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瑞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背井离乡之痛: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留不住灵魂
时空定位:2024年正月初三,华北某农村
“三十上午才到的家,大年初三,屁股还没坐热就马上就又得回去上班”。初三的早晨,村里部分在外地打工的人们“年前在家里呼风唤雨,年后马上又要回到单位被呼来唤去”了,一句调侃道出了多少“打工人”的心酸。
一个常年在外打拼的远房表亲向我倾诉苦水,“事实上过年不能回家的还大有人在,比我过得狼狈的人也有的是”“每年我都奔波往返在京津冀地区,根本捞不着闲”“初一去拜年的时候,我三表哥家的孩子都十七岁了,愣是问我从哪过来的,他小时候我还经常去他们家呢,这下我反倒成了外乡人了”……常年奔波、漂泊无定、熟人乡土的陌生化,正是当代外出打拼的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尽管年轻人并不愿意选择千里迢迢去外地工作,但背井离乡实属无奈之举。“孩子上学花销很大,不挣更多的钱根本供养不起”“农村老家一穷二白,哪里有什么产业”“谁不想守家带地过一辈子,问题是生活不允许啊”……在华北,大部分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很多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外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点:一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带来的收入差距等负面影响长期难以调和,城市虹吸效应正在消灭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农村以农产品生产和初次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低下;三是公共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医疗、教育、交通通讯等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生活条件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背井离乡成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难言的苦衷。
然而在城市中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务工人员雪上加霜,一年到头省吃俭用,吃穿用度无不是最廉价的、最差的,却还是“攒不下几个钱”;由于适应性较弱、技能不足等问题造成的生活压力、精神折磨也成为压垮农村务工人员的“最后一根稻草”。“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留不住灵魂”,来自故乡和他乡的双重负担让农村务工人员越来越茫然而无所适从。
二、教育闭环:我竟成了新生代眼中的外乡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为人们历来传诵的经典诗句,其以戏剧性的细节笔触,表达了作者久居他乡,回乡后竟反主为宾、成为新生代儿童眼中的外乡人的怅惘。哀婉备至,久久不绝。人们在初学古诗的时候,没有办法设身处地理解作者的心境,甚至会觉得作者“矫情”。可当学生时代结束,人们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带入“打工人”的角色时,就会突然发现,当年射出的那颗子弹,在二十年后正中自己的眉心。“少年不解愁滋味,老年方知行路难”,曾经懵懂无知、不谙生活不易、道路艰难的少年,如今独自面临生活的“拷打”时,才追忆起年少时短暂的欢愉。“初读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在外打拼的农村务工人员究竟该何去何从?正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破局:一是促进城乡两地资源优势的双向流动,发展特色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整合、开发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引导、鼓励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发展规模经济;指导农村居民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引导本地劳动力有效择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互联网农业、观光农业、光伏农业等特色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医疗、教育、水电供应、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村生活保障水平。
结语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防止农村劳动力外流,关键在于盘活农村经济发展。莫让背井离乡成为农村务工人员永恒的伤痛,莫让“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成为辛酸的嘲讽。“为农民说话,替农民发声”才是乡村振兴工作者的必修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12A092Y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