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17 21:17:10|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洁阳 |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今年回家调研时发现家乡有不少大龄青年其实自身的条件并不差,甚至很多还是大专、普本的学历,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却一直没有顺利成家立业。仅是和我同届的小学同学就有四五个大专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且大龄未婚,与之相比一些初中上完就进入社会的小学同学反而凭借着早早进入社会摸爬滚打成功买房娶妻生子。两相比较之下,村里人对这批农二代大学生的评价也逐渐从“学霸”变成了“没出息的人”,甚至发出了“读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为什么努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农二代大学生会走到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农二代大学生为何难以安家立业呢?没有读那么多书的农二代又为何能够顺利安家立业呢?接下来我们先通过案例简单了解他们的情况再尝试寻找背后的成因。
案例1:1994年的阿震今年30岁了,2013年阿震考取了省内一所专科院校,并选择了看起来相对好就业的机械专业。2017年阿震毕业,刚开始找的是对口工作,去郑州进厂当学徒,但不知道是不是带他的师傅过于严苛阿震干了没多久就辞职了。自那以后阿震就开始了创业历程,由于家里没人指路阿震的创业之路极为坎坷,这么多年下来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把父母给他攒的“老婆本”也亏进去了。阿震现在虽然也相亲,但没钱没势的他在本地婚恋市场上显然处于最底层,眼看着适龄的女孩子越来越少、婚姻成本越来越高,阿震找到合适伴侣的希望也越来越小了。
案例2:1995年的阿肖和阿震情况类似,不过阿肖当年选的文科专业,后面考取了省内一所二本院校。2018年本科毕业后阿肖原本打算考研,但备考两年都没有考上,考研失败后的阿肖决心去省会城市郑州找找工作,结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只能先找了一家私立的教培机构上着班。在相亲这件事上由于阿肖性格内向,所以也屡屡碰壁,与此同时由于阿肖平时在郑州工作,无法接触到家里的女孩子,而在郑州的婚恋市场上阿肖又处于劣势,在两个婚恋市场挤压下阿肖就这样剩了下来。
案例3:1996年的阿浩当年选的也是文科专业,读书期间阿浩是标准的学霸,高考那年也成功考取了省内的一本院校。2018年毕业后阿浩先是想着去大城市看看,选择了一家上海的公司上班,但由于无法扎根阿浩干了两年便选择回到家乡,回家之后阿浩辗转进入了一所私立初中教课,然后开始了轮番相亲。由于阿浩的家庭条件不好,所以还没有在县城买房,靠着阿浩自己的工资也难以支付现在的日益攀升的彩礼金。阿浩现在想着找找关系在下一次县城公立高中招教时进去,有了稳定的教职他在本地婚恋市场上也就更有优势了。
案例4:阿进与上面的阿肖、阿浩、阿震不同,他是90年出生,今年刚好34岁。阿进初中毕业就开始参加工作了,在各个行业摸爬滚打之后2015年开始进入本地的房地产行业工作。按照阿进的话说本地县城的房价刚好就在17-19年暴涨,那时候市场行情极好,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自己都不用求客户,这个客户不买自有下一个客户。阿进在那几年成功攒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并且凭着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捡漏买了房子。阿进虽然学历不高但是有房有钱,且社交能力极强,在几次相亲之后便成功交到了女朋友并顺利成家。阿进说自己择偶并没有那么看长相,最关键的就是踏实过日子。
案例5:1998年的浩天也是初中毕业,毕业之后他先是去了部队,从部队出来之后又去了新疆一个消防队。不过前年为了结婚浩天就把消防队的工作辞掉了,专心回家相亲。浩天虽是农村娃,但家庭条件还可以,父母在镇上开了刺绣作坊,每年的收入也有十几万。浩天表示自己回来之后家里人就开始疯狂给自己介绍相亲,由于家人的交际圈比较大,所以给他介绍的相亲对象也格外多,浩天在家里相了有40~50个女孩子,相亲基本都是自己买单。在一轮又一轮的相亲后浩天终于找到了适合的伴侣,两人年前已经订了婚,女方搬到了男方家里住。浩天的父母表示先成家后立业,结了婚他就稳重了,以后再让他慢慢接手家里的生意,也算子承父业了。
案例6:2000年的峰仔比浩天结婚的更早些,峰仔同样是初中毕业,毕业之后就在各个行当摸索,找的工作虽不算体面但也帮他结识了不少人脉,这些朋友都陆陆续续地给自己介绍着女生。而峰仔的父母早些年一直在县城摆小吃摊,看着县城不断上涨的房价峰仔的父母大前年果断入手了一套小产权房。随后峰仔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结识了自己妻子,并顺利结婚。现在24岁的峰仔已经是一名年轻的奶爸了,峰仔表示自从有了儿子之后他突然就成熟了,也更有工作动力了。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的阿震、阿肖、阿浩和初中毕业的阿进、浩天与峰仔之所以呈现出“命运”的差异,其背后既有家庭的原因、就业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的原因。即便是同为农二代,这六个人之间也存在着家境的差异,峰仔与浩天属于家庭资源禀赋较好的一类人,他们的父母可以帮他们积累相对丰富的结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相亲的人脉圈、房子车子彩礼金、工作的人脉圈等,在父母的支持下峰仔与浩天即便是学历不高但也能够在本地婚恋市场上葆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其余四人则属于一般的农二代,他们的父辈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与社会关系资本,一起都需要靠他们从头干起。
