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回复: 0

在新加坡,离婚率和预售组屋的隐秘关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20:48:0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的组屋政策解决了国民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但近来有一项研究表现,预购组屋筹划(BTO)或鼓励更多年轻男女早点结婚,但也可能提高离婚的可能性。


熬过BTO但没有熬过婚姻?



在新加坡,有人说要判定一对情侣是否打算结婚,首先要看他们是否申请了BTO。






图源: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BTO,即新加坡的预售组屋,必要人们在政府开始建造组屋的前几年,在HDB每年开放的申请期提交。


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推出预购组屋筹划,并在2011年扩大筹划,其中的条件包括要求年轻男女在领取单位钥匙的三个月内必须已经注册结婚。




图源: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三名商学院传授在撰写的新书中Kiasunomics 3探讨了预售组屋和婚姻的关系是,通过不同的数据将两者进行了接洽。




图源:PEXELS

研究发现,2000年前到2010年后的年轻男女结婚率有上升现象。其中,25岁到29岁女性的结婚率,从45%上升至60%左右;30岁到34岁男性的结婚率,则从22%上升到37%。


这些观察与预购组屋自己的推出时间以及预售组屋干系制度的推出时间相一致。因此,将这两者接洽起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更多情侣可能是出于简单想结婚,或者为了申请购买预售组屋而选择结婚。择成家。




图源:PEXELS


不过,30岁到34岁的女性以及35岁到39岁的男性,在2000年前到2010年后这段期间离婚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数据表现,女性的离婚率从4%提高至7.2%,男性的则从3.5%升至6.3%。


这观察往往出现在结婚后的5年,而这时间点似乎与预售组屋的5年最低居住条件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MOP吻合。从而得出,为了避免预售组屋在最坏情况下被HDB 收回去而选择,在MOP结束后才选择离婚。


预售组屋为何会导致离婚?



预售组屋筹划为想要结婚的情侣实现了购房梦想,但即使成功提交申请,也并不保证购买资格,购买资格必要通过抽签系统。被抽中后,人们才能按抽签次序选择心仪的单位,并签订购买合同,在指定时间内支付干系款项。


完成这繁琐的过程后,人们通常还需等待3至5年才能入住。因此,说预售组屋是新加坡情侣结婚的第一步也并不为过。


而且专家在对比了预购组屋夫妇和转手组屋单身者的个人名誉卡消费后,观察到独居在转售组屋人们均匀名誉卡消费比居住在预购组屋的夫妇高出7%。使用这些信息,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说法,居住在预售组屋的夫妻为了存钱还贷款而减少个人开销。


因此,不能否认预售组屋的开销是年轻夫妻离婚的导火索之一。


除了高额开支外,书中的一位作者也指出,冲动购房是导致后期高离婚率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购房前没有做好财务规划的夫妻之间。这种情况或许会随着政府今年为年轻夫妇制定的新2.5%首付筹划而有所改变。






对于政府历年来推出的减少预购房屋顾虑的政策,是利是弊或许只偶然间能够给出答案。
AY丨
编辑

HQ丨
编审

新加坡
建屋
发展
丨来源

新加坡建屋
发展
局、PEXELS丨图源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09A0661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