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回复: 0

为什么罹患双相障碍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小心被过度诊断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1 10:52:5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梵高是“双相障碍”患者?这是误诊
随着双相障碍的诊断率升高,越来越多人知道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一天也是画家梵高的诞辰周年纪念日。
两者不是巧合,而是主流精神医学界认为梵高罹患了双相障碍,为了提升公众对这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所以把梵高的生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梵高也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双相障碍患者。


梵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虽然梵高活着的时候接受过精神科治疗,还住过院,但当年他的诊断是什么,已经很难考究了。他现在“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是他去世之后,主流精神科专家根据他生前的行为和症状推断出来的。
也就是说,后来的国外的精神科专家并没有跟梵高进行面对面的会诊,这是一个“回顾性诊断”。
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梵高在世时,有一些行为非常疯狂,比如创作时不知疲倦,饱含激情,并频繁地与人发生激烈的争吵,脾气暴躁等等,主流精神科医生认为这属于躁狂/轻躁狂的表现,进而推断他罹患了双相障碍。
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回顾性诊断是错误的。
梵高之所以废寝忘食、疯狂绘画,创作时很有激情,这不是躁狂/轻躁狂发作,而是一种成瘾行为——工作成瘾中的独特类型,绘画成瘾。
而他暴躁易怒,总是与人发生激烈冲突,这是因为他成长时期、工作经历中都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这些心理创伤被激活时,他情绪爆发了,出现了激越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梵高罹患的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工作(绘画)成瘾;他还频繁酗酒,有酒依赖,以及有敏感多疑、自以为是的偏执型人格改变。
02、易发脾气、打人毁物,这是躁狂/轻躁狂发作吗?
连最有名的“双相障碍”患者梵高都被误诊,那现在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有没有可能也是误诊?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很多父母一开始对双相障碍一无所知,根本没听说过这个病。当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他们开始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发现这竟然属于精神科临床上的“重性精神疾病”!也就是老百姓所认为的“重性精神病”!
有的父母感到非常绝望,也有一些父母感到很困惑,甚至对这个诊断提出质疑,“大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难免会变得烦躁易怒,我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之后没法上学了,所以才变得容易发脾气,偶尔打人毁物,这至于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其实,父母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问题在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上确实存在很大争议——患者变得暴躁易怒,这就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吗?
很多青少年原本性格温和,非常听话懂事,所谓生病后却性情大变,冲动暴躁、敏感易怒,经常在家大发脾气,甚至在家里砸东西、打骂父母。
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这属于“易激惹”,而“易激惹”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特征之一。若患者还有过重度抑郁发作,这部分大夫就把患者诊断为双相障碍。
不过,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医学颜文伟教授曾指出,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症状是“高兴愉快”、“欣喜若狂”的,这种高涨的情绪能感染他人。
他说,“有的医生,不管什么疾病,只要病人发脾气、冲动,就认为那是躁狂,加用碳酸锂或德巴金,说是情感调整剂,可以调整情感,那是不对的”。
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孙学礼教授在《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识别与优化治疗方案共识》一书中,也针对“激惹”和“激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孙学礼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防卫为目的的攻击为“激越”,以掌控为目的的攻击才能称为“激惹”;“激越”类似于“狗的攻击”,患者内心其实是压抑、焦虑的,而“激惹”类似于“虎的攻击”,患者是因为内心自大,容不得别人质疑,所以动怒。
而且,如果患者处于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虽然他们有时也会生气,但通常很快就平复了,仍然表现得愉悦、高兴,对未来充满计划和希望,自我感觉良好,看起来积极乐观。
显然,很多青少年患者并不属于这种情况。这些患者在大部分时间是压抑、痛苦、沉默的。他们有时候变得暴躁易怒、大发脾气,很可能是因为父母一些无意间的言语举止,激活了孩子曾经遭受过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时,他们内心的痛苦、压抑、绝望到了极点,长期累积的强烈的负性情绪爆发了出来。所以,严格来说,这属于极度痛苦、压抑之下的“激越”状态,而不是“易激惹”。
而且,这些患者在情绪大爆发后,也没有高兴、愉悦,而是跟大发脾气之前一样,继续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爱说话。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失控过激行为而感到非常自卑、愧疚、自我否定,抑郁情绪更加严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分患者更合适的诊断应为“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所以,如果患者只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就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话,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这涉及过度诊断,当然,因为这个问题在精神科临床上仍有争议,还没有定论,所以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说,这不能判定这部分诊断为误诊。至于“精准精神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或者“精神病学”的区别,有机会再详述。但可以说,这部分患者并不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属于“泛双相化”的类型。
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大部分精神科医生还总是将青少年大发脾气、打人毁物的行为视为躁狂/轻躁狂发作的话,“泛双相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因为现在的青少年出生在“数字星球”时代,他们涉猎非常广,很有主见,有些孩子的认知层次甚至超过了父母,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已经大大降低。
可与此同时,有很多父母不懂得与时俱进,还是老一套的家庭教育方式,要求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甚至对孩子又打又骂。这很容易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如果孩子的生活过得还比较顺利,他们可能不会跟父母发生激烈冲突,想着忍忍就算了。可如果孩子不断遇到挫折,出现情绪问题,甚至休学之后,他们就很容易频繁地与父母发生剧烈矛盾,对父母非常愤怒。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跟父母发生剧烈冲突的孩子明显比以前多了很多,难道是这些孩子都得双相障碍了吗?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广大父母、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的深思。
03、双相障碍存在过度诊断的问题,值得重视!
很多患者、家属并不了解,其实,在2013年之前,有很多现在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他们得的并不是这个病。在那时,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障碍归属于“心境障碍”大类。
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正式出台,双相情感障碍从心境障碍中独立了出来,命名为“双相谱系障碍”,而且诊断范围明显扩大化,分为了7个类型:


