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回复: 0

放学回家后的3小时,父母这样做,孩子受益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6 00:54:5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烟花三月
同事家的儿子阳阳正在上四年级,他的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很不错,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
同事也从未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和担忧,这令我们几位妈妈羡慕不已。
后来,同事传授经验说,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她家就特别重视孩子放学回家后的三小时。
早上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她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都是忙忙碌碌的。
只有孩子放学后的三小时是父母和孩子深度交流、学习玩耍的时间,同事称之为“黄金三小时”。
她认为,孩子放学后的时长都是一样的,但这段时间所填充的内容差别很大。
有些父母为了维持“母慈子孝”的局面,把孩子交给辅导班;
有些父母累了一天,只想歪在沙发上刷视频、玩游戏放松放松;
还有的父母选择放弃短时的快乐,花时间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也许,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区别,但一两年后,孩子与孩子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同事的话让我幡然醒悟。
原来,孩子放学后的3小时怎样度过,关系孩子的未来发展。
能否让孩子受益一生,关键是父母在“黄金三小时”里的付出和指引。


餐桌沟通时间
父母下班后要忙着做饭,没时间和孩子聊天,在餐桌上吃饭的时间自然而然就成了亲子沟通的不二之选。
餐桌本是一家人享受美餐的地方,可部分父母特别喜欢把它变成教育孩子的地方。
一位著名主持人曾在采访中分享,她小时候最害怕的时刻,便是围坐在餐桌旁的那段时间。
每当父亲入座,便会开启对她的“训导”模式,指出她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
在这样的氛围下,董卿经常是含着泪水用餐,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委屈。
她甚至坦言,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时刻,就是父亲外出出差。
因为这样她就能暂时逃离那压抑的氛围,获得几天的轻松时光。
用餐本是一件美好又享受的事情,若让孩子在潜意识里把“吃饭”和“挨训”联系在一起,再美的餐食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并且,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渐渐渗透到孩子的性格之中,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之前有则新闻,在江苏丹阳,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因为学业成绩不佳,在饭桌上受到父亲的责备,竟然选择在深夜十点离家出走。
当民警询问他离家出走的原因时,孩子的回答让许多父母陷入了沉思。
“他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他不喜欢我,那我就走了啊!”
的确,饭桌应成为家人共享温馨、快乐的场所,真的不应该成为严肃的审讯场所。
有一位父亲,他通常在饭桌上这样问孩子:
“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
简单的四个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支持,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使得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当孩子不愿意说时,父母可以先说一些工作中轻松的事情活跃一下气氛,调动孩子的分享欲。
当孩子打开话匣子时,父母要适时正确引导即可,万不可严厉地批评或指责。
不带情绪的、温和、坚定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这样,孩子才会更相信父母,分享给父母更多。


学习时间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这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父母们因为陪同孩子写作业而气得生病住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业,都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如果良好的习惯没有建立起来,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也会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压力。
父母在陪伴孩子写作业时,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写作业前的5分钟处理好杂事
有时,孩子写作业不够专注,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干扰,比如电视的声音、他人的交谈,或是被桌上的玩具吸引。
也可能是他们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比如频繁地喝水、吃零食、上厕所。
因此,在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父母应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并让孩子做好准备工作:桌面整洁,不留玩具;提前满足身体需求,如喝水、上厕所;
如果饿了,可以先吃点小食。
一旦开始写作业,就要保持专注,不离开座位。
2.引导孩子将作业进行排序
父母可以询问孩子:
今晚有哪些作业?
哪些作业写起来容易一些?
哪些作业写起来困难一些?
把每天的作业一项一项地分类列出,并与孩子共同决定写作业的顺序。
写作业时,每完成一项就打个对勾,再接着完成下一项。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有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学习习惯。
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和学习任务的增多,孩子习得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将为他的学习增色不少。
3.协助孩子掌握检查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检查能力有些欠缺,多数孩子认为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把检查的任务交给父母或老师即可。
其实,检查是很重要的。检查方法掌握了,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协助孩子试试如下方法:
逐项核对:先按照作业清单或者老师的要求,一项一项核对是否都完成了,确保没有遗漏。
格式检查:作业不仅要看内容,格式也很重要。检查字体是否工整、书写是否规范,特别是数学作业,要看公式、符号是否书写正确。
逻辑检查:对于需要逻辑推理的题目,要检查自己的推理过程是否连贯,逻辑是否严密,有没有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
思路回顾:对于难题,可以回顾一下解题思路,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了题目,以及解题的方法是否得当。


阅读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差生。”
相反,爱阅读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差。
因为,孩子读的每一本书,都如同坚实的垫脚石,助力他们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
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将深深融入孩子的骨髓,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大多数父母深知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孩子们似乎对书籍并不热衷,即便强迫阅读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具备热爱阅读的潜能,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
1.激发阅读热情,发现阅读的魅力
为何孩子们对阅读缺乏热情呢?
原因在于,父母往往基于自己的理解或他人的推荐为孩子选择书籍,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导致他们难以投入其中。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父母可以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为他们挑选一些喜欢读的书籍。
不必急于让他们接触深奥的名著,也不必限定阅读的类型,可以涵盖科学、历史、小说等多个领域。
从简单的故事开始,逐步引导孩子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探索人物的成长轨迹,让他们在阅读的旅程中,感受到别样的快乐与满足。
2.父母树立榜样,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阅读,并非仅凭父母的一句指令,孩子便会欣然接受的。
但如果父母以身作则,捧起书本静心阅读,孩子会乐于模仿的。
一位名叫郑向怀的父亲,坚持每晚八点在家和两个儿子一同阅读。
儿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每晚阅读的好习惯,根本不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
父母在家中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成为孩子未来成长的模板。
3.分享阅读体验,积累知识财富
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不同的故事和知识,这些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及时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同时,父母也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与记忆。
睡前的阅读时光,是一种温馨与品质共存的仪式。
它不仅能将家庭笼罩在爱的氛围之中,还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孩子放学归家后的这三个时段,应兼具休闲放松与知识汲取的双重功能。
在这三小时的宝贵时光里,孩子可以尽情享受娱乐与消遣,同时也要融入学习和阅读的元素。
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还能为家庭营造出一段充满温情的欢乐时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共度时光,父母和孩子都能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长,变得更加出色。
趁着开学刚一个月的时间,把放学后的“黄金三小时”高效利用起来吧,假以时日,孩子定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25A07DY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