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回复: 0

导生关系AB面:北邮学生举报事件折射的失序、异化与治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9 08:36:1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份长达20页的举报文件,让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焦点。在“常常破口大骂”“毕业威胁”“差遣学生为其女儿考试作弊”的声声控诉中,北京邮电大学取消了涉事导师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就在今年2月,华中农业大学一名教授同样在学生的举报声中,走下讲台。
有学者指出,“导师在追求学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沦为功利性的雇佣关系,学生对导师的称谓都变成了‘老板’。”也有高校老师对学生的举报行为表示支持,“因为年轻人正在认识到不平等的结构,也许能改变这些不平等。”
剑拔弩张的个案之外,也不乏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近期,一名95后大学副教授就带来一股“不拿学生一作,杂活不让学生干”的导生关系“新风”,多名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也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享了他们“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4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曾参与举报的学生告诉南都记者,她的新导师“特别好、很细心”。


高校导师与学生关系多次成为焦点。
等来结果
不是所有遭遇不公的学生都站了出来。
谈起近期的风波,4月11日,去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舟舟(化名)用“地狱”来形容三年读研时光,但她未曾鼓起勇气反抗,直到毕业终得解脱。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15名学生的举报则很快有了结果。
4月10日晚,北京邮电大学发布通报称,现已查实,该校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郑某未能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对学生学业疏于指导;未能做到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从事与学习、科研无关事宜;未按学校相关规定给学生发放助研津贴。学校决定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给予降低岗位等级行政处分,岗位等级由副教授七级降为讲师十级。后续,学校将按程序对其进行党纪处分。
这份通报的发布距离他们实名举报郑某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也就一天时间。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目前,郑某所在学院官网已删除其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郑某所在学院刚公布今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结果。10日上午,被问及郑某今年的招生情况时,该校研招办工作人员表示,5月份导师选择系统才开放,如果郑某“被限制招生资格的话,她今年就无法招生了”。


郑某。
这一事件也让人想起大约3个月前,华中农业大学11名研究生那次堪称“孤勇”的举报行动。
今年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11名学生联名举报该校动科动医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教授黄某某学术造假、压榨学生。
只不过,他们的等待相对漫长一些。
21天后,也就是2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通报,经调查认定,在学术方面,黄某某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10篇论文存在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和图片,2篇论文不当署名等问题;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指导学生失职失责、言语不当、敷衍教学问题;在财务方面,存在对部分研究生少发助研津贴问题。
学校决定撤销黄某某校内一切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报请撤销其教师资格,报请对涉及其学术不端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予以撤稿、撤项;停用其主编的《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教材。对举报内容涉及的其他涉嫌学术不端、学术不规范行为的人员,将依规依纪进行调查处理。


