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回复: 0

睡眠时间减少导致青少年抑郁风险增高,过度呵护会降低孩子心理抵抗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7 15:39:3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从一个角度看,本质上是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导致过度呵护,同时,我们一些教育理念也在误导教育与家长,让孩子们生存在一个虚拟的社会中:尊重、个性,成为时髦的教育理念,懂孩子、懂教育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实社会哪个是这样的理想?于是孩子们一旦面对社会残酷的一面,马上就出现了百般不适应。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拆除过度保护,拆除虚拟的成长环境开始,让孩子们从小经历他们所应该经历的一切,经历风雨的磨砺,而不是全面保护。
腾讯新闻《文话教育》两会特别策划邀请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陈祉妍解读两会教育热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陈志文:从您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陈祉妍:2020年初我们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有一个调研,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抑郁风险的检出率是24.6%,全国人民抑郁风险的检出率是20%,高了4.6%,这引发了很多的关注。2022年的调研只调研到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比例就低了很多,因为青少年抑郁风险的比例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用词的是“抑郁风险”,媒体在转发或者大家在互相传递信息的时候,直接把它理解成了抑郁症,其实抑郁风险与抑郁症是有区别的,抑郁风险我们分成了两级,一种叫轻度风险,一种叫重度风险,抑郁症是我们筛出了风险,特别是重度风险之后,再建议他们去找专业人员评估,轻度风险中大概只有10%左右会被诊断为抑郁症,其他大部分是比较轻的。
陈志文:陈老师澄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全国人民抑郁风险的检出率是20%,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是24.6%,也就是学生比常态下多了4.6%,并不是24.6%的学生有抑郁症。但是之所以被以讹传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现象的确越来越突出,就算信息获取是选择性的截取,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确越来越突出严重。
陈志文:从您的感受来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什么样的突出变化?
陈祉妍:我们中心其实从2007年就开始做全国的,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规模调查,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变化很重要并且在恶化,那就是青少年的睡眠,因为睡眠和抑郁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睡眠比较缺乏的时候,抑郁的风险就会增高,然后它又会反过来造成更多睡眠问题,导致一个滚动性的恶性循环。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青少年的孤独问题,因为疫情居家学习的这段时间,孩子最主要的损失就是学校里面和同伴的自由互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发生在居家状态,我们学校给的学习压力很大,又怕孩子出事,就把课间都给管起来了,导致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自由的交流,其实这是人成长中很重要的一个养分,我现在觉得这个养分有点缺乏。另外我们还关注一个问题是人生意义感,现在有很多的青少年,是处在一种空虚迷茫的状态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人生意义感获得的高低和抑郁状态有一个很紧密的并行关系,这种意义感高的时候抑郁就低,在全年龄中间都有这样一个规律。
陈志文:陈老师说的让我想起大我和小我,其实我们80年代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种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让我们的目标是胸怀天下胸怀祖国,现在可能就少一些,更多的是关心自己。 当有大我的时候,会有做不完的事情,一旦只有小我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能做的非常有限,而且很快就达不到甚至是放弃,一旦是大我会觉得很多事情可以做,前面的人有很多工作目标空间很大,后面的人也横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两个就构成了他们不会空心化。


陈志文:网络是不是在加剧或者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陈祉妍:网络还有手机的方便使用的确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睡眠问题。为什么青少年睡眠大幅度的减少?一部分因为更卷了学业压力更大了,另一部分因为手机更日常的使用,即使在周末的时间,孩子的睡眠也在减少,并没有补回来,就是因为使用手机和网络。如果孩子沉浸在游戏里,可能就会减少体育活动的时间,如果觉得看视频很有意思,可能就会减少去外面跟自然环境接触的时间,运动和接触自然环境,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养料。
陈志文:对于已经抑郁的孩子,恰当和专业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陈祉妍:对于老师来说,如果一个班级里有抑郁症的孩子复学了,或者坚持上学的状态下,我觉得老师要给这个孩子放松一点要求,比如说作业,因为抑郁症孩子会存在反应更慢的问题,孩子的脑子变得更慢确实是抑郁症的症状,因此交作业的时间和作业的量可以放松一点,哪些作业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那就必须去完成,哪些作业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就可以放松一点。
对于家长来说,是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一方面是生活方面,家长要让孩子一起去运动,带着孩子一起去打球、游泳等进行各样的运动,如果孩子已经大了不希望家长陪,那家长可以找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有一定的运动效果就行,因为运动疗法对抑郁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尽量的帮助孩子建立手机或者网络使用的规律,使用太多一定会带来更负面的影响。
陈志文: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做自身的监视,我发现不要说重度抑郁,孩子但凡有中度抑郁的家长必然是重度抑郁,那些家长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感觉一谈孩子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这是非常明显的抑郁情绪,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很难比较正确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所以在这之前家长先要自救,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健康的参与到孩子的调整中。


