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回复: 0

被保安刺死的32岁外卖小哥,曾花100万出国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1 13:15:4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米粒妈
一个月前,青岛一小区保安刺死了一名外卖员。
原因也简单到令人不敢相信:
外卖员小李想骑车进门送快递,保安老赵不让。
两人争吵之下,老赵从身上掏出一把刀,狠狠刺向了小李的胸前。
鲜血并没让老赵冷静下来,他持续刺向小李的胸前、腰部、背部、面部,直到路人前来阻拦,这场行凶已经持续了一分钟,小李因此不治身亡。


看了这条新闻,米粒妈错愕不已:为什么保安会随身带刀?怎么戾气这么大,把快递小哥捅死?
保安老赵所在的小区明确规定,不允许外卖员骑车进入。
面积大、楼栋多,外卖员就算狂奔也很难不超时,一旦超时几乎一天白干,累死累活才挣了二三百,又有谁能甘心?
与此同时,物业规定,只要进入一个外卖员,就扣掉保安50元工资。
一个月3000块工资,3700户业主的小区一天会产生多少外卖订单,如果不注意,钱早就扣没了。
为了钱,赔上两条人命,值得吗?
老赵和小李本就是两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只不过在算法的逼迫下,他们才成为了天然的仇敌。


在所有人唏嘘的同时,米粒妈却惊讶地发现,那个倒在寒冷冬夜的外卖员小李,才32岁,上岗仅仅6天。
他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却抑郁不得志的中年人,而是正经的澳洲留学生,且父母为了送他留学,已经花费了100多万。
从海归留学生,再到被刺身亡的外卖小哥,这角色的转换让人匪夷所思。
可当米粒妈仔细了解后,才知道,这种矛盾感的背后,其实藏着普通家庭教育的一道深坑。


小李是家中的老大,父母年近60,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
对于小李,父母一直抱有极高的期待。
高中一毕业,父母就以举家之力将他送到澳洲读心理学,上上下下花费了100多万。


毕业后,全家都希望他能够留在澳洲工作、生活,小李也的确那么做了。
可是工作两年后,小李就不声不响地回国了,不知道在国外做了什么,但显然,一切都很不如意。
回国后,小李没有找工作的念头,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木工,因此想自己做手工家具在网上卖。
也就是说,他决定创业。
可是这个年头,就连富人都害怕孩子创业,何况是普通家庭呢?
小李自学编程想设计一款售卖家具的app,还没有个结果,又跑去做自媒体推销家具,一夜爆火没实现,反倒是不温不火五六年。


这五六年里,没有工作,一被问到靠什么生活,他就说自己在澳洲的工作积蓄还没有花完。
朋友眼里,他过着精致但低物欲的生活,不大吃大喝,三餐都是土豆、鸡肉、三文鱼,平时还注意健身保持身材。
米粒妈总觉得,这些外人眼里的“低物欲”,又何尝不是他在现实逼迫下无奈的选择呢?


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小李成为了一名外卖员,这样做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他缺钱了。
朋友说他从未提起自己经济状况的窘迫,却从他工作站点的经理口中了解到,仅仅是送外卖的这几天里,他就拼了命地努力。
“别人一天送几十单,他能送100单。”


可就是这样勤奋的小李,却在开始做出改变的第6天,就遭此祸事。
可是仔细想想,留学这段经历到底带给了他什么?


如果小李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那么即便小李学无所成,也顶多算是微小的“试错成本”
可问题就出在,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当初留学的100多万,至少有一半是父母借来的,直到现在他已经32岁,家里仍然没有还完这笔债。
在澳洲读书的时候,他甚至因为缺钱休学了一年。
前几天和闺蜜薇薇安聊天,她现在生活在美国,家里两个小娃,她说这几年陆续面试了几十个保姆,其中不少人的孩子都是各国留学生
最牛的是一个保姆,出国前是做生意的,现在双胞胎女儿都在最贵的纽约大学,一个人学费+生活费14万,俩人就是近30万美金,近年生意不好做,只能黑去美国做保姆,没日没夜地赚钱付学费。
回国后,他看到父亲在饭店打工,母亲做保姆,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才7000多块。


一家人需要生活,还要预留出还债的钱,导致父母年近60依然只能不停劳作,导致他的压力同样巨大。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和朋友聊天时提起,自己不打算恋爱和结婚,只希望经济上取得一点成绩,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米粒妈想说,留学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押上全部家底的留学,这就是一场豪赌了。
在留学中介眼中,孩子是根据家庭资产分档的。
家里越有钱,可选择的国家就越多,为了帮助孩子所付出的成本也越多。
有的机构甚至会直接拿出一张留学生费用的表格,家庭年收入对应着孩子能去的国家和学校。


