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回复: 0

基金经理离任潮涌,为什么?去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今年以来有86家基金管理机构的137位基金经理离任,创下近三年来同期新高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齐文健
6月11日,又有两家基金管理机构发布基金经理离任公告。方正富邦基金基金经理田业钧、国信证券基金经理牛其科离任,并均已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1日,下同)有86家基金管理机构的137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从业机构未发生变更但已不担任基金经理的原基金经理,以及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创下2021年同期以来新高。
在发生基金经理离任的86家基金管理机构中,管理规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不足千亿元的基金管理机构有52家,占比为60.47%。
此外,137位离任的基金经理中,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三年的有60人。
为何基金经理频频离任?华林证券资管部落董事总经理贾志向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表示,造成公募基金经理离任的原因许多,包括但不限于奔私创业、跳槽到新公司、未通过公司考核被动离职等。最近几年,市场相对低迷,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普遍较差,在阶段性压力下,基金经理或主动或被动寻找新的出路,都会造成离职率上升。
在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名单中,不乏颇有影响力的绩优基金经理。譬如,圆信永丰基金范妍、泰信基金董青山、建信基金姜峰、嘉实基金苏文杰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着名基金经理从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离任后选择“奔私”差别,如今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机构中的流转已家常便饭,中小型基金管理机构的绩优基金经理转投大型基金管理机构的环境时有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从基金经理岗位离任但因担任公司高管并未离职的环境也不新鲜。比如,因公司内部工作调整,汇添富基金袁建军在1月17日卸任了全部在管产品,并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变更手续。目前,袁建军还在担任汇添富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副总经理。
年内有137位基金经理离任
基金经理离任潮从未停歇。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场有137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涉及86家基金管理机构。
与之相比,2021年同期、2022年同期、2023年同期,行业内分别有121位、112位、130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的基金管理机构分别为84家、74家、81家。
今年以来,有四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基金管理机构为八家,包括易方达基金、平安基金、中欧基金、大成基金、国联基金、鹏扬基金、国泰君安资管、格林基金,大中小型基金管理机构均现身。
上述八家基金管理机构中,格林基金今年以来有四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还新聘任了三位基金经理。目前,该公司有12位基金经理,在这八家基金管理机构中数量最少。
大成基金因基金经理离任也备受关注。5月17日,大成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基金经理吴翰因个人原因于5月15日离任四只基金,并不再转任该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但是,他管理的大成颐禧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成立于2023年6月29日,尚未到达首个封闭解禁日。截至卸任,他管理该基金的时间未满一年。
另有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四家基金管理机构今年以来各有三位基金经理离任;宏利基金、中银基金、人保资管、财通资管等19家基金管理机构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均有两位。
对于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较高的现状,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今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的整体业绩体现不佳,甚至出现亏损,是基金经理频频变动的重要因素。另外,薪酬报酬也是基金经理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基金管理机构“痛失”人才
今年以来离任的137位基金经理中,有60位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三年,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凌驾五年的人数为46位。其中,银华基金倪明、建信基金姜峰、泰信基金董青山、中信保诚基金宋海娟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均凌驾10年。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上述137位基金经理中,有109位基金经理离任前由所在基金管机构内部造就。
此外,今年以来离职的有一批绩优基金经理,比如嘉实基金苏文杰、景顺长城基金李进、万家基金李文宾、建信基金姜峰等。
对此,宋清辉告诉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今年以来绩优基金经理也在离任的原因可能与降薪潮有关。在近几年的熊市压力下,部分基金管理公司业绩不佳,为了生存下去,不少基金管理不得不通过降薪“活下去”,但是此举也使得留住人才显得更难了。
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基金经理中,尤其是权益基金经理中,任期内管理产品的任职回报告负的不在少数。
以泰信基金董青山为例。在5月29日和6月4日,董青山先后两次将所管的四只基金全部卸任,且均是权益类基金。5月29日,他不担任基金经理的泰信行业精选A、泰信中证200任职回报分别为120.58%、-31.43%。他于6月4日离任的泰信互联网+、泰信智选成长A任职回报均为负,分别为-37.6%、-19.38%。
另外,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基金从业资格人员信息披露,在泰信基金公示的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的工作人员名单内,董青山已不在其中。
离开后的基金经理都将去哪里?与以往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奔私”成为主流差别,今年以来,离职基金经理的去向呈现出在公募基金管理机构之间流动的趋势。
比如,2月8日因个人原因从万家基金离任的李文宾,在2月28日从业机构变更为永赢基金。4月由圆信永丰基金离开的范妍,选择加盟富国基金。4月9日苏文杰从嘉实基金离任后,有消息称,苏文杰或将加入另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管理机构。
基金经理离任“口子”收紧
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相继出台相干政策对基金经理的随意离职行为举行干预。同时,因各自环境差别,在基金经理离任后,静默期的长短也有所差异。
根据《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视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聘用从其他机构离任未满六个月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从事投资、研究、交易等相干业务。
此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3年11月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中提及有14种情形不得注册为基金经理,包括无特别环境管理公募基金募集期、封闭期内主动离职的基金经理,且离职时间未满24个月(含静默期);未共同公司妥善完成工作移交或无特别环境管理基金未满一年主动离职,离职后未满18个月(含静默期);短期内频繁变换任职单位,即最近一家任职单位为公募基金管理人、三年内变换任职单位两次以上,或者最近一家任职单位非公募基金管理人、三年内变换任职单位三次以上等。
今年以来八家基金管理机构有四位基金经理离任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11日。数据泉源:Wind数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4A0520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