黄某某。
学生控诉
无论是北京邮电大学还是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举报导师事件都指向了部分师生关系的失序问题。
“在巨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折磨下,大部分郑某所指导的学生出现了或轻或重的生理、心理问题。”在举报文件中,这15名学生写道。
这份长达20页的举报文件称郑某情绪极其不稳定,常常对学生破口大骂,并以毕业威胁学生;差遣实验室学生做了许多科研以外的事情,如长期代取大量快递,替其开车接送朋友、家人,去其家里打扫卫生,为其女儿做作业、接送上下学,在其女儿参加重要考试时代为作弊。
举报文件中还提到,郑某强迫学生加班,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截留学生工资等情况。例如,有学生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显示工资是每人每月5000元的实习劳务,但一段时间后却降至每月1500元。又如,实验室每日工作时间达到了10个小时30分钟。虽然规定离开时间是22时30分,但这不是学生实际休息时间。
这15名学生在文件最后表示,“恳请学院、学校能够认真对待、严肃处理,为我们所有人分配新的导师,避免我们的研究生生涯葬送在郑某的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对黄某某的举报不仅涉及师德师风,更直指其学术不端。
这份长达125页的举报文件,以及按有11名学生手印的举报信,历数黄某某诸多不当行为,包括“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拼接修改实验图标及数据、改动实验结果、抄袭论文”等,以及黄某某“操纵同行评审、克扣学生劳务费、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等行为。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针对黄某某的举报信。
参与举报的学生钟芸(化名)曾告诉南都记者,“我与课题组的各位同学一样,一开始对科研充满热情,但是在此课题组慢慢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后面逐渐失望,到最后心灰意冷,时常出现焦虑现象。”
她不知道自己的学业能不能顺利完成,“我只知道我实在接受不了我的论文全是假的,对于后生的研究来说会起到负面效果,这种我接受不了。”
她还曾对南都记者说,打算抗争到底,不妥协。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赌上了自己的学业、事业,希望讨一个公道,希望违反学术道德的老师可以得到应有的处罚。”
舟舟研究生三年的遭遇也让她至今回想起来都愤懑。
她向南都记者回忆,在被称为实验室的场域里,架构分明如同金字塔,她的导师只是“小老板”,上面还有“大老板”。“大老板”扮演统筹全局的角色,将一个个科研项目分包给“小老板”,“小老板”下才是博士生和硕士生。
除了超负荷的工作时长,实验室的规矩多,“怪事”也很多:“大老板”儿子的作业经常由博士生代写;有的博士生天天给“大老板”做ppt;有的博士生已达到毕业标准,却被卡着不放人。
舟舟感慨,回望整个读研过程,她名义上的导师,也就是“小老板”,给了她很多支持与鼓励,“真的在这个制度下尽他最大的力量保护我了”。
关系异化
“导师”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寓意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
对于导师的言行规范,我国也有规章可依。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其中规定要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
比如,在学术规范方面,要求导师以身作则,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有违反学术规范、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在构建师生关系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
针对近年来导师和研究生相处过程中出现的关系失范、异化事件,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钧在202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解释,导生关系只有在接近重教学教研、重情感生活这个范围内才是合理、理想的状态。“重教学科研而轻情感生活的极端容易产生导生关系的异化;轻教学科研而重感情生活的极端容易走向导生关系的失范。”
“导师在追求学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沦为功利性的雇佣关系,学生对导师的称谓都变成了‘老板’”。张钧分析了常见导生关系异化的一种:功利型。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扭曲了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学生则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劳务负担,更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
张钧表示,若想解决上述失范、异化现象,需要进行理性导生关系的合理构建,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及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导生关系不规范行为形成红线意识。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导师的道德品行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导师评聘考核的主要依据。
至于学生自身因素,张钧也建议,研究生应主动积极把控求学态度,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合理规划和管理学习时间,积极与导师沟通、增进了解解决疑惑,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顺利完成学业做好铺垫。
华北某高校新闻专业硕导陈依(化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挺认可新闻里这些学生们的行为。因为年轻人正在认识到不平等的结构,也许能改变这些不平等。而高校这个场域相对来讲更容易实现平等,因为有师德师风的规定。”
来自中部某高校理工科专业的教授王镇(化名)认为,为人师者,应有基本的善心,对学生加以爱护。如果关于北京邮电大学导师郑某的报道属实,那么这种导师品行如此恶劣,的确不配为师。
但他同时强调,这种现象在高校是极端个别的案例。
刮来“新风”
剑拔弩张的极端个案之外,也不乏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近走红网络,26岁就当上中山大学副教授的陈逸伦,就带来了一股别样师生关系的“新风”。
陈逸伦说,“我会很明确告诉学生,第一,保证手把手带;第二,不拿学生一作;第三,杂活不让学生干。”
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每周组会,他总会请客吃饭,有时还会被学生们拉去唱歌。他们的微信群除了学术探讨,还有生活杂谈。
有博士生这样评价陈逸伦:“科研上,他很严谨、责任心很强,也很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上,陈老师很随和,和他怎么‘玩’都行。”


陈逸伦在课堂上。
已毕业的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夏阳(化名)也认为自己运气很好。她告诉南都记者,自己碰上了“神仙导师”——待人和善,能力优秀,倾囊相助。就在前两天,夏阳的师门还组织了一场聚餐,因为“导师说想找我们聊天”。
夏阳的导师将学生的需求前置,不专横不强制。“我研一说想尝试往学术道路发展,他就对我很上心,帮我看项目。后来我还是决定直接就业,他也没有再强迫我。”
在新闻专业研三学生王洁(化名)看来,她的导师陈依也十分尊重学生,“你可以跟她分享你的想法,但她不会干涉你的选择。”至于论文作者排序,陈依更不会和学生“抢”。
在看到有些新闻中老师学生争一作的细节时,陈依也很惊讶,“工科论文发表,导师一般都放在通讯作者,很多老师都不跟学生争‘一作’了。”
陈依告诉南都记者,文科专业不太一样,许多老师评优评职称都需要考核“一作”的论文数量。陈依认为,“排名顺序要根据师生对文章的贡献程度来决定,需要经过双方的同意,如果学生不认可,我不太会去投稿。”
在采访过程中,王洁与夏阳都用“亦师亦友”形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但这份关系也有明确的“边界”。
夏阳的导师没有实施“打卡制度”,以强制将学生留在实验室内,也不会克扣学生的补贴和报酬。王洁的导师陈依平时与学生们关系亲近,但也从不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更不会用“威严”逼着学生干杂活。
陈依向南都记者表示,她只是在沿袭她导师的做法,平等地对待学生。
王镇告诉南都记者,作为研究生导师,除了需要具备仁爱之心,还应符合古人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给出自己的解释:传道,即为学生传授道理,当然首先老师要讲理;授业,即给学生指导学业、指明未来,让学生将来的路比老师走得更好;解惑,即解答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困难。
北京邮电大学在通报中承诺,将尊重学生意愿,为郑某指导的所有学生调换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全力保障学生在校的正常学习科研生活。
如今,华中农业大学的钟芸也等到了新导师。她近期“正在做实验,比较忙”,估计今年12月份能毕业。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周敏萱马辉陈燕实习生陈娜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12A042W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