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8|回复: 0

孩子最愿意听的5种批评,很多父母从来不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5 10:42:48|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有家长抱怨,孩子犯错之后,自己的批评根本不管用,孩子不仅不知悔改,而且还有越来越难管的倾向。
新闻上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批评,选择离家出走或伤害自己,大人们常常以为这是挫折教育出了问题,其实,父母的批评孩子接受不了,甚至还会招致孩子反感,很有可能是方法出了错。
批评,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而言,都是必须经历的事情,只有方法对了,你的批评,孩子才能听进去。
当孩子犯错后,他们希望听到的批评是什么样的呢?
01他希望你的批评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
在某期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个插曲: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上课画画,不好好听课而大声训斥女儿。
训斥的地点是正值饭点的餐厅,这位母亲全然不顾旁人的眼光对女儿一通教训:
“上课不好好学习,你说你丢不丢人啊,妈妈都觉得丢脸。”
“你画画不能当饭吃,如果是妈妈就不活了。”

女儿被妈妈骂得伤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如果这位妈妈懂得反转视角,把自己代入孩子,就会明白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有多绝望。
那种羞辱感,会停留在孩子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当过学生、当过员工,我们都知道被人当众指责的感受。
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变得很自卑,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
对孩子的赞美可以公开,批评却要私下里进行。批评最好的场合,就是孩子的房间,如果出门在外就把孩子拉到一边,低声沟通。
一对一的批评,在私密中孩子感受到了关怀,因为你给足了面子。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曾写道:“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他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
母亲从来不会当面斥责胡适,总是会等到晚上人静时,关起门来教育儿子,因为在她看来: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对胡适的人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一个在犯错之后胆战心惊的孩子,如果你懂得维护他的自尊,孩子未来对你是充满感激的。
02他希望你的批评也能夹着赞美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曾说:“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你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在刮胡子前,他要先给人涂一些肥皂水,有了肥皂水后,刮胡子就不疼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肥皂水效应”,放在教育中也适用。
批评孩子时,不一定每次都要用负面、刻薄的语言,也可以用一些肯定的话语。
先肯定某些方面的优点,再让他自找其他方面的问题,让孩子情感上感受到接纳,也让孩子顿悟今后努力的方向。
比如孩子写作业,写数学作业时还很工整,但因为着急看电视,后面把语文作业写得很潦草。
有的父母看到这样的作业,很容易就生气地说:“哎呀,你看你多马虎!”
其实,你只需要说:“我更喜欢你昨天写的数学作业,写得很整齐。”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只盯着他的错误和缺点,他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一直被大人看在眼里,孩子也能在父母这种“暗示”中反思自己。
下次你再检查他的作业,就会发现孩子写得更好。
通过这样的正面反馈,强化孩子这种好行为,慢慢地,孩子的好行为就会养成好习惯。
切忌使用过多的标签,比如粗心、马虎、吵闹、调皮,这种词语说多了,孩子很难自信发展。
无效的批评是伤害,正确的批评不会打击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
03 他希望你的批评声不那么刺耳
推特上有这样一则热帖:
“我的孩子滑倒了,把麦片撒满了地毯。我没有对她指手画脚,而是把她抱起来,换了她的衣服,然后让她帮我一起收拾烂摊子。
这期间,没有流眼泪,没有被羞耻,也没有大喊大叫。以前发生这种情况,我的父母会很生气地打我,并大喊大叫骂我。
我拒绝变成和他们一样。”
原本的亲子大战,就这样在大人冷静处理中平息。
批评孩子,我们一定要明确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打击孩子,也不是为了发泄父母的情绪,而是为了帮助孩子,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帮他找到改正错误的方向。
很多父母的批评完全是宣泄情绪,遇到孩子犯错就发脾气,每句话都带着对孩子的讽刺、挖苦和打击,好像吼得越大声,话越难听,批评越有效。
这种批评不仅情绪化,而且火药味很重,带着浓浓的攻击性,伤害孩子的自尊,对孩子认识、改正错误没有任何帮助。
孩子感受到不被喜欢的拒绝感,他的注意力几乎都在你的吼叫上,而不在错误上。
所以,教育孩子,有时候大人的反应越过激,效果可能就越差。
想要批评有效,尽量避免那些暴力的语言。
孩子能不能听进去你的教育,不在于你的话狠不狠、你的声音大不大,而在于你是否理性和坚定。
有时候,语言简洁更能直击孩子的内心。
所以如果你要批评孩子,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谈教育。走近孩子,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清楚地把要说的道理,尽可能简洁地说完。
批评孩子的声音越小,他越认真听,改正的效果越好,因为他感受到你的真诚。
04 他希望你的批评能为他指明改正的方向
孩子太容易犯错了。
但这不是一件坏事,孩子只有在不断地犯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很多事情。在教育时,我们的精力不应在惩罚他,而是放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上。
所以,批评的最后一步,是给孩子提出改正建议和希望,让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并付出行动。
付出的行动要让孩子自己去执行,父母可以陪伴左右。
比如:
把画画的颜料弄到地板上,就要自己收拾干净;
和小伙伴吵架了,告诉他重归于好的方法;打碎了奶奶的花瓶,如何存零花钱买新的……

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改正的路,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错在哪里,懂得如何补救,孩子的责任感就这样培养起来了。
只有这样,你的批评才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够在这样的批评声中学习到东西。
05他希望批评不会影响你对他的爱
经常看到一些妈妈批评孩子是用抛弃作为威胁:“你自己在这吧,我管不了你!”说罢,妈妈还真的扭头就走,剩下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边哭边追。
这种批评是一种情感上“暴力”,很伤孩子的心。
因为我们的态度里,拒绝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我们在拒绝孩子本身,让他们感觉自己遭到了冷落和忽视,在某一次犯错里,他们察觉到了深深的不爱。
当孩子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时,他们也会渐渐反感父母的教育。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本心是坏的,一定要懂得将孩子与问题分开。
一位朋友曾经说起他教育5岁双胞胎儿子的故事:
两个小孩趁他忙工作的功夫,在客厅捣乱,不仅大吵大闹,还把零食全部撒到地上,他发现之后,批评了孩子并让他们回房间思过10分钟。
时间到了,朋友再次进屋,孩子们主动承认了错误。
朋友给了孩子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背,他用行动告诉孩子:“虽然我批评了你的行为,可是我依然爱你。
最后,三个人回到客厅,一起把零食收拾干净。
批评孩子要有温度,孩子的心灵才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也许会偶尔抱怨父母的“冷漠”,内心深处却清楚父母深爱着他们。
批评之后,建议大家适当使用语言或者肢体的接触,给予孩子心理安慰,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不会因为批评受到伤害,反而会越来越亲密。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无论在外犯多大的错,不会惶惶不可终日,也不会对家长进行隐瞒,甚至撒谎,他们会选择与父母坦诚,商量对策,因为他知道:犯错,并不会改变父母对自己的爱。
这就给了孩子面对错误的勇气。






来源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作者|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统筹 | 周彩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5A00MD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