换句话说,想要越级而上,不仅仅是对家庭的伤害,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因为孩子在得知父母为自己付出那么多之后,只会更着急地赚钱,早早地往自己稚嫩的肩膀放上家庭的重担。
幸运的,能功成名就,可那些如小李一般的孩子,又有谁能看到他们的心酸呢?
不敢恋爱结婚,只想着赚钱还债,甚至要用自己的人生来填补留学这个决定所带来的窟窿,对孩子又怎么能说是公平?
米粒妈觉得,父母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没有错,可一旦超过能力范围,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我一年只有7万的收入,老婆却想要让儿子读一年5万学费的幼儿园。


妈妈说是为了圈子,为了孩子的成长,可米粒妈想的却是,如果孩子以后有一丁点不符合期待,妈妈一定会生出怨怼:
为了你花了这么多钱,你就是这么回报父母的吗?
可明明,这不是孩子的选择,更不该是他背负的压力。
还有那些假期过后,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孩子假期账单的家长,兴趣、补课、研学、游学开销巨大,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有的父母甚至拿出了将近一年的积蓄。
父母的耳提面命,也难免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我要努力挣钱,回报父母。


不论孩子处在什么人生阶段,不计成本的培养,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都是巨大的。
更何况,背负压力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孩子。
相比之下,父母反倒更幸运一些,因为孩子的债,从小就背在了身上,且没有选择。


在报道中,米粒妈注意到一个细节,小李是高中毕业后去澳洲读的心理学。
专业选择不热门也不好就业,也从侧面说明,高中阶段小李的成绩并不是很好。
米粒妈觉得,如果当初小李父母没借那几十万,哪怕只是让孩子按部就班上个大专、学个技术,起码能够安心地满足温饱,而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小李学业有成、娶妻生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平淡却幸福。
我们不知道,小李为何没告知父母自己已经送起了外卖,也许是临时过度,也许是报喜不报忧,可无论如何,都隐藏着他内心对自己的责备。
在回国后失意的每一刻,他或许都曾想过,如果当初没有借钱留学,是不是父母会轻松一点,自己也能自在一点。
可面对现实,他也只能在碰壁中不断坚持,不断尝试。
拥有同样心理压力的年轻人,不止小李一个。
米粒妈曾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过年轻人失业后不敢告诉父母,每天去咖啡馆静坐,到了曾经的下班时间才敢回家,以此假装上班。


不敢说,是担心父母失望,更害怕自己辜负了父母付出的一切。
人们总说,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巨大,这股压力的来源,在米粒妈看来几乎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期待感。
父母期待孩子成龙成凤,于是花重金培养,也因此不自觉地提高期待值,盼望着付出可以得到同等的回报。
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希望回馈父母,因此一旦达不到心理预期,就会开始自责。
心理压力一大,考试发挥可能更不好,甚至面对任何困难也不敢向父母开口,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孩子心里的苦,也将永远无人知晓。
米粒妈不得不承认,小李能够调整心态,勇于脱下自己的长衫已经很难得,正如那些985毕业后去咖啡店做店员、去超市理货、去面包店打工的孩子们一样。
他们敢于挣脱身上的枷锁,用另一种方式开启人生,的确值得鼓励。
可是这种向下兼容的方式,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无法真正缓解内心压力。
米粒妈看过很多985毕业生去做基层工作的帖子,他们觉得自己逃离了内卷。
虽然挣得不多,但足以温饱;
虽然身体疲惫,但是精神放松。


但米粒妈想说的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孩子出身普通家庭,如果这份疲惫要持续3年、5年,甚至10年,精神还能放松吗?
没有父母的支持,要钱没钱的时候,恐怕才是真正的疲惫。
说到底,这种躺平的方式,并不是真正解决目前困局的办法。
这些父母和孩子共同面临的困境,其实是受过高等教育后,却没有过上理想生活后的心态问题,以及如何面对现实的问题。
不是每一个考上名校的孩子,都一定能飞黄腾达,更多的还是要做一份普通的工作,过上普通的生活。
可如果父母将金钱视为赌注,押上所有去赌孩子的出人头地,风险巨大不说,一旦失败,承担后果的还有那个无辜的孩子。
米粒妈不是说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费心思,而是觉得,家长不要不计成本去培养一个孩子。
教育成本没有上限,能力范围内的才是最佳选择。
经济、心理无压力,孩子才能无负担地成长,轻松大步向前走。即便没能走上一条星光大道,起码也会是洒满阳光的平坦之路。
米粒妈始终相信,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铺路,而是爱意充满心中。哪怕将来有困难挫折,也总能凭借 爱意的力量,勇往直前。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08A0562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