是“边际学校”。当周边的同龄孩子不足以填满一个班时,这学校的命运往往是被撤并,所以撤点并校首先消失的是“边际学校”。
在人口比较稠密的沿海农村地区,大量农村小学被撤并,往往只剩下乡镇中心小学。在中西部农村,也是多个村才有一个小学。上述报道中提及的一所广西山区小学,是“周边唯一的完全小学,距离邻近乡镇有十公里,学生来自附近20多个屯”。
在农村的孩子大幅度减少,一意味着孩子的分布变得更稀疏,二导致乡村小学大撤并,这势必导致孩子的平均通勤距离与时间的大幅度增加。若学校离家比较远,家长有三个办法来应对:一是孩子上学放学,家长每天接送,这需要一位全职家长负责;二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这既需要一位全职家长,还需要钱;三是让孩子寄宿,这需要钱。对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如果祖父母辈年老体衰、精力不济的话,那就只有寄宿一途。
这就是农村小学寄宿制的发生机理。
2018年国办《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又规定: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
文件规定1-3年级“原则上”不寄宿,4年级及以上可适当寄宿,还是给低于4年级的小学生寄宿留下了一定空间,所以不乏有3年级学生寄宿的,以满足某些家长的实际需求。
上述光明网报道:高校老师董世华,从2014年开始,带领课题组先后去到贵州、广西、湖北、山西、甘肃、四川6省(区)的16县34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田野调查,他发现,在低龄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宿舍通常住着10多个学生,而“(文件规定)住校标准是6个人一个宿舍,但实际上能达到8个人就已经不错了”。他还见到一些学校的宿舍由教室改装而成,“放很多床在里面,实际上是变相的大通铺”。
这些变通,说到底是因为这些农村孩子的家长支付能力较弱,要价钱便宜就只能降低居住标准。
坦率地讲,对于农村小学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寄宿生现象,也没有特别好的替代或解决办法。一个有效的部分解决方案是尽量减少留守儿童,具体而言是创造条件,让孩子随父母一起去外地生活,这样既免于亲子分离之苦,又能让孩子在父母工作的城市就近入学。
现在城市之间争夺人口日趋激烈,花样迭出,租房入户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留守儿童的家长可以好好考虑。当然,城市应该对外地户口孩子入学更友好,这就需要把教育经费拨付随人走、随孩子走落到实处,以提升城市放开外地户口孩子入学的积极性。
陈斌
责编 辛省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9A07EU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