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回复: 0

老板疯狂套现,那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印记传媒,终于宣告破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刘工昌
2024年4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2022)京01破25号之一《公告》”。
公告显示,在2022年9月16日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等16家债权人对印纪传媒享有17.67亿元普通债权。经管理人调查,印纪传媒银行账户余额371.07元,其名下持有的注册商标、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难度较大,且实际变价处置的价值较低。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不存在重整、和解情况,故管理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印纪传媒破产。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4月3日裁定宣告印纪传媒破产。




至此,印纪传媒,一家曾在中国影视发展史上创造出卓越影响力的公司正式宣告破产。
搞广告的搞起了影视
进军影视赛道前,印纪传媒的前身是一家名为DMG传媒的广告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广告制作、品牌营销等。1993年由吴冰和美国人丹·密茨创办,肖文革于1997年参加,三人也被称为业内的“铁三角”。
来自美国的制片人丹·密茨是一名“中国通”,被评是“最有中国特点”的纽约客。吴冰曾获全国女子体操万能冠军,后从武打替身开始,渐渐涉猎影视领域。而肖文革,丹·密茨曾这样介绍他:“来自军人家庭,曾经在政府部门和部队工作过,对于人际关系非常在行。”①
2009年,随着中国电影院线的银幕总数突破了5000块,这意味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大规模商业化有了大概。同时根据很有背景的肖文革打探来的“内幕消息”,国务院正在制订《文化财产振兴规划》,影视制作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行业。
借着这股东风,18年没拍电影的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准备拍一部名为《建国大业》的主旋律大片,云集了姜文、冯小刚等83位明星、名导在内的172位专业演员参加。并且这些人都是义演,这意味着基本上播了就能火就能赚。
此时肖文革找到韩三平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打动了韩三平:“DMG不是来分钱的,是来帮着赚钱的。”②
至于怎么帮韩三平赚钱,实在就是在电影巧妙的植入广告,主赞助商交通银行更是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多处显现。
《建国大业》总投资3000万元,最终的票房达到了4.3亿元。最大的赢家实在是背后精心运作的DMG。
肖文革按照好莱坞的模式,从剧本计划、前期推广、话题营销、首映礼直到后续开辟一条龙,DMG全程参与了影片策划、剧本、投资、拍摄、宣发全环节,通过此举,肖文革把中国电影的操作模式彻底颠覆,真正转向了现代西方的商业电影模式运作。
随后根据热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改编的同名电影和引进的好莱坞电影《钢铁侠3》也都采用此种模式大获成功。原本出身成谜的肖文革经此一战,俨然成为最神秘的“中国电影新教父”。③
尤其是《钢铁侠3》的成功,直接让印纪传媒2013年的净利润飙升到2.76亿元,相较于2012年的1022万元,翻了超过25倍。
另外该公司投资出品的海外电影《暮光之城》、《生化危急:战神再生》、《环形使者》和《钢铁侠3》等火爆一时。
要说的是,此时的DMG主要仍是一家广告公司。
数据显示,直到2014年上市前,印纪传媒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广告业务,其中汽车行业的广告业务占比近7成。客户涉及嘉陵摩托、宝马、奥迪、耐克、NBA等大品牌,作品曾获美国Summit广告奖、戛纳广告金奖等多项奖项和提名。
顶峰既是强弩之末
2014年,印纪传媒通过借壳高金食品上市。其时高金各项业务遭遇困境,急需“输血”,印纪传媒化身白马王子赶到。
“高金食品以经评估的整体资产6.5亿元,置换股值60亿元的印纪传媒资产,其差额部分向印纪传媒发行股票购买的重大资产重组,成功让渡上市公司壳资源。”
2014年4月8日,高金食品公告称,上市公司拟向印纪传媒全体股东肖文革、张彬、印纪华城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印纪传媒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肖文革。