DSM-5中关于“双相及相关障碍”的分类
说得直白一些,在DSM-5中,几乎不管是什么原因,哪怕是患者因酗酒、滥用处方药等原因引起的,只要患者出现过类似于躁狂/轻躁狂发作的症状,那就可以诊断为广义上的双相障碍。
如果按照这个诊断标准,很多物质成瘾、网络成瘾、不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就成了双相障碍患者,成了“重性精神病患者”,哪怕他们的病情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不但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难以信服。所以,在精神医学领域,国内外有很多医生、专家对DSM-5也是有质疑的,更不用说心理学领域了。
以往,精神分裂症也出现过“过度诊断”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内主流精神科还比较落后时,只要大夫发现患者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就诊断精神分裂症。
后来,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大夫意识到,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也会出现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的过度诊断问题才得以缓解。
可现在,双相障碍的过度诊断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明显了,这值得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加以重视。
还有,强迫症也有逐步演变为一种“谱系障碍”的趋势。DSM-5将强迫症从焦虑障碍的范畴中独立出来了,归到了一个叫做“强迫及相关障碍”的大类中,相应地,诊断范围也扩大化了。
另外,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确立了一种新的精神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这种精神障碍的核心症状里也有剧烈的情绪波动,但很多大夫对它仍不了解,临床中缺乏识别的意识和能力,有些大夫可能都还没听说过。所以,有很多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其实有可能是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患者。
希望大家要意识到,主流精神科的诊断标准是动态变化的,国外的标准不是“金标准”,它会受到制定人的认知的局限。
如果孩子出现了重度抑郁发作、暴躁易怒等精神心理症状,这确实要得到重视和解决,但并不代表孩子得的就一定是双相障碍,更不代表这就是“重性精神病”。


此图为AI生成
04、将青少年诊断为双相障碍时,要慎之又慎
其实,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大夫意识到了双相障碍“过度诊断”的问题。还有的医生虽然心里面认为患者是双相障碍,但他们不会轻易地下这个诊断。
他们会在诊断一栏中写“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等等,可在开药时,则很明显是遵循了双相障碍的用药方案。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和患者别以为大夫是漏诊,反而要感谢大夫的用心良苦。
因为他们知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如果患者被诊断为重性精神疾病,医院必须把患者的诊断信息上报到政府部门系统。很快,患者所在的街道、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就会获悉,然后对患者不定期随访。而双相障碍就属于重性精神疾病。
这个规定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主要是为了给这部分患者建立精神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有暴力倾向,街道居委会也要关注他们的动向,维持辖区安定,对于常年服药的患者,还能够减免药费。
可是,很多人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是有歧视的,“污名化”的问题仍十分严重。所以很多患者、家属很不愿意被街道、居委的人知道,更不想被学校知道。他们觉得自己被监视了一样,心理压力和病耻感都很大,这反而有不利于康复。
而且,主流精神科对于双相障碍的诊疗效率是比较低的,很多大夫倾向于认为患者难以彻底痊愈,需要终身服药。从主流精神科的角度来看,一旦患者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有可能他们一辈子都很难撕掉这个标签,对他们以后找工作、日常生活都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希望精神科大夫们能考虑到上面的种种因素,诊断双相障碍时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患者。
最后,广大患者和家属要意识到,无论是“泛双相化”,还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它都不是“绝症”。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哪一种双相障碍,都是可防可治的。临床中,已经有很多双相障碍患者真正走向康复,实现停药,甚至比患病前更优秀、成熟、睿智。
今年的3月30日是第10个“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希望你们和家人都能对这个精神障碍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免于恐惧,加快康复。
尤其是患者的父母,更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懂得如何进行“自我家庭治疗”,找到适合于自己孩子的康复路线图,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29A05OP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