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回复: 0

矛盾的俞敏洪:一只总在兜底的骆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10:33:5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二毛
编辑|江岳






01
事了拂衣去?





母亲确诊阿尔兹海默症以后,俞敏洪就开始给自己的生命倒计时:“这个病是有遗传性的,这意味着我也就20多年的时间了。”只管阿尔兹海默症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在他的标准里,不清醒、不健康的在世算不得在人间的有效日子。这二十多年应该怎么过便成为他的思考议题。


但彼时,他没有时间好好规划,因为眼前还有更急迫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让新东方立于不败之地。


那是2020年,互联网在线教育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资本云涌,行业主角变成K12课外辅导。作业帮,猿辅导等后起之秀相继得到大额融资,高途在那一年市值首度超过了千亿规模,而好未来早已完成了对新东方的全面碾压,二者的市值险些差出了一个高途。


相比之下,新东方更像一个锤锤老者。对于时势的缓慢反应让它在本该收割的时代不断出让领地。那一年的第二季度财报里,新东方出现上市十余年以来最大季度亏损额,坐镇行业头把交椅多年的新东方和俞敏洪都产生了“被时代部分意义抛在了后面”的焦急感。


不过,这场焦急没有持续很久,厥后的故事就是我们影象曲线里的样子:双减政策落地,行业倾覆,他转身带领着新东方做起了农产品直播。


改变从来都不容易,尤其对于在舒适区里呆太久的人。何况,此时的俞敏洪已经年近六旬,即便成功如他,也难以逃过一次次被关心或者质疑:


你何时退休?


没有真实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精准描述出变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朽迈的迹象是一点一点出现的,你能看到它的止境——死亡,但无法预计速率与进展。一切都会变得失去控制,从自己,到四周的天下。


俞敏洪显然也是恐惧的。


“我害怕脑子变笨,害怕大家觉得我太老。”他在一场与张朝阳的对话中这样说道。但身边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他必须要对“变老”这件事产生耐受。





“已经有许多跟我年龄不相上下的朋友离开了这个天下,包括几个大学的同班同学”。死别,这个人生特定阶段才需要不断面临的沉重课题,已经成为他生存中的刺,时不时冒出来扎他一下,偶尔去颐和园散步,爬香山,他也可以免费进园了(这些景点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验免费参观政策)。这点儿便宜占得他很难过:


我都这么老了啊……


然而,起码在公众叙事里,俞敏洪还在显现他的老当益壮,不断得强调自己的鸿鹄之志:


“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宁战而死,不躺而生!”“绝不放弃,绝不罢休,只要有机会,就努力前行!”“我听从命运的安排,但不服从命运的霸道!”每一场对公演讲,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像宣誓一般,装裱起他的人生态度,这是他必须要撑起来的局面。只管转型之举足够悲壮且漂亮,但他依然是谁人魂。


然而,疲惫感却在无数不经意的记录中频频闪现,显得比豪言壮语更加真实。


比如,对于工作的烦躁,他看起来比打工人更甚。


“我始终对自己搞不明白的是,怎么到了62岁还这么忙?”“我现在坐在办公室就心里焦急,一出去玩就无比开心。”不工作的时候,俞敏洪每天一个午觉。一旦陷入到工作中,睡眠就全靠安眠药成全。


“看来我真的应该离工作远一点了。”


去澳大利亚游玩,打开邮箱后工作扑面而来,他的第一反应是躲避。“工作远在万里之外,我需要尽力保持现在的美好心情,那遥远的,就让它暂时继续遥远吧。”


60岁老叟被摁头工作的痛楚跃然纸上。


他甚至在去年跟周鸿祎说:“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我要退休。”他一步步明晰了退休安排。从最初模糊的“一定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到厥后逐渐聚焦,变成去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国家旅居,认识新朋友,回来写作。



图:俞敏洪葡萄牙纪行,图源老俞闲话


“云云挥洒余生,也许是我生命最好的归宿。”


徐霞客成为他的精力偶像。近些年,他不断给朋友和粉丝介绍起自己的这位同乡:在有本领博功名居庙堂的时候,选择了云游四方,篆书立作,不为家国抱负,只为自己精力自由。提起的频率之高,很容易叫人相信:这就是俞敏洪想要成为的人。


有朋友问他:若有生之年只让你做三件事情,你会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云游四方;认真读书;如果可能的话,像陶渊明一样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农场——


每一件事,都与新东方无关。


时间如同洪流,悄然改变着流经的一切。俞敏洪在60岁生日那天写道,“我并没有要让新东方的事业基业长青或者事业永存的想法”“我现在60岁了,想优游自在的过自己的生存”。