借壳上市后五个月,印纪传媒的股价从9.8涨到了44元,市值高达490亿元,号称“A股唯一全球高概念娱乐品牌IP操盘手”。此后其股价继承飞涨。从2014年4月8日的盘中低点4.57元/股(前复权股价)到2015年6月8日的盘中高点27.67元/股,14个月时间,公司股价上涨5倍。
作为实控人的肖文革,以在印纪传媒中直接或间接曾一度超过70%的持股比例,身价最高时达349亿元,成为川股富豪第一人,被视为四川首富。
借壳时,印纪传媒曾承诺:2014年到2016年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30亿元、5.58亿元和7.19亿元,承诺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90亿元、5.01亿元和6.50亿元。
上市后的三年里,印纪传媒的确兑现了承诺。
“2014年到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36亿元、5.74亿元、7.3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5.05亿元、6.76亿元。”


2017年是印记传媒的顶峰,却也是强弩之末,这一年印纪传媒净利润为7.68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7.17亿元,看似各方面都达到了顶点,但业绩增幅已远不如前三年。
不过谁也没想到,到了2018年它的业绩竟出现断崖式下滑。
起首是此前从未亏损的印记传媒在2018年开始出现亏损,并且是巨亏,一下子把前几年赚的钱全赔了进去。2018年印纪传媒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减少83.44%,净利润为-20.06亿元。
对此,印纪传媒解释:因为收入下滑及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导致。







坏账林立人员流失上市终止
伴随着亏损的,还有“坏账”林立,停止至2018年6月30日,账面应收账款余额为21.43亿元。其应收账款一度占了活动资产的54%。


2011年至2018年上半年印纪传媒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营收和应收款项的对比,两者到2017已基本拉平,到2018更是营收大幅萎缩,而应收仍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8年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22.53亿,占活动资产的54%。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2018年6月份,印纪传媒应收账款会计估计变更,拟对7—12月账龄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由5%变更为1%;1—2年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比例由10%变更为5%;2—3年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比例由 50%变更为20%;3—4年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比例由100%变更为50%。⑥
2014年起印纪传媒预付款项变化如下图所示,停止至2018年6月30日已达8.53亿元。根据公司披露,预付款主要为预付电视剧制作投资款,其中一年以上金额为2.27亿元。


曾风光无限的团队此时处于风雨飘摇中,据统计,2018年印纪传媒人员流失率超过60%,高管甚至公司董事相继离职。2018年7月至9月,公司2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证券事务代表辞职。此外,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失败 。
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下,2019年,印纪传媒成为首个“戴帽”的影视A股,简称由“印纪传媒”变更为“ST印纪”。2019年10月10日,印纪传媒股票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终止上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9年10月10日印记传媒的收盘价为0.55元/股,相较巅峰时期的26.7元/股,跌去了97.9%,总市值也由465亿直接缩水为区区11亿,
实控人领导高管减持套现
起首是印记传媒的主体是拍广告的,缺乏影视制作的专业本领。曾在印纪传媒内部做投融资相关业务的人士透露,印纪传媒参与出品的知名大片,均为参投,不是自己团队创作。
“引进片上纵然对电影不够专业也没关系,只要在好莱坞有点关系就可以买到版权。”
也就是说,印记传媒的影视财产基本就靠拉关系,国内就靠肖文革,好莱坞就靠丹·密茨,靠关系包打天下,刚开始是可以的,但越往后,趟进深水区,就越是显示其在这方面的极端薄弱。
另有印纪传媒合作的人士曾表示,这家公司管理混乱、内部人事关系复杂。
更可怕的是,印记传媒的主控人好像把主要心思不是花在如何搞好公司,而是如何套现上。
大概上市那天,肖文革想的就不是如何精进业务,而是如何熬过限售期。
早在2017年3月,肖文革所持股份还在限售期期间,印纪传媒就发布过一则关于豁免控股股东有关承诺事项及变更承诺的公告,将肖文革持有的上市公司10.50%的股份转让至其个人全资控股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印纪时代(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为什么要这么转呢?因为印纪时代的股份锁定承诺是去掉了“36个月锁定期届满后,每年转让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的规定,也就是这10.50%的股份可以在2017年11月18日之后一次性转让。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肖文革为减持做准备了。2017年11月20日,是印记传媒借壳高金食品期满三年的日子。按照有关规定,印记传媒实控人肖文革及其关联公司的持股也在当日正式获得解禁。印纪传媒的公告显示,肖文革和通过实在际控制的印纪华城、印纪时代一共持有印纪传媒13.13亿股,占印纪传媒总股份的76.98%。
在其业绩暴雷之前的2018年1月,肖文革将其持有的印纪传媒1.07亿股股份转让给了安信信托,股份转让单价12.75元,套现金额13.6亿元;当年5月,肖文革分别转让其持有的8142万股和印纪华城持有的708万股,每股均价11.8元,再度套现10.44亿元。
此外,肖文革还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20.46亿元的融资。据不完全统计,肖文革从上市公司累计套现金额高达44.5亿元。
而这远远还不是肖文革的全部操作。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自印纪传媒上市以来,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频仍质押股权34次,停止2018年6月,已将持有的印纪传媒股票全部质押完毕,质押融资资金合计超过80亿元。
老板这么搞,股东高管们自是不会闲着。
二股东名叫张彬,是一位1985年出生的神秘自然人,一度持有印纪传媒近7%的股权,一直在印纪传媒担任监事一职。他于2016年底就开始了减持之路,进入2017年底,张彬更是明显加速了减持的步调,仅仅一个月内就5次减持!
根据Choice公开信息,张彬历次累计减持3200万股,获利8.3亿元!


