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回复: 0

丘成桐:所谓自由发展,并不是做个“野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3 16:36:3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一代教育家梅贻琦命名的、拥有92年历史的静斋,如今成为丘成桐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后的办公室,这里也是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办公楼。
小楼古朴却并不简陋,每一间屋子包括会议室与休息室,都有一块黑板以供数学家们随时书写演算。时常有各国面孔端着咖啡进进出出休息室,窗外松柏苍翠,阳光清澈。
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已经回国工作近两年了。2022年4月20日,他宣布从美国哈佛大学退休,全职回到中国,受聘成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现年75岁的他,身体健朗,依旧保持着早晨游泳一个多钟头的习惯,每次能游1000米。
自1979年首次访问中国后,丘成桐就有了要帮助中国发展数学研究的决心。1996年,他在北京成立晨兴数学中心,又先后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成立了7个数学中心;组织发起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努力发掘、培养数学人才。2023年,他牵头举办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汇聚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众多世界顶尖学者,为中国搭建基础科学领域合作的新平台。
丘成桐表示,曾经,中国大批派出留学生赴海外深造。现在,他在清华培养学生,希望他们长于斯、成于斯,为中国的发展出力。
2021年4月,清华大学设立了以培养数学领军人才为唯一目标的求真书院,由丘成桐担任院长,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尽早找到并培养“数学领袖”——这是他在中国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是否会改变中国数学的现状,成败在此一举。
2024年1月22日,丘成桐在清华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中国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

南方周末: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如何?
丘成桐:这几年,我们在求真书院培养出的优秀学生,不会比美国学生差。美国最顶尖的学生有做学问的兴趣、态度和基础,最重要的是创造力,中国这样的学生慢慢也越来越多。总体看,中国有不少学生已经比美国中上水平的学生要好得多。
普特南数学竞赛算得上全球大学生数学竞赛里最难的,成名的数学家都不一定能拿满分。经过和组委会沟通,2022年,求真书院有27名学生参加模拟赛,由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教授阅卷。最终,我们有17个学生进入总排名前100,其中还有2人的成绩可以进入前10。这个成绩比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代表队的表现都好。
求真的学生是否能够开创前人还不晓得的学问,还要看今后的发展,但这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目标。
南方周末:中国的学生在创造力上与美国还有差距,原因是什么?
丘成桐:目前的做法是以考试为主要目标,很少强调创造力。中国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主要是习惯了做习题,对创造力不大讲究,这是考试制度带来的。考试本身不是主要问题,准备考试是最大的问题。初三和高三都要用一年时间准备考试,多的是机械式的训练,是对中国孩子伤害最大的地方。
有才华的学生明明有想法,但机械式的训练让他失去了对学问的兴趣。虽然这是一定要改革的事情,但是鉴于实际情况,又不太容易改。如果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人们会觉得有失公平。学校和家长希望孩子考得好,只能机械式训练,训练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创造能力。要彻底改变人们的看法,把创造力看得比考试重要得多。如果学生创造力很强,考得好不好不是太重要。
中国不大可能取消高考,但如何将创造力比较强的学生选拔出来,也需要找到办法。
南方周末:求真书院想把有创造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自由发展,如果过早地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反而会影响创造力。你是怎么看的?
丘成桐:所谓自由发展,并不是做个“野孩子”,那么学问上是一定做不好的。世界上所有的知名学者一定是在某段时间里,接受了优秀学者的熏陶,最终走向成功。数学历史上许多成名的数学家都是在十三四岁时开始发力,跟随知名学者学习,比如欧拉。
其次,基本学问一定要教好,怎么教好是另外一回事。这相当于爬珠穆朗玛峰。如果没有绳索和氧气瓶这些基本工具,绝对爬不上去。要不要考试?要考试,但不是用刷题的训练方法。如果没有考试,连自己都不知道学到多少东西。
我做了六十多年学问,想要考察自己是不是读懂的时候,还是要做习题。不做习题,不用考试,就知道知识掌握得多好,这是做不到的事。天才放任不管,就可以成功,这在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几千年的经验,我们不能在这件事上糊涂。
南方周末:目前全国共有39所中学开设丘成桐少年班。少年班的开设是为了给求真书院选拔人才吗?
丘成桐:少年班跟求真书院是不挂钩的,我们希望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从初一开始训练。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可以考求真书院,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现在全国有将近40个少年班,就算1个班平均有50个学生,也差不多有2000人。按照求真书院的招生规模,不可能同时训练2000名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少年班的训练。
少年班的训练与奥数完全没有关系,我们要训练他们懂得每一个科技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我们也邀请一些大学教授讲授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启发他们的兴趣。
一年2000名学生,相较中国学生的基数,是很少一部分。对我来讲,其实是一个很重的责任,但我愿意帮忙训练这些最好的学生。等到6年后,第一批少年班的学生高中毕业时,就有了1万多名学生。这对中国而言是很重要的人才储备,希望这批学生能为改变中国未来科技水平发挥一些重要的作用。
南方周末: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与求真书院是什么关系?
丘成桐:1949年以前,清华有全国最好的数学系,院系调整以后,数学系被分流到其他学校。1979年,清华成立了应用数学系,直到1999年才更名为数学科学系。2009年,清华大学邀请我创办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2014年教育部同意依托清华大学成立“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我们做应用研究,也做基础科学研究,长期邀请世界一流学者来这里工作。求真书院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还是育人,主要是由数学科学中心老师负责。