然而,20年前,当他面临要离开董事会与总裁会的挑衅时,表态是:“如果能以我的离开换来新东方的发展,我会高兴一百倍一千倍。我乐意用个人换回新东方,用生命换回新东方”。


明日黄花,他人生中的C位,已经从新东方变成了自己。


只是,这在眼下显然还是个奢望。作为新东方的魂魄人物——从创立到现在从未变过,他的一言一行都直接与新东方的未来绑定。于是,当他在那档与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的对谈中再次透露倦意,并批评直播带货后,新东方股价一度跌没了43亿。


徐霞客式的惬意,终究还只能存在于畅想里。实际中的俞敏洪,赶着澄清,再现身直播间与董宇辉合体,努力修补。


王强曾因为新东方的管理问题跟俞敏洪闹辞职,俞敏洪很难过:“王强,真倾慕你,你自由,想离开就可以离开,我不行,我离开了新东方身败名裂。”


23年过去了,新东方依然蒙受不了俞敏洪的离开。






02
如果没有新东方





《中国合资人》上映后,俞敏洪跟四周的朋友抱怨:“把我(成东青)刻画的也太窝囊了。”朋友安慰他:你本人不仅比电影里更窝囊,你当时还更猥琐呢。


在中国企业家里,俞敏洪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肆意潇洒”这四个字在大部分时候跟他没有关系,“窝囊”反而时常成为他的形容词。毕竟,他创立新东方的直接动机,就是120块钱的工资被老婆嫌弃无法养家,“老婆骂我窝囊废”。

创业之前,谁也想不到他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追溯俞敏洪大张旗鼓的前半生,你大概率看不到一个酣畅淋漓的爽文男主,许多时候,他只是在角落唯唯诺诺地生长。

一直到现在,俞敏洪故乡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老虎(俞敏洪的小名)如果有一包糖,他会把糖通通都给别人吃,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把糖纸收集起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农村小孩之间常常会去打架,想要不被打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足够强壮 ,要么跟四周所有小朋友都是朋友。

天赋的瘦弱俞敏洪无法改变,于是他就讨好所有人,通过第二个办法实现突围。“我是典型的会用长处去买友情的人”。坦白说,这算不上强者思维。

属于俞敏洪的高光时刻,似乎只发生在北大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江阴的乡亲父老为这个勤劳执着的少年送上了最真诚的掌声。然而若以北大为截点往前往后看,对俞敏洪而言都是漫长的蛰伏。

俞敏洪打小就喜欢跟优秀的人做朋友。在北大,为了能让这群全国最优秀的同学担当自己,他把“服务意识”发挥到最大:宿舍里打水洒扫的谁人人永远是他,省下自己的饭钱去请同学吃饭,为了加入徐小平每周组织的校园集会,他殷勤地为大家烧水倒茶煮泡面……

然而,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别人高深的言论,没有丰富的思想来装点自己,音乐和美术上的造诣更是一点儿没有,学别人写诗,却一篇都发表不出去,甚至连书都不知道买啥,在当时以“才华”论英雄的北大,他的“好人”标签并没有换来更多尊重, “还是没有一个女生看得上我”。

现在看来,这倒也并不希奇。

与张朝阳进行星空下的对话时,险些同龄的两人回忆起清北两大高校男生相约“北大东门叉架”的往昔,那是一场雄性动物争夺雌性资源的辩论:清华男生苦于学校女生数量着实有限,时常溜到北大加入舞会,故意自然是叵测的,但问题是,北大的女生也不多,于是,零和博弈便发生在经济学之外的战场。

北大男生堵在学校门口禁止清华男生踏入,荷尔蒙躁动下的辩论在所不免。迟迟送不出初恋的俞敏洪也很生气,加入过两起这种群体斗殴事件,然而等真到了动砖头环节,他就躲在一边看着。

而俞敏洪追女生的经历也常常让人啼笑皆非。

“我在大学时曾帮一个女生扛包,上火车我给她扛包,下火车也给她扛包,直到厥后发现,这个女生跟另外一个男生在散步。我就问这个男生是谁,她说是她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有男朋友还让我帮忙扛包,她说要让男朋友休息一下……”一次演讲中,俞敏洪将自己的糗事分享给听众。

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他提到,初次邂逅现在的夫人,他不懂怎么追求她,于是就决定跟踪她,终于,在跟踪了三个月后,图书馆的一场停电给了他“英雄救美”的机会,爱情终于在他25岁这年生根发芽。

不得不说,对于朋友对他“猥琐”的评价,倒也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人身攻击。

不过至少,与人为善的俞敏洪在“没钱没才华”的背景下仍在群贤毕至的北大收获了友谊。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总在仰望别人的他很容易落到最末了。