其他股东也不甘示弱。根据choice公布的数据,公司前六大股东,除新进入的于晓非外,所持股份基本已全部质押,并且所有这些股东所质押的股票均已跌破平仓线。
从理论上讲,如此频仍的减持于质押,应该引起市场包括监管部门的高度鉴戒的。那么肖文革们又是如何躲过去的呢?
为了配合肖文革此后的减持,还有应对重组失败而带来的股价暴跌,2017年10月,印纪传媒内部有关人士便开始在市场探求股票配资业务合作伙伴。
“印纪传媒方面出面探求配资的是其一位李姓的财政负责人和郭姓高管,最终其与注册地为拉萨经济技术开辟区的某股权投资机构签订了配资协议,两边决定筹措资金,利用资金优势,对印纪传媒的股价进行‘管理’。”一位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根据协议,两边以约1:4的杠杆进行配资,既印纪传媒方以1亿元作为协议约定保证金,另一方则作为劣后为其配资4亿。
据叩叩财讯调查获悉,印纪传媒该1亿参与配资的现金,分三笔在2017年10月尾之前到达配资两边约定的账户,其中两笔共计8800万元的资金,则是通过一张姓自然人(该张姓自然人,当年25岁,疑似为印纪传媒董事长吴冰的助理)账户划拨,另外1200万元则是通过浙江东阳某影视公司名义打款。
在上述资金与配资到位后,2017年11月开始,有关投资机构自行发起和控制的多个信托产品和资金账号按筹划分步开始大量购入印纪传媒公司股票。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中旬,该一系列配资账户累计购买印记传媒股票市值近4亿元。整个过程存在利用集中资金优势,通过大量的连续交易、盘中拉抬、虚假申报、自卖自买等本领对印纪传媒股票实施操纵。
在该一系列账户的操纵下,印纪传媒股价一直维持在13-14元之间横盘运行。而另一边,印纪传媒实控人和关联高管的减持大戏则巧合地在此刻悄然启幕。⑦
2018年7月,这些质押股票纷纷到期,却根本没有等来肖文革的回购。
2018年的12月,被北京第三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消耗人员名单。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印纪华城、印纪时代涉诉事项累计涉诉金额高达78.85亿元,其中肖文革涉及的诉讼金额为57.35亿元。
剩下的股权呢,冻结了。
到2018年7月31日肖文革所持上市公司44.04%的股份均已被司法冻结。2019年以来,肖文革所持全部股份被轮候冻结七次。最近一次是5月16日,肖文革所持全部公司股份7.79亿股先后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冻结期为3年。
他们这么搞,难道没人管了吗?
据叩叩财讯获悉,在2018年9月,印纪传媒时任独立董事范红、郭全中、张然三人向深交所递交印纪传媒举报材料,称公司大概存在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违规事项。
2018年9月26日,深交所要求印纪传媒具体说明并披露公司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是否履行审议步伐和信息披露义务。
但此时所有的 统统为时已晚。
公开资料显示,印纪传媒曾有三位核心创始人物,分别为负责创意的美国人丹·密茨、原董事长肖文革和负责管理的吴冰。
然而如今的局面是,丹·密茨在上市公司中早难觅踪影;肖文革虽然身为印纪传媒实际控制人,但其早已在2015年底便请辞董事长一职,如今同样不知所踪;在原有财政总监、董秘辞职后,一人身兼董事长、财政总监、董秘数要职的吴冰,却早已入籍美国,近几年来,吴冰一直称病长期滞留美国。⑧
根本没想着把公司做好
要说的是,遭遇退市的印记传媒并不孤单。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退市的文化传媒娱乐上市公司多达25家。


