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回复: 0

香港出招救赎“负资产”楼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住宅价格已较此前高点下跌24%左右。当地相干部门的最新调控措施,目的是减少修建期付款新房大量上市后可能带来的违约潮。图为比年来新房上市较多的西九龙发展区附近。《财经》记者 焦建/摄


“挞订”风险不限于期房市场。如部分现楼提供超长成交期或“先住后付”,都有可能在完成交易时因估价降低出现问题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编辑|苏琦
随着当地楼市价格逐渐进入下行周期,为熨平波动,中国香港亦在频繁出招。最新的一项政策,针对的对象是房未交付但市值已大幅下滑的准业主。为让其顺利完成贷款“上楼”,相干条件将放宽,以使其亦可享受下单后才推出的一系列“撤辣”优惠。
6月14日时由香港金管局推出的这项相干政策,有其现实配景:近期一系列大型新楼盘将陆续推出,但香港楼市价格却开始回落。对于一两年前通过购买“楼花(未落成住宅物业)”成为准业主的购房者来说,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则会出现其房屋估值低于成交价的情况,较为尴尬。
在“楼花”制度已广泛运行数十年且不断进化完善的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有其独特的买卖细则,与内地市场有所差别。例如,当地业主在选择购房时,“上会”或曰“上车”的方式多元,可选择修建期付款或即供期付款。
前者意味着虽他们购买的是期房而非现房,但因相干交易并未完成,所以在等待物业落成期间无需开始供款或承担利息开支。后者则意味着楼花已完成交易,买家未入住却已经支付全部楼款并向银行偿还按揭。


在期房市场运行数十年的中国香港,当地业主可选择修建期付款或即供期付款。前者在收楼前无需还贷,却要承担房价下跌所带来的一系列额外风险。《财经》记者 焦建/摄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即供期付款方式因有较大折扣而较为流行。但随着比年来价格波动较大,即供期付款方式受欢迎程度有所降低。此中的一个主要缘故原由,与银行对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测试”有关。
例如,对于一些已购买楼房但未还清全款的改善型住房购买者来说,选择即供期付款,则其新旧两套楼房的还款总额不可超过其月收入的四成(部分条件下可放宽至不高于五成)。选择修建期付款,则无需在新房落成前开始还款,压力较小。
在楼市价格相对稳定或上升周期当中,这一制度运行有其优势,因要等到房屋落成后,准房主们才开始支付房款。此时房屋已可采取现房按揭的形式,还可在银行那里获得较高的贷款比例。但这一模式亦有其风险,即价格调整过大,当前估值可能会比购入时的价格低不少。
因涉及与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等的多重关系,一旦这一现象出现,情况则较为棘手。以在两年前购入一套1000万港元的房屋为例,房价下跌一成,其当前估值便会降至900万元。向银行申请按揭时如能借到九成,则是810万元。但购房者仍需按照修建期付款约定的1000万元完成交易,则意味着需要再筹措大笔现金。
违约或当地所言的“挞订”风险因此出现。这意味着如买家在签署正式买卖合约后不完成交易,除了损失订金,亦会被业主追讨悔约行为所招致之损失。否则轻会损失订金(已支付的楼款,一成左右),重则是开发商以市价出售该房屋后被追收差价。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一风险不仅存在于期房市场,在现房市场,如部分现楼提供超长的成交期,或者接纳先住后付方式,都可能在完成交易时出现估价降低从而出现问题。
以当前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市况来看,目前的住宅楼价已经较2021年较高点时下跌了24%左右。为稳住房地产价格,本年2月底时,香港金管局曾推出一系列与按揭贷款有关的“逆周期”优惠措施,包罗上调差别房屋的按揭比例上限等内容。但相干措施有其实施边界,即只适用于2月28日之后的购房者。
按照6月14日由香港金管局推出的相干新政策,这一优惠措施将回溯至2月28日之前的购房者。他们在购买3000万港元或以下的住宅时,同样能获得最高七成的按揭贷款。3000万元以上至3500万元最高获得六至七成贷款,3500万元以上最高获得六成贷款。
“在银行按揭业务风险得到妥善管理的前提下,有空间微调2月28日公布的措施,以协助有实际困难的用家获得较高成数的按揭贷款。”金管局在相干文告中指出,“是次微调着眼于具真正置业需要的用家。当局再次提醒市民,置业是一项恒久承担,在作出置业决定时,应该小心评估风险,量力而为。”
这一政策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当地一位地产相干业界人士便向《财经》记者剖析称,随着修建期付款方式在当地的逐渐流行,比年来在部分项目当中选择这一模式的买家比例,可能已经高达八到九成。此外其亦进行了相干估算:香港的楼花期最长为30个月。过去两年当地一手房的成交量为2万宗左右涉及22个楼盘,假设此中六成买家选择修建期付款方式,则意味着1.1万套左右的新房将陆续完成交易。
一个更能说明情况的现实例子,则是当地将军澳地区一个即将开盘的项目,准业主买家已向开发商发出联名求助信称,向银行申请按揭时发现估值不足,要求开发商提供多重帮助,例如提供4.5厘的利息补贴现金回赠,与主流银行协商帮助提高估值,以及提供过渡性贷款等。
除了前述回溯购房者的新政策,当日香港金管局亦微调了两项其他监管要求,包罗简化以资产水平计算借款能力的方法;以及在计算借款人的“供款与入息比率”时,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的扣减率由至少三成,回复至至少两成的参考水平。
部分业界人士对此指出,相干政策调整是从风险管理处罚,为防止当地楼市出现大规模的“违约潮”(挞订潮)。亦有相干人士公开直言:任何放宽性的调整都是利好,但难言可扭转大局。“只有搞好经济,楼市自然会好。”
责编|张雨菲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5A06P1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