不希望学生成为偏才

南方周末:“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领军计划”)选拔对象是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初三至高三学生,通过该计划进入求真书院后,为什么不可以中途转专业?
丘成桐:学生经过笔试且考得不错,口试阶段问他们对数学有没有兴趣,都讲很有兴趣。学生出于兴趣,选择念数学,如果念不好,书院会尽量帮助他们。不允许中途转专业,主要是因为求真书院招生不通过高考。如果不加限制,很多学生会利用这种方式进入清华大学,再转到金融、计算机等其他更热门的专业。
求真书院3+2+3的学制也有灵活之处,优秀的学生也有可能提前取得学位。我们有学生大三就已经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可以开始做研究了。
南方周末:进入求真书院后,是如何训练这些学生的?
丘成桐:不光是数学,我们还非常重视物理学科的训练。物理和数学是相通的,考试的时候不单是考数学,也要考物理。考不过的话,不能够毕业。我们期待,在三年的学习以后,求真书院的学生对物理的领悟程度要跟物理系学生一样。
在书院,我开设了一门数学史课程,同时邀请名师开设通识课程,知名学者和社会人士来做讲座,从人文诗词到天文科技,从沟通表达到艺术美学。比如,邓亚萍讲她成长的过程,让同学们感受拼搏的精神。
南方周末:有些学生年龄比较小。外界有一种担心,一些痴迷数学的人,和人沟通或者生活自理上存在困难。这种情况会发生在求真书院吗?
丘成桐:我们从不鼓励学生“痴迷”数学。所谓“数学家只能是专才,甚至是偏才、怪才”,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学生要均衡发展,才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学者。求真书院强调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师级的通才,我不希望他们成为偏才,大师级学者多是通才。
书院一年组织学生游学十多次,去过西安、安阳、曲阜等地,带他们看看全国不同文化的地方。他们的校园生活也很丰富,有各类体育比赛、兴趣小组。
南方周末:你说过能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求真书院是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
丘成桐:中国学生能力很好的有不少,但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在提问题上还是要差一些。我们要培养求真书院的学生有更大的好奇心。
中国学生不大提问题的缘故,在于成长过程不一样。中国学生的成长是靠考试,走上学术道路后,又面临要去评优青、杰青等一大堆“帽子”的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下,能不能评上这些“帽子”,更多还是看发了多少文章。这导致他们不敢冒险去做一些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学问,而是走人家走过的路,这样更容易获得认同。这一路下来,还是考试的观念。
我希望学生们能走出一条人家没走过的路,不一定是解难题,而是要对数学有贡献。
南方周末:学生走出求真书院,走上科研岗位以后,还是要面临评价体系。你能改变得过来吗?
丘成桐:高水平大学里没有一个教授生活上真的有困难。他们的生活是稳定的,但对于杰青等“帽子”,都看得很重。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如果要成功,就必须沿着一条既定的轨道,从杰青到院士好像一辈子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这就很难在学术上走出一条新的路。
我花了很多时间教数学历史,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数学进展和成就,了解什么是好的数学家。鼓励他们参与学术活动,与在清华工作以及来访的各国大师交流,拓宽视野,拓展心胸。要改变和教育学生,只能潜移默化。
从本科到博士,都在中国培养

南方周末:求真书院或许可以改变一小块土地,但如何带来更大范围的改变?
丘成桐:我没有能力改变教育的大环境,我只能先改变一小部分的人:训练一批有潜力的学生,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再训练下一批学生。如果不能挑选出这样一批学生,就没有办法将最好的学生训练出来。
我举办了不少活动,比如2023年夏天的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很多中学生也参与进来。他们看到大师的学识和风范,更愿意了解基础科学,也会慢慢地改变志向,晓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科学之美。
南方周末:求真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将来出国了,你怎么看?
丘成桐:这正是“领军计划”学制设置成8年的原因。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中国学生很多流向海外,他们最好的研究也是在国外做出来的。我们今天就是要在中国本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并产出重要的成果。
对于真正的人才,我们要关心他的出路。如今,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是认为非去美国不可。我们已经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教授,比如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尼古拉·莱舍提金教授等等。留在中国名校要比很多美国大学还要好,期望以后能完全改变过来。
南方周末:2021年成立求真书院,至今只有3年左右时间。未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或者涌现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说求真书院取得了成功?
丘成桐:我们把本科生已经培养得很好了,但大学的精华在于研究院。研究能力是高校间差异的最重要之处。我们正在全力准备带领学生踏上科研道路,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有学问的人带领他们做研究,这是最困难的地方。
南方周末:你此前说过要花10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一个数学强国,现在你还有信心吗?
丘成桐:我们期望能够做到,期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学生们当然也要努力。如果是一个理想的情况,不用10年,8年就可以做得到。到目前为止,我们取得的进展比我期待的好一点。最关键的是未来5年。“领军计划”首批学生5年后博士毕业,看看他们能做成什么样子。
但假如是问过了多少年,能产出多少篇论文,这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什么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就是在无人地带,找一条新的路出来。假如清楚的看得到结果,那就不叫做研究了。
求真书院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可谓百川归海,此前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求真书院,为给中国培养数学领军人才。我们要把求真书院发展成为改变中国数学未来的基地。
从做学问、产生重要的成果,到支持应用学科的发展、支持中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第一流的学生需要第一流的老师;只有第一流的老师才能培养第一流的学生。这些成果和人才,又回到工业企业等中去,推动应用领域的变革。我希望我们的学生懂得很多学科,不要局限在一个小的方面;希望求真的学生们留在中国,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出力。
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阳 代紫庭
责编 钱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1A00CB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