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6|回复: 0

养一个普娃兴趣班要花10万,到底值不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9 06:32:0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过完了,又到了开学季,网上有家长发帖说又在纠结给娃报什么兴趣班,或者之前报的要不要继续续费。




下面有个北京的中产妈妈“凡尔赛评论”说: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对于孩子的教育支出以前和现在没变化,演讲、法语、滑雪、架子鼓、高尔夫都在学。
她说的没错,“双减”提出这两年多来,受其影响最大还是普通家庭。
对于普通家庭的家长来说,孩子“减负”同时要提升素质是大势所趋。但这是个不小的压力。
有人算过,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上大学大约一共要花费34万多。这是不包括看病、旅游,长大后买房买车的钱。其中“碎钞重阵”就是兴趣班。


说实话,兴趣班在家长心中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疫情之后,经济开始下行,大部分普通家庭消费降级,第一剑斩向了娃的兴趣班




除了消费降级之外,双减后这两年多的报班实践,不少家长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有些兴趣班没必要。
“就像非要送法斗去当警犬,非要送柯基去学跳高一样,不是每只小狗都行的。”
没人会拒绝给予自家孩子可能成功的机会,没人愿意成为在竞争中先出局的那一个。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关注富裕的中产家庭的教育动向很有参考意义,什么才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呢?
201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大学教授希拉里·弗里德曼(Hilary Friedman)出版了一本著作,《Playing to Win》。去年它被翻译成中文,书名为《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


希拉里花了16个月的时间,对美国东北部主要的大都市地区,将近100个中产家庭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调查,对父母、孩子、老师和教练群体做了172次单独采访。
关于家长们的“军备竞赛”为什么越打越早?
他们的“报班狂热”背后又是基于哪些理性的考虑?
哪些“童年竞争资本”能让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功?
......
希拉里认真归纳了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观察到的美式鸡娃,其间诸多思考与观察,对每个家庭都将有启发。


“美式竞技教育,为赢而玩”
带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这件事儿,美国父母玩得更早也更花。
在美国,越是有钱的家长,越喜欢给女儿报足球班,而不是舞蹈班。他们希望培养女孩的“攻击性”,而不是强调善解人意、知书达理。


很多学生下午三点放学以后,就被爸妈送到体育馆拉练去了。
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当中文老师,之前看她发了个朋友圈,亲眼目睹了美国版本的放学接娃难:


大多数中产阶级中上层的美国人把他们一生积蓄的一大部分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也愿意为其投入更多时间。
在多子女家庭里,光是处理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接送,就成了一项需要精细化管理的作业:
一三五爸爸负责送男孩去踢足球,妈妈负责送女孩去游泳,二四六还有数学、编程、芭蕾、国际象棋、童子军等各种活动。


足球、国际象棋、舞蹈,这三项也是美国竞争性课外活动的代表。训练、比赛、排名几乎占满了孩子的课余时间。
而且越是有钱的家庭越“鸡娃”,他们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卷更高的名次,刷更多的奖。


因为美国虽然没有高考,但美本申请看的是综合素质,孩子在课后的表现,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标化。
所以美式鸡娃包括但不限于课业成绩,另外还包含了“才艺大比拼”和“道德表演秀”
“为赢而玩”也成为了美国孩子童年生活的核心。这种看似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受到美式评价体系驱动的鸡娃


一名叫Molly的高二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凌晨才睡,有时早上5点就得起床,作为校队运动员,她甚至困到闭着眼睛跑圈
“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快乐充实的生活”,然而矛盾的是,绝少的家长会想成为竞争中第一个出局的。
他们自小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只有赢家才会被认可,凡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赢。
为了被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名校录取,任何代价都不为过。
西雅图一位高中生说:“如果你在我14岁的时候,问我愿不愿意砍掉我的腿去斯坦福读书,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
在玩耍的时候还要考虑怎么获胜,想想美国孩子也挺累的!


但很多“人间清醒”的美国父母倒也不会把一两次小比赛的输赢看得那么重要,他们更看重通过训练和比赛的过程本身,孩子能拥有五种技能和经验:
(1)内化获胜的重要性;
(2)学会走出失败,赢在未来;
(3)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4)学会在高压环境下获得成功;
(5)坦然地在公共场合接受他人的评判。
他们认为这5点共同构成了孩子的“童年竞争资本”,让孩子能够在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脱颖而出。


竞技教育,违背孩子天性
但是随着竞争低龄化,一些负面影响正在孩子身上显现:最直接的就是父母对获胜的执念影响了孩子的竞争观,甚至价值观。


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对各种奖杯都来者不拒。但9岁以后的孩子,开始理解获得奖励是需要条件的。
所以一是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自身会更在意输赢。只有一年两次的锦标赛上赢来的奖杯才是孩子们眼中的“硬货“。


再加上孩子们注意到,大人总是更在乎谁赢了最大的奖,谁的头衔最高。所以孩子更希望赢得有名次的奖杯,而对参与奖没什么兴趣。
这就导致期待奖励的孩子往往行动更快,但效果更差。只在意结果,不再在意自己技艺提升的过程。


而且把兴趣班的娱乐变成比赛,强加的竞争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在上百次的对谈中,希拉里发现,家长和孩子对待竞争的态度并不一样:
家长更在意孩子个人能否在团队的竞争中胜出。但很多孩子提到喜欢参加活动的原因是可以交到校外的朋友。相比竞争,孩子们更重视收获的友谊。


这就带来了一种矛盾——家长总是更希望孩子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孩子们却享受团队合作,有些甚至会逃避一对一的竞争。
对此,波士顿学院教授彼得·格雷认为,很多成年人都高估了竞争的价值,其实合作才是孩子们的天性


追求能力,而非胜利
或许是破局的方法
既然国内外都在“鸡娃”。那是不是我们只能听任教育变得越来越内卷?
从社会发展来看,情况倒也未必如此悲观。
互联网和AI时代开启的教育平面化算是对教育内卷的一次大的冲击。未来社会会更需要有创造力和快速适应高科技的人才。
在这方面,美国人一直对科技是有狂热感的。
如果你周末去波士顿科技博物馆,会发现人山人海。很多爸妈带孩子来体验最新的科技互动游戏。


触摸一个拥有6,500万年历史的三角恐龙化石、目睹一场室内模拟闪电风暴,告诉孩子闪电的基本原理、或与机器人共舞、或来场探索身体内部结构的旅行......


美国小朋友在体验智能轮椅
在国内呢,也有一些家长已经开始反思“随大流鸡娃”是不是适合孩子?也开始有一些家长探索“大孩子去亲近自然、“放养式育儿”的新方式。


我自己也常常用一种实验主义的姿态,去探索别的可能性。我觉得,把孩子培养成德艺双馨的主流宝宝、成功宝宝,这很好,但不是唯一选择。
也许这种“纠错机制”进一步发力,可以让竞技教育悬崖勒马。但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育能给人带来的最珍贵的东西,是“有所热爱”和“自律”
希望家长们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路,而不是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迎合。
就像作者希拉里说的:可以把育儿看作一场自助餐。孩子们可以品尝不同的菜肴,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
“那,如果孩子喜欢竞争有问题吗?”
“没问题,除非孩子自己厌倦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1A01TN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