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回复: 0

“孩子,你不必那么大方,可以自私一些”,有远见的父母,都允许孩子拒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9 18:50:4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小石页(爸妈精读作者)
知乎上,有人问:做客的孩子临走时带走几只玩具,我的孩子抗拒并一直哭,怎么办?
一个高赞回答:这不是你孩子的问题啊,是你和对方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是的,这个回答一语道破。
孩子的抗拒和哭闹,是因为玩具在父母眼皮底下硬生生地被带走,却不能阻止。
失去了心爱之物,孩子拼命抗拒;面对孩子的反应,父母却认为孩子应该被开导。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分享,却不明白,被迫分享的孩子,内心有多委屈和痛苦。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总是被父母逼着分享的孩子,不喜欢却不敢说‘不’的孩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委屈会越来越多。”
这样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伴随一生的伤害。




被迫分享的孩子,内心有多痛苦?
网友霖霖分享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只要有小朋友看上自己的东西,妈妈都会送给他们,如果自己表现出不高兴,妈妈就会说她小气、自私。
时间长了,那些看似属于自己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属于自己,而是所有人可以任意支配的一切。


相同经历的还有网友麦子,但他的做法迥然不同。
当妈妈要求他被迫分享时,他毫不犹豫地摔了它们,只为了不让人得到。
有人说:无法保护好自己的东西,是一种很强的挫败感。
在孩子心中,那种无助是深刻、清晰的,它会像个阴影跟随一辈子。
综艺节目《放学后》里有这样一幕,男孩高子皓的表妹来家里做客。
表妹看上了高子皓心爱的抱抱毯,一直吵着要。
但是,高子皓转过身去,不想给。
妈妈大声说:“给妹妹一下!”
“不,这是我的。”子皓死死抱住不肯放手。
“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妹妹玩一下就还给你。”说完,妈妈又加了一句:“你要学会分享!”
或许,在大人的世界中,认为孩子的一个玩具、一个饼干,可有可无,小孩子的喜欢,只是三分钟热度;
可是在孩子眼里,这代表着不仅仅是玩具,而是自己的喜欢,自己的最爱,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代替。
父母教育孩子分享,但是绝不能强迫他分享
否则,失去的,不只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更严重的,可能会让亲子关系破裂。




不敢拒绝的孩子,周全了所有人
唯独不能够周全自己
看过这样一句话:
在与人的交往中,有一种痛苦叫做“不懂拒绝”。
“身体不舒服,还是去参加了家庭聚会。”
“面对同学或者朋友的要求,想拒绝,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总算鼓起勇气拒绝对方,但心里感到难受,有着一股深深的内疚感。”
像这种表现,许多人通常都会称为“老好人”,可实际上,却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简单来说就是不懂得拒绝,没有自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这种行为,不但大人有,孩子也会有。
马伊琍曾说起过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太过严苛,导致女儿出门时,拒绝的话都不敢说一声。
有一次,女儿和她聊天说起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过家家,有个小朋友总喜欢当妈妈,却要求她当宝宝。
可是她不喜欢当宝宝,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怕小朋友不和她玩。
马伊琍说:“你完全可以拒绝。”
哪知,女儿小声地说:“我不敢。”
此刻,马伊琍才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懂事听话的女儿内心竟是如此委屈。
有人说,孩子不敢拒绝的理由之一是“怕别人不高兴”。
在孩子心中,他们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用这种牺牲自我的代价讨得别人的欢心。
《爱的教育》中说过:
“一味地迎合别人的需求,不懂拒绝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人。”
在家被父母强势分享一个玩具,不敢说“不”;出门玩耍,面对喜爱的游戏角色,只能忍让。
小时候父母要求的大方谦让,最终会使孩子委屈讨好,牺牲自我。
日剧《贤者之爱》中,女主真由子是个幸福美满的女孩,有两情相悦的未婚夫,事业有成的父亲。
邻居家的百合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孩子,每次都向真由子索要玩偶或者项链,真由子不懂如何拒绝,只能一次次纵容她这种贪婪的行为。
最后,百合不知满足,心生邪念,夺走了真由子的未婚夫,包括父亲和别墅。
在真由子小的时候,父母跟她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要分享、要大方”。
当她心生不满,说出拒绝时,就会被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就这样,她慢慢地失去了拒绝的勇气。
是啊,那些懂事听话的孩子,的确让父母省心,可谁又想过,孩子有多么无助和失望?
不敢拒绝的孩子,周全了所有人,唯独不能够周全自己。




学会说“不”,是孩子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不会拒绝的孩子,未来会很辛苦。这种性格的孩子心中藏着委屈,失去自我,一生都会痛苦压抑。
那么,想要教会孩子勇敢拒绝,我们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方法:
1、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分享
一位美国妈妈带着儿子去附近公园找朋友的女儿玩,当儿子玩着手上玩具时,吸引了6个男孩,孩子们围在他的身边,想让他分享。
这让小男孩感到不知所措,并且带着求助的眼神询问妈妈。
妈妈看出他并不想分享,她没有像大部分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分享,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愿意,你完全可以对他们说不,只需说不,不必解释。”
有了妈妈的支持后,小男孩果断拒绝了那些孩子们。
而那些被拒绝的孩子,跑来向这个妈妈告状,她对孩子们说:
“我的孩子不必非和你们分享,除非他本人情愿。”
教会孩子分享固然重要,但是,懂得拒绝也必不可少。
一味地要求孩子分享,不仅伤害孩子,也伤害亲子关系。
2、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明白“拒绝”并不是一种敌意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听父母这样教育过孩子:
“你要懂事,听话,妈妈才会爱你。”
“妈妈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不许反驳!”
“你再顶嘴,小心妈妈生气不要你。”
这些表现,多半是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剥夺了他拒绝的权利,让孩子形成唯命是从、听之任之的习惯,哪怕是不对的,也不会拒绝。
看过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害怕拒绝,不过是因为他对拒绝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敌意’这个不合理的认知层面,所以才不敢拒绝,一直退让。”
相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清楚地明白拒绝并不是“敌意”,它只是一种想法,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
3、大声说“不”,你可以的
绘本《让孩子学会说“不”》中有个叫凯尔的小男孩,每次威力叔叔都会来他家里做客,故意和他玩挠痒痒。
威力叔叔这样的行为他很不喜欢,也给他带来了困扰,可碍于他是长辈,即使讨厌也不好意思开口拒绝。
有一次,他和妈妈聊天说起这件事,妈妈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身体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不允许,别人没有权利碰你。”
后来,威力叔叔来凯尔家想继续挠他痒痒时,他很生气地说:你挠的痒痒太多了,让我很不舒服。
原本他以为威力叔叔会继续挠他痒痒,没想到威力叔叔却听他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字并不需要多难说出口,只要你觉得不舒服、不满意,说出来就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必心生畏惧,担心脸面问题而委屈自己,让自己过得痛苦而难过,有时,“不”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想法,使自己得到尊重。




美国作家M·莫科特·派克曾说过: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
站在孩子的角度,分不分享,只是一种选择,无关好坏。
有远见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强迫孩子分享
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树成树,花成花,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肆意地展翅飞翔。
愿我们都能做个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拒绝的父母。
作者简介:小石页,富书作者,爱写作,享受写作,喜欢写出更多关于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心灵世界,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爸妈进化论,富书重磅推出第4本新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7A05M3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