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回复: 0

今夏北方比南方更热?多地突破高温极值,高温城市还将增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6 14:12:3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假期过后,北方进入干蒸状态。北京气温连续多日超35℃,市气象局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短暂停歇后,高温将再次来袭,6月16至18日,中中午分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将再次超过35℃。
过去5天,北方多地已突破6月中旬高温极值,山西汾阳(40.2℃)和翼城(40.1℃)突破当地6月中旬历史极值,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大片区域最高气温超过40℃。
北方的高温气候引发不少网友感叹:今年的北方似乎比南方更热。两位气象领域专家向南都记者谈到,一般情况下,北方比南方更早履历高温气候,今年南方正在入汛,因此气温明显比北方更低。此次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也具有一定极端性。受全球变暖影响,2024年天下平均温度普遍升高,高温首发日期提前,强度增强,高温气候也更加频繁,影响范围更广。
据相识,在全球变暖趋势下,未来还将出现更多高温城市。据IPCC预测,若全球气温升高1.5℃,将有67个城市每年出现超过150天高于35℃的高温气候。


6月15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会亭镇郭吕庄村,村民在田间给玉米幼苗浇水。持续高温少雨气候给河南部分地区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出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各地组织群众开展抗旱保苗工作。  新华社发
北方比南方更热?
专家:北方更早遭遇高温气候,全年变暖背景下高温更高、更频繁
刘敏(化名)是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十年的南方人,在她看来,今年的北京格外热,怕冷的刘敏第一次在夏天将长款的薄寝衣换成了短袖短裤。土生土长的北京居民梁良(化名)则表示,往年夏天几乎不怎么开空调,但这几天每天都不得不打开空调制冷,一天至少要吃两根冰淇淋消暑。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顾炜也是生活在北京的南方人,他也向南都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近两年北京的高温气候出乎意料:“印象里北京没有这么热,不会像南方一样经常出现40℃的高温气候。”
不止是北京,过去5天,北方多地已突破6月中旬高温极值,山西汾阳(40.2℃)和翼城(40.1℃)突破当地6月中旬历史极值,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大片区域最高气温超过40℃,尤其是河南因持续高温干旱更是引发广泛讨论。
针对此轮北方高温形成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曾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气候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高温发展。
“但实际上北方整体的高温日数和强度仍少于南方,只不过北方比南方更早进入高温状态。从以往气象数据来看,一般5月底6月初,华北地区就会频繁出现高温气候时,而华南地区处于前汛期,气温不如北方高。”张顾炜说。
据介绍,一般而言北方在初夏时期,即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更容易出现高温气候,南方则是在7月下旬进入盛夏后频繁出现高温气候。但今年较为特殊的是,北方较往年提前入夏。多地气象局此前发布信息显示,好比北京5月7日正式步入夏季,较常年提早13天,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于5月13日前入夏,较往年提前5-22天。
不过,此次北方高温来得迅猛也有特殊背景。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指出,原因还在于受全球高温持续升高的影响。气候数据显示,自4月1日入汛以来(截至6月9日),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为历史同期最高。