其次是就业环境的原因。的确相较于早进入社会的阿进而言,多读了几年书晚进入社会的阿震、阿肖与阿浩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阿进某种程度上属于吃到了行业红利的一波幸运儿,也因此能够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迎风口而起,积累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而阿震、阿肖与阿浩则不同,一来他们毕业时整体的就业环境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合适的就业岗位在逐渐减少,二来在“打工人与资本家”的话语引导下他们都更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挣钱,不愿意替别人挣钱,然而创业有风险,没有家底的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试错的空间。
除了就业环境的差异外,还存在着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的差异。对于阿震、阿肖与阿浩而言,其学业基本都是在省会城市完成的,找工作时第一选择自然也是省会城市或者一线城市,然而他们的学历与工资水平又不能帮助他们在大城市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让他们顺利扎根大城市,但退回小县城后他们又面临着社会关系的重建,长期在外求学读书的他们无疑已经不熟悉家乡的人情世故。因此如果选择外地就业,他们虽然有熟悉的同学朋友圈子但在工作和相亲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如果选择本地就业,他们则要花费时间成本重新嵌入在县域人际关系脉络中,并习得县域内的人情世故才行。
最后是个人的原因。或许是受了高度教育的原因,学历层次更高的阿震、阿肖、阿浩对于婚姻家庭的预期都更为现代,尽管他们在相亲,但他们期待的仍是通过相亲而进入到恋爱模式中,同时他们期待的婚姻必须以双方相爱为基础,婚后的生活需要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延续谈恋爱的状态,对于子代的养育设想也表现出精细化养育的倾向。这种现代的婚姻家庭预期并非不对,而是有些理想化,倘若要将他们的婚姻家庭预期落地还需要他们奋斗很多年,然而这就可能导致他们错过自己的最佳婚姻窗口期,并且越来越难满足不断攀升的婚姻成本,从而在本地婚恋市场中进一步落于下风。
而对于初中毕业的阿进、峰仔与浩天而言,他们的择偶观念更加传统也更加务实,从相亲开始他们就明确自己要找的是“踏实”的女性,希望建构的婚姻模式是“过日子”模式,男女双方仍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在这种婚姻观念下他们“进入”婚姻心理门槛更低,也不会在婚姻市场中徘徊过久。同时在父母的加持下他们甚至还会选择“早婚”等策略提前进入本地婚姻市场,锁定合适的女性伴侣。
父母都说“先成家后立业”,这句话不仅仅是罗列成家立业的先后顺序,更是点出了成家的功能——即成了家之后的人会从不稳定的原子化个体状态嵌入在有组织的关系结构中,并且实现家庭以及亲属关系网络之间的关联。与此同时成家也意味着个体从年轻走向成年,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渐实现从聚焦权利到聚焦责任和义务,从关注并自我到关注别人,个体在成家后不至于陷入虚无主义,会更加稳重有责任心,也更有奋斗的动力,这种情况下业才好立起来(这一点在峰仔身上表现的格外明显,虽然还是00后,但为人父后的他明显成熟很多,工作也有了具体的指向)。但现在的农二代大学生往往秉持的却是“先立业后成家”的观点,农二代之所以将立业提前也是在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结婚的资源,也就是说奋斗的目的是指向婚姻缔结,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受家庭资源、就业环境的影响农二代大学生的“业”并不能短时间内迅速立起来,这就使得他们在探索职业的过程中容易错过自己的成家窗口期;而不断攀升的婚姻成本、逐渐畸形的本地婚恋市场与他们“理想化”的婚姻家庭预期之间的张力也会越来越大,农二代大学生成家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二代大学生既无法实现由校园到社会的顺利过渡,也无法实现从原生家庭到小家庭的环境转变,更难以实现从子代到父代的角色转变,农二代大学生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转型”的泥沼中。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7A05HE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