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回复: 0

大学不是“围城”,校门不是“城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 09:08:0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家 ·快评


大学校园究竟该不该开放,成为最近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部官网在近日公布了对《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的答复。答复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


不知何时起,大学校门逐渐紧闭,大众进入校园困难重重,校园封闭导致校内外出现了诸多问题。从校内来看,有的学生为躲避门禁,半夜翻越围墙和闸机出入校园,给安全管理增加隐患;又有北京大学某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与保安“赛跑”。从校外来看,校园封闭可能催生某些“灰色经济”。不久前,中山大学出现“付费入校”现象,出租车司机买通保安,只要花费50元就可以带人进入校园;在厦门大学附近,也出现了“黄牛”以“付费入校”为幌子,来欺诈外来游客的现象。


大学校园必然要开放,这是大学承担公共服务职责、满足公众期待的应有之举。现代大学不该仅仅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存在,特别是作为公立大学,是享受国家财政的公共场所,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科研等职责外,也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要履行应有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承接大众期待。最近,北京建筑大学明湖冰场公布周末及寒假面向公众开放,获得了一众网友称道。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共享,为公众提供便捷和服务,无疑是一种履职行为。一方面,开放是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路径;另一方面,开放也是公众参与高校共建的通道。


同时,开放是大学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大学是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文化建设的力量。“以文化人”,是大学尤为重要的特性。大学理应发挥教育辐射和文化引领创新的功能,成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以自身的文化积淀助力城市文明脉络的伸展。当中小学生跟随成人徜徉在大学校园内,在图书馆等场馆前感受文化的熏陶,润物无声的教育已经发生;当怀揣梦想的人相聚在校园中畅谈,在大学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激荡思想,灵感或许就能怦然迸发。开门办教育也是高质量教育建设的题中之义,大学因其特殊属性,不单在物理空间上要面向公众打开,在精神空间上更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由此才能不断为大学文化注入发展的新动力、持续增强生命力。


更重要的,大学校园开放还是其对内培养人才的教育要求。校园开放,是关乎学生成长与成熟的重要课题,大学的门不能“一关了之”。曾经,遛“纸箱狗”等活动流行在大学生群体中,以排解“足不出户”产生的情绪,让人更加意识到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大学生需要外卖、快递等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畅通地参与论坛、讲座、展览等社会活动,来帮助其提高交往与沟通能力,不断增强社会适应力,这都离不开校园的有序开放与自由流动。


大学校园不能毫无规章制度地开放,“平衡”是关键。教育部在答复中还指出:“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高校校园安全和开放不是“零和博弈”。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不能拿特殊时期的“闭门谢客”当成“常规操作”,而需主动承担责任,完善制度,在综合校内活动情况和校园承载能力等因素下处理好校园开放与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


大学校园开放,不是可选题,而是必选题。关得住校园的门,却“关”不住人们的心。不要因为紧闭的大门和高高的围墙,让大学成了都市里的“围城”。目前,北京市、广东省、山西省等多省市的数所高校已明确发文,将有序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期待未来各高校管理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制度,让高校的大门更加敞开,来真正彰显开放与包容的大学风范。到那时,人们不再只是驻足校门,叹息怀念,而是能够将大大小小的脚印,一双双地留在大学图书馆前的石板路上。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原创作者 | 乔东 谷珵统筹 | 周彩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3A06QO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