有人曾对退市影视公司的败局进行总结,并总结原因。
“商业模式脆弱,业务持续性差,主营业务收入快速下滑;盲目并购,资产质量不佳,收购导致资产大幅度减值,业绩连续亏损;公司创始人和大股东将上市公司当作套现工具,缺少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早在2022年1月,北京市一中院便已裁定受理湖北联投资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印纪传媒破产整理一案,并指定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为印纪传媒管理人。
经过债权申报,2022年9月,北京市一中院认可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等16家债权人对印纪传媒公司享有17.67亿元普通债权。
从其财政状况来说,印记传媒的财政报告仅披露至2019年三季度,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26.61亿元,总负债13.96亿元。目前,印纪传媒还有两只违约的债券“17印纪娱乐CP001”“17印纪娱乐MTN001”尚未清偿,涉金额合计8.74亿元。
而其账户银行账户余额371.07元,其名下持有的注册商标、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难度较大且实际变价处置的价值较低。
此时的印记传媒已完全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空壳子。
从2022年11月28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印纪传媒破产整理案-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报名停止日为2022年12月31日。此限期内,无意向投资人提交报名材料。⑨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破产。
肖文革为何如此置公司命运于不顾,苦心孤诣的想着套现,他这么急需用钱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传言说他涉赌输掉几十甚至上百亿,其理由是其与曾公开承认输掉十几个亿的金立老总刘立荣是相熟的赌友。但无人查证。
不过从印记传媒肖文革们根本不像是来做公司的。因为他们“实际上自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印纪传媒就已经基本上注定了其退市的命运。从那时候开始,除了内部员工大幅裁员,业务已经大面积停滞外,实在控人肖文革以及现任董事长吴冰等人就已经基本上人间蒸发,已经完全放弃了对企业的管理和自救。”⑩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印记传媒之所以走到今天,除了行业大环境的不景气外,更多的是实在体控制人根本没想着如何长远的把公司运作好,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最短时间内炒高其股价,然后从暴涨的股市中大捞一笔,拍马走人。对这个公司本身,没有半点值得铭记的,只是亏了那些跟风兜底的股民。
[引用]
①(四川首富,余额371元 来自知乎杂记员)
②(割完股民韭菜负债上百亿,他坐着私人飞机颠儿不见了 发布于2024-04-17文 华商韬略 陈斯文)
③(印纪传媒400亿覆灭内幕:DMG老板肖文革割完韭菜负债上百亿坐着私人飞机跑了! 龙虎哥工作室发布于2024-05-18来自雪球)
④(四川首富,余额371元  学长的大口袋2024-05-13 )
⑤(印纪传媒400亿市值覆灭:美女高管和幕后大佬游戏人生 来源:市值风云作者 十六)
⑥(印纪传媒应收账款占营收98% 肖文革半年套现24亿质押全部股票 2018-08-01 长江商报本报记者 徐佳)
⑦(印纪传媒退市内幕:实控人疑赌输数十亿 大股东以1亿资金撬动25亿股票套现 叩叩财讯 2019年09月09日)
⑧(四川前首富宣告破产 名下公司印纪传媒银行账户仅有371元 封面消息2024-04-12 封面消息记者 朱宁)
⑨(知名影视公司,宣告破产!账户仅剩371元 环球时报2024-04-15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⑩(独家 实控人涉“赌”输掉数十亿身家?印纪传媒退市内幕:大股东以1亿资金撬动25亿股票套现涉操纵股价案始末 2019-09-09 和讯名家 作者:陈渝川@北京)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5A089M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