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艺璇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人员
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我的老家在豫西的A县的一个小村庄,县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父辈们说:“孩子在县乡上学都上不成,考不上大学的居多。”其实我一直没有系统关注过县乡的教育质量。但是从身边同龄村里伙伴的经历可以看出,县乡的教育水平并不好。我在村里闲逛,遇到一个大伯,他说我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我们这一辈,我们村就我一个大学生,能力肯定很强,要继续努力。村里同龄人很多都是初中毕业或者专科毕业就工作或者结婚生子了,我记得前几年回老家,遇到一个同龄人,她抱着一个小孩子,说自己的孩子还不满一岁。明明是同龄人,一个还是学生,另一个已经为人妻母了……这种冲击还是很大的。
1.村庄公立小学减少,私立小学增多
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龄青少年跟随父母到打工所在地上学,也可能是因为难以招到合适的老师,我们村附近的小学现在基本上都关闭了,最近的小学也得翻山越岭才能抵达。我小时候在老家上过两年学,一年级在本村上学,二年级就要到很远的地方上学了。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每天早上都得抹黑赶路到学校,中午不回家,晚上和同村人一起走回家。我的一个堂弟小明(化名),父母在他四五岁就外出打工了,他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在我们村的小学上的,每天放学回家都是先完成作业,再和同伴一起玩耍。爷爷奶奶很重视教育,对他学业管的也严格,学习成绩很不错。爷爷认为,他长大后会是我们家的第二个大学生。后来,村庄的小学关闭了,小明就去一个私立学校上小学了,两周回家一次。从老家墙上的一排排的奖状可以看出,小明小学学习成绩好像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父亲今年跟我闲聊时表示私立学校主要是为了赚钱,考试成绩即使不好,老师也会给家长说孩子的成绩很好,例如把60分改成80分,为的就是让你的孩子继续在私立学校上学,他们能够不断获利。小明的家人认为,私立学校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随着一些村庄公立小学的消失,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乡里的私立学校或者县里上学,又或者拼劲自己半辈子的积蓄,贷款在市区买一套房子,让孩子能够更好地享受城市丰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我表哥前年在市区买了房,在提及买房的原因时,他说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市里学校多,老师教的好,家门口就有学校,孩子上学方便,把孩子培养好,自己就是很知足了。我嫂子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在县城租房子住。县城的工作机会少,老家的地也荒着了,现在养孩子的成本也很高,她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和表哥决定在市区买房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表哥在上海打工,嫂子搬到市区后,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这样也能更好地缓解房贷压力。
2.留守儿童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小学毕业后,小明的父母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他就在县城的一所中学上学。我以为弟弟来到县城之后,学习成绩肯定会比小学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小明一个人住在县城,没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约束,就开始沉迷游戏,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现在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学习上了。可能是处于叛逆期,小明也不怎么跟家里人交流,天天待在自己的房间玩手机。在我印象中,小明曾经两次用父母的手机给游戏充钱,金额在1000元左右,给父母气的不轻。
他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对他的教育和陪伴都是缺失的。我去年过年回去的时候,带弟弟妹妹们一起出去看电影,吃夜宵,小明怎么说也不去,就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玩游戏。今年过年回去,我去小明家的时候,他依旧是一个人待在房间玩游戏,也不跟随我们一起回村看望爷爷奶奶。我去小明房间找他聊天时,他依旧沉迷于游戏,对我的问候,只是冷漠地回应“嗯”……我想他沉迷于游戏,不喜欢社交,更多了是为了逃避一些事情。可能逃避独处时的难过,也可能是逃避对家人的思念,抑或是逃避学业的负担……小明的家人说:“他现在玩游戏眼睛都用坏了,才初二就近视500多度,我们也是管不住。”我表示孩子才上初中二年级,初二是关键期,好好管管,学习也能跟上,说不定也能考一个不错的高中。家里人好像对小明到学习不抱什么希望了,表示这学如果真上不成,明年毕业就跟着他们一起去外地打工,也没办法。小明的家人表示,县里的教育本来就不行,升学率很低。县里的初中很多,但是高中没几个,这说明很多学生都考不上高中。
作为家里最小的孙子,祖辈和父辈对小明一直很宠爱,对他的教育也给予厚望。大家坐在一起聊小明的教育问题时,集思广益,有人建议他的母亲暂时不要外出打工,严抓教育;有人建议让小明去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读书,从初一开始上,从头开始学。我在想,如果我二年级之后没有被父母接到市区上学,我是否也会像小明一样,成为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我是否能够考上大学?我会不会和村里的同龄人一样,早早地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在市区上学的学生一定能够考入一所好大学,我想说的是城市给予了学生选择和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离大学的校门更近一些。
3.关于县乡教育的一些思考
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曾对教育不平等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关的教育资源占有量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一种教育的不平等。县乡的教育质量与市区的教育质量的确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供是不应该缺位的。村庄中的公立小学即使减少或者消失,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城市化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也就随之出现了。我们怎样才能够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良好教育?首先,要尽量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父母外出打工,如果家中的老人无力照顾和管束孩子,应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自己打工所在的城市上学。这样能够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也能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如果父母打工的地方没有合适的学校,在孩子上高中之前,父母中的一方应该留在家乡,留在孩子身边,陪伴和支持孩子。其次,临近村庄的小学不应直接消失,应该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相关部门可以将临近村庄的小学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校,同时配置校车,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样一来,可以节约留守儿童上学的时间成本,同时也为没办法接送孩子的祖辈们提供便利。最后,提升县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更愿意留在家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私立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把控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大县乡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8A04W8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