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回复: 0

上热榜60天,低空经济为何这么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04:01:4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下,低空经济炙手可热。

喜新厌旧,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特性,迈入2024年低空经济一跃成为“新风口”,吸引各路资金入场,相关概念股屡屡被爆炒,热度居高不下,截至6月3日持续登上同花顺热榜60天。

一场饕餮盛宴,正在进行。



01
市场空间高达万亿元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的元年。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表现,“低空”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
因而,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动员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无人机、飞行汽车等。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表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8%,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不难看出,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财产,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我们相信,低空经济是新兴财产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来一定会形成万亿级财产规模。”  
这其中,无人机是通用航空制造的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经凌驾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物凌驾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凌驾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凌驾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
不过,资本市场更为在意的是飞行汽车。


全球首个得到适航认证的“空中的士”亿航EH216-S在淘宝上架,售价高达239万元,飞行器费用折合每公里5~7元。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伏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光大证券表示:“随着低空经济相关财产发展推进,低空制造、飞行管控、保障等方向有望得到提前布局。看好飞行平台优势主机厂及焦点配套企业、空管系统及运营优势企业、低空机场及保障建设焦点企业的发展机会。”  
02
警惕过分炒作
此配景下,各路资金对低空经济尤其是其中的飞行汽车一顿爆炒,却忽视了其中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一场空

譬如,期间新材是国内第二大风电叶片制造商,也涉足了汽车业务,可以为飞行汽车提供隔音材料和技术,从而站上了“风口”。


事实上,近13年来,期间新材的营业收入增长超6倍,但净利润增长却不到1倍,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
再譬如,莱斯信息是民航空管自动化龙头,在空管自动化系统、空管场面管理系统、空管模仿训练系统领域均具有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三胜咨询的数据表现,各空管用户空管自动化运行系统共88套,其中莱斯信息提供37套,市场占有率42%,市占率遥遥领先。
于是乎,莱斯信息被视为低空经济的“中流砥柱”。
不过,外界高估了莱斯信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价值,官方表示:“公司结合项目建设环境,开展低空飞行服务解决方案、低空通航服务系统等低空产物研制。2023年在通航领域实现营业收入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0.24%。”


不难看出,低空经济更多的是炒概念。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飞行汽车除了研发技术难度大,多项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以外,目前的通用航空运行体系也难以兼容新一代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需求,飞行汽车投入使用所需的起降场、试飞场等根本设施建设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A股汗青上不乏对新概念的持续炒作,远的如互联网+,近的如元宇宙,炒作之后无一例外都是回到原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低空经济还需要时间落地,短期炒作需谨慎对待。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跟本报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参考,实际盈亏自负。
[color=#A3A3A3 !important]邮发代号:77-19

[color=#A3A3A3 !important]单价:8元,年价:408元[color=rgba(0, 0, 0, 0.9)]





编辑|张毅审核|吴新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6A04J6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