6月13日,在雄安新区大河片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现场,中铁十二局工人在吃西瓜解暑。克日,河北中南部地区持续高温气候。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大河片区等建设现场,建设者冒着酷暑坚守在建设一线,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项目部采取错时施工、发放防暑物品等措施,及时为建设者送去关爱。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白天暴晒午后暴雨,北方城市也变得湿热
极端高温导致气候剧变,出现罕见现象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极度的高温导致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极端气候,如河北沧州、黑龙江哈尔滨出现龙卷风,河北大名遭遇14级阵风。6月11日至13日,北京等地白天暴晒,午后或夜晚出现大风、雷暴气候也颇不平常。
在社交平台上,一条提问: “为什么最近北京白天干热暴晒,晚上狂风暴雨?”收获2000余条回复,有人称:“为了不打扰你上班,特意选择晚上下雨”,还有人调侃:“蒸馒头不得加水吗?舌尖上的北京人”。
与大众印象里北方干爽的夏季不同,近几年北京地区的强降水似乎有所增加。对此,张顾炜副研究员认为,气候变暖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全球气温升高会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另一方面也会引发对流不稳固。他以蒸馒头打比方解释:在水沸腾之后,水汽会挂在盖子上形成大量水珠,并快速往下滴。这就雷同夏季的短时雷雨气候,一般午后到薄暮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热量积累到顶峰,地面受热产生的上升湿热气流旺盛,容易形成强对流,就会出现雷雨大风等气候现象。
张顾炜表示,北方城市也可能会出现南方城市的“湿热”现象。在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越高,体感温度越高。而近几年随着北方城市化历程加速,城市情况储存更多热量,同时也增大了蒸发,空气湿度变高,叠加高温产生了湿热的情况条件。
“一个明显的变革是,以前北方夜晚比较凉快,不需要长时间开风扇或空调,但近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影响,夜间气温增幅较大,晚上也变得闷热,因此要注意气候的变革,调解生活习惯。”他说。
许小峰认为,部分地区如北京的持续高温气候,并伴有雷暴大风出现,也反映出不同类型极端气候交替发生的特点,符合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系统演变规律。稳固的暖高压脊前易产生强烈的低涡系统,引发雷雨大风。他认为,全球变暖容易出现极端的气候变革,会有多种形态,除了高温、局地的强对流气候外,也会在冬季出现极寒现象,好比今年春运时湖南、湖北等地就出现了持续冰冻气候,造成严峻灾害。


6月13日,在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华北分公司一项目工地,项目中心工作职员在工人休息区发放酸梅汤。克日,天津迎来高温气候。在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华北分公司一项目工地,项目中心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提供西瓜、酸梅汤等消暑食品,为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四大火炉”不再流行?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高温城市,城市热岛效应增加气候不确定性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气候系统变得更加不稳固,也给气候预报带来挑战。张顾炜解释称,当城市和周边地区温差较大时,且水汽条件富足,可能会发生小尺度的强对流现象。以北京为例,有些降水可能发生在北京城区,但由于城市热岛作用,降水可能偏移到郊区延庆;反过来,原本应该发生在郊区的降水也可能偏移到市区,这种不确定性对局地气候预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过去20年来看,由于全球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近年来北方城市夏季温度增幅明显,高温日也在逐渐增多。”张顾炜说,按照目前趋势,全球变暖将持续10~20年,未来高温城市也将逐渐增多。
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是,过去网上一直流传“四大火炉”城市的说法,但近年似乎少有人再提及,这或许与更多城市开始出现高温现象有关。2017年,中国气象局曾评选十大高温城市,在网络上,这些城市被网友评为“新火炉城市”。
未来这份名单可能会更长。致力于应对气候变革的国际机构IPCC(当局间气候变革专门委员会)的模型研究显示,1995年至2014年,全球有52个城市每年约有超过150天日最高温超过35℃,但如果全球气温升高1.5℃,上述城市的数字将扩容至67个,如果全球气温升高3℃,这一数字会上升至197个城市。
鉴于该模型尚未将城市热岛效应纳入思量之中,实际上许多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可能会更大。极端高温可以导致死亡。据此前报道,印度6月初遭遇高温热浪,超过200人因炎热死亡。
张顾炜表示,其所在的研究院曾在国内做过一次统计,高温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涉及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死亡风险更大。此外,极端高温还会对肠胃、呼吸道、精神状态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据相识,中国目前仍在探索如何精准推送气候预警信息。有专家建议,气候预警不仅要披露高温,还要将气压、空气湿度等指标与疾病的关系等信息准确披露,使预警更加精准有效,为人类活动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
采写:南都记者郭若梅 蒋小天 发自北京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6A04KR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