陈志文:我们无法苛责家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那么学校应该做什么,老师应该做什么?
陈祉妍:我觉得学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如果老师具备很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是能够防范于未然的,而缺乏这些素养会激化问题甚至造成很糟糕的结果,好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其实都是既有管理有规则,又有关怀有脾气,是两者并重的。我觉得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上,因为家长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学校需要去考虑家长的多样性,对家长有一定的评估,然后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能只是控制,还要有关怀理解、心理疏导这些,甚至把家长叫过来的时候,要先给家长做心理疏导。
陈志文:当我们从小就多经历风雨,多经历些挫折,会不会提高心理健康的能力?
陈祉妍:我觉得孩子在成长中间,有一些我们大人觉察不到的挫折,就是对成年人来说这不是事,但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当他面对一些挫折和压力时,我们能够去倾听,跟他一起讨论解决方法,这就属于挫折教育了,我们不用特别刻意的让他多经历挫折。
陈志文:我自己更希望孩子多经历,其实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贵族教育,就是刻意制造一些淬炼孩子的环节,那么我们不一定刻意制造,我也反对刻意制造,但是不应该剥夺让孩子经历的机会,或者说蜕变的机会,学习之外的很多事情我们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去做去经历。
陈志文:疫情3年休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往往伴随着抑郁,很多孩子回不去怎么办?您有什么建议?
陈祉妍:我曾经接过一个孩子,就是休学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因为转学导致学习跟不上,老师给了孩子消极的处理,认为他笨,学习不努力,然后孩子在学校压力就很大,家长因为频繁被学校叫过去,压力也很大,就拼命的盯这个孩子的学习,最后就导致孩子有了抑郁的问题,学校要求他回家歇一歇,找一下专业的心理辅导。这个孩子,我们首先是一些情绪方面的缓解,但是后来我发现,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学习,就让他在家里面找到一个软件,然后从一天做两道题开始,慢慢的增加,中间可能他自己去做题的时候,仍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两道题就很难受,然后我们把他带到我们的咨询室,在咨询室里面做题,做了之后有不舒服的感受我们直接在咨询室处理。还有就是他的家庭,他妈妈极大的改变了,不再是批评而是陪伴和支持,然后这孩子大概半年之后就回到了学校,他的学习实际上不错,在人际交往上有些小困难,但是在这个心理支持下,他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陈志文: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设和领导上存在哪些误区?您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
陈祉妍:误区应该是挺多的,有很多家长想对比着一个标准节奏去养育孩子,觉得孩子没有达到那个标准节奏,是不是就出问题了,当然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这样的标准,比如早筛孤独症需要一定的标准节奏,但是如果去正规医院的儿科做检查,那么医生会告诉你,标准节奏是有一个宽度的,大部分情况下其实人是不能按照那个标准节奏认为我的孩子没有对照那个标准,他就是有问题或者他就是失败的。
我们在面对孩子很多问题的时候真的会没招,但是我会告诉自己,多学习一下多跟朋友聊一聊,多一些思考我可能就会有招,或者有些问题不用非得我有招,也许生活有招,它就解决了,所以会安慰自己不要绝望,那么我觉得父母这种情绪调节,就是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包括对孩子的信任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陈志文:不要拿一个确定的尺量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个非常通俗而开化的人,我们要因材施教,人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子。即便出现了问题,也要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先自救再说救孩子,自己先健康,孩子才可能健康,而且你健康了你的孩子也会健康。千万不要焦虑,原因很简单,有些事情交给时间,让孩子慢慢去成长,很多问题其实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得到解决,尤其是焦虑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孩子耽误一两年又如何,放大到整个人生的几十年来讲,这两年不算什么,因为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弯路接着一个弯路,我没见过哪个人的人生一直在走捷径。
陈志文:很多家长都喜欢问一个问题,如何去管孩子用手机和玩游戏这件事?
陈祉妍:这个问题我曾经做的比较成功,现在相对有些失败,因为我的观念是比较激进的,我认为18岁之前,孩子不应该有自己的手机,如果你有手机的话,是家长批准给你的使用权。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就有点失控了,但是我发现失控了之后就会把它拿回来,我觉得管理孩子手机可能是个长期的斗争。
陈志文: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写过很长时间的家教专栏,等我养育孩子成人之后,突然意识到,我曾经的想法都是过于理想化的,因为我觉得经历过以后,对一句话、一个道理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了,比如我们讲家长要懂孩子,要懂教育懂家教,后来突然意识到我们都能看懂,但是恰恰应该不要过于懂,稍微粗放一点孩子才是健康,就是不能精细化的养育,钟南山院士讲过一句话,不赞同长期佩戴口罩,因为会降低我们的抵抗力,其实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是一样的,过度的呵护也很容易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访谈嘉宾:
陈志文丨腾讯新闻《文话教育》主理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祉妍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8A04A6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