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古井集团二股东国厚资产深陷债务危急,压力给到古井贡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0 04:40:5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徽酒集团将迎来重组的消息让背后的国厚资产浮出水面,也让后者投资古井集团一事再受关注。国厚资产去年斥资百亿成为古井集团第二大股东,被视为古井集团深化改革的“新活力”;但国厚资产自身却面临流动性危急,不但业绩亏损,还被出证监局具警示函。
那么,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古井集团为何会选择国厚资产?后者的债务危急,又是否会连累古井集团及正在冲刺300亿目标的古井贡酒?
上海浦创入驻十余年未见起色?
古井集团寄希望于新股东
事实上,国厚资产入驻古井集团仅一年多时间。
2023年4月,国厚资产发布庞大投资公告称,上海同华创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华创盟”)、义乌市枫澜商贸有限公司、芜湖昱顶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二》,国厚资产与芜湖昱顶以100亿元收购上海浦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浦创”)100%股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国厚资产持有芜湖昱顶的99.8%的股权,此次收购达成后,上海浦创完全退出,国厚资产持有古井集团30%股权,成为仅次于亳州市国资运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国厚资产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经安徽省政府答应设立,并经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公布和财务部备案的国内首批、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公司建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7.92亿元,由中国东方资产联合博雅投资等上风资源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北京文投、光大信托、徐工集团等为战略投资者。


国厚资产官网截图
从上海浦创到国厚资产,古井集团似乎一直在寻找推进公司混改的“助力者”。
据了解,2009年,古井贡酒推进渠道扁平化变革,开启三通工程。同年,古井贡酒引入民营资本,亳州市国资委以4.65亿元将所持有的古井贡酒集团的40%股权转让给上海浦创,公司开启改制序幕。
提到上海浦创,就不得不提及复旦大学教授史正富。彼时上海浦创为同华创盟的全资子公司,而同华创盟由天津同华和同华控股共同投资建立,两者分别持股50%,天津同华的实控人为太平洋联盟投资集团,同华控股的实控人为史正富夫妇。
2018年,因为天津同华对史正富夫妇及其关联公司的债务追讨问题,史正富将公司股权转让,同时也退出了古井集团。但上海浦创仍持有古井集团40%股份,直至2023年2月,上海浦创的将其持股比例降至30%;古井集团新增股东安徽古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
可以看到,上海浦创入驻古井集团十余年,尽管几经周折,但古井集团的改革却没有大的突破。期间,古井集团、史正富夫妇、同华投资、上海浦创还打了多次官司。
国厚资本的加入,显然被古井集团寄予厚望。据悉,与传统地方AMC不同的是,国厚资产是民营地方AMC的代表,一直以来以“纾困民企”闻名于资本市场。
“我们与国厚资产的合作是基于双方的战略发展需要,而非单纯的财务投资。国厚资产成为我司第二大股东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共同为古井贡酒的发展贡献力量。”古井贡酒方面表现。
国厚资产深陷流动性危急
古井贡称不会直接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2023年,是古井集团及古井贡酒的“改革深化提升年”。这一年里,古井贡酒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作为控股股东,古井集团也迎来新的调整。
但对于刚刚入驻古井集团一年时间的国厚资本而言,日子却不是那么好过。
本年1月,国厚资产连发3条公告,其中关于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告称,停止公告出具之日,公司未能按时归还到期的债务金额为2.98亿元,债务类型均为有息负债。停止2023年末,公司被冻结货币资金6129.96万元。去年仲裁诉讼及查封扣押或冻结案件共8起。
对于违约原因,国厚资产解释称,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公司部分资产包处置不达预期,导致公司资金回收不达预期。同时公司投资的部分股权,由于宏观经济影响,未能按照计划退出,使公司出现流动性告急。
另一方面,由于融资环境近几年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有息负债不断被压缩,宏观去杠杆导致公司再融资面临一定的挑战,以上导致公司未能按时归还部分债务。
本年4月,国厚资产发布《关于2023年度发生超过净资产10%以上亏损的公告》。根据2023年审计报告,国厚资产2023年度净利润为-6.68亿元,亏损金额达到上年末(即2022年末)净资产的13.46%。
此外,国厚资产还于2023年12月29日收到安徽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指出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22国厚01”的债务资金在临时补流后未按召募使用说明的规定期限返回;二是公司的逾期负债和重要诉讼情况未及时披露;三是财报中的管帐核算科目禁绝确。
行业人士认为,斥资百亿收购古井集团,是国厚资产引发流动性危急的导火索。而国厚资产成功加入古井集团,二者之间已然具备了利益捆绑关系。那么,国厚资产的压力是否会直接波及古井贡?
对此,古井贡酒方面复兴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关于国厚资产目前面临的运营问题,我们深表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厚资产的问题不会直接影响到古井贡酒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古井贡酒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体系,我们的生产、销售、品牌宣传等各个环节均按照既定计划和目标有序进行。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国厚资产的后续情况,确保古井贡酒的经营发展不受影响。”
瞄准300亿营收目标
古井贡酒全国化难题何解?
2016年以来,古井集团不断扩张,不但连续多年在央视春晚特约赞助播出,还接连收购了两个较大的白酒酒厂:2016年收购了武汉的黄鹤楼酒业;2020年年底收购了滁州的明光酒业。至此古井集团形成了“三个品牌,四种香型”的产品布局。其中,古井集团持股超过50%的古井贡酒,显然是其核心力量。
2019年,古井贡酒营收突破百亿时,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便提出了“再造一个新古井”的战略构想,并计划于2024年实现200亿的营收目标。2023年,古井贡酒迈过200亿元营收大关,公司又喊出迈向300亿元的新口号。
在2023年报中,古井贡酒明确提出,2024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44.50亿元,较上年增长20.72%;计划实现利润总额79.50亿元,较上年增长25.55%。据此推算,古井贡酒将在2025年实现营收300亿的目标。
而作为区域酒企,要寻求新的增量,就不得不走全国化之路。然而,古井贡酒的全国化却始终面临挑战。
财报显示,古井贡酒2023年华中、华北、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分别为171.07亿元、18.43亿元、12.83亿元,同比增长19.17%、39.01%、26.89%;从营收占比角度,其重要营收依赖以华中为根据地的市场,贡献率超过了80%,其余市场的营收占比不到20%。


对于全国化的拓展,古井贡酒方面表现,全国化拓展为古井贡酒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着名度。同时,面对猛烈的市场竞争,古井贡酒将继续加大全国化拓展的力度,同时注重提升产品格量和服务程度,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推进全国化,古井贡酒近年来可谓下重金搞营销。2023年,古井贡酒销售费用达54.37亿元,同比增长16.46%,在A股上市酒企中列第二。2021年-2022年,古井贡酒销售费用分别为40.08亿、46.68亿,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销售费用高企、全国化市场久攻不下、加上古井集团二股东正值归还债务的关键时期,古井贡酒怎样扛住压力顺利实现300亿营收目标?南都·湾财社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07A0AKF8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