所以当他邀请王强和徐小平一起回国发展新东方教育时,后两者允许的非常爽快:连俞敏洪都能在中国把事情做成,那我们回去没有做不成的道理。真正到公司管理中,作为创始人的俞敏洪,更像是出气筒,经常被两位合资人的话呛到。





记者卢跃刚曾受徐小平的邀请,进入到新东方为其写传记,目睹了俞敏洪在新东方经历的诸多事情后,他在《东方马车》中记录下:其他人有毛病,出了大错,互相之间顶多就是调侃两句,或者只有私下议论和攻击,但俞敏洪是众矢之的,大家义正辞严地批驳俞敏洪,让俞敏洪自惭形秽,说不起话。


“俞敏洪天性善良,不是那种苦出身乍富后压迫苦出身的恶人,也不是财大气粗对谁都发狠耍横的人。恰恰相反,他对谁都赔不是赔小心,处处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外人看起来都觉得有点过了。”


连观看者都忍不住同情,但俞敏洪显然已经脱敏。“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我从小就是在忍让的环境下长大的。”


作为创业者,他并没有很喜欢自己的个性,甚至坦承:如果看到创业者也像他那样,习惯宽容,甚至是不断退让,他反倒是不欣赏的。


但他呈现出来的温和柔软,也的的确确就是真实的他本人。他曾经在与许知远交谈时提到,如果当年没有离开北大,他的生存可能会更加简单安逸,“读读书,散散步,跟学生聊聊天”。


他走向了闲适的反方向。


剧本可能从他在校外开设补习班的那一刻就写定了。学校给了处分,这便意味着在公立系统中,基本所有的福利譬如分房子,出国学习,评职称等等,俞敏洪都排到了后面。


另一方面,太太不时在旁鞭策。“全班50个同学,其中49个都出国了,我老婆吼我,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


压力翻江倒海倾来,新东方成为俞敏洪的宿命,捎带着,也改写了他原本蝇营狗苟的人生剧本。


在卢跃刚的笔下,新东方有一种很奇特的气氛。“大家(董事会)对俞敏洪既依附又依赖,养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习惯,新东方的疑难杂症都是俞敏洪去处理,天塌下来有俞敏洪这个高个顶着。维持新东方学校的发展非俞敏洪莫属。”


如果让俞敏洪说出自己的优点,他大抵是谦虚的,唯有坚韧,他从不否认。


“凭我的个性,这件事情要么我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自己认可、别人也认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不会退缩。”


大概,故乡的那条河道是最早知道他本质的。


那是一条宽约六七十米的大河,每年村庄里都有人因为野泳失事,母亲害怕他有不测,便严令禁止他下河游泳。


然而俞敏洪没有听话。只是,骨子里的保守让他选择先在安全的小河沟里游,发现没问题了,就接着沿小河沟往前游,游不动了或者出问题了,就往河边靠一下,直到他发现自己可以游二三百米了,再试着去趟那条六七十米的大河。最后,四五岁的俞敏洪成了村里第一个游过去的小孩。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朝着目标前进,俞敏洪素来云云。他的办公室挂有一副沙漠中骆驼的照片。一个朋友曾问过他:马和骆驼谁一辈子走得更远。俞敏洪觉得一定是马,但朋友告诉他是骆驼,因为马儿的奔跑只发生在一时,但坚持目标,一路远行是骆驼的特点。


厥后王强告诉柴静:老俞就是那只骆驼。






03
永不谢幕





俞敏洪退休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罗永浩很快跳出来高喊: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不卖货不挣钱,还坚持一周播几天,除了俞敏洪,中国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根据他的说法,俞敏洪耐不住寂寞。如果出门去机场在路上没有被任何人认出来,他坐上飞机时会很失落。


从热搜之后的故事走向来看,俞敏洪的倦意显然也执偾说说而已。但不退休,可能更多是因为身不由己,而非名利。


名利,在过去许多年里,对于俞敏洪而言可能都是重要的。当他发现自己不在时代中心时,也一度急迫。


2015年前后,他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像是一个乖顺了很久的小孩忽然开释了心里的野蛮怪兽,多次发表极端言论为自己博取关注。譬如:


“未来十年,阿里巴巴可能就不存在了”,“我认为三星是必然会失败的,我当了三星五年的忠实用户,最后发现没有一款手机是我身份的象征。”互联网巨头如腾讯、今日头条,拼多多等,统统被俞敏洪归类为“利用人们的低级意见意义赚钱”。


除此之外,俞敏洪还开启了个人IP之路,他把微信名改成“俞敏洪(洪哥)”,并从《中国合资人》的爆火中嗅到机会——起初他拒绝认可这是新东方的故事,直到招生数据暴走,他不仅认可了,还决定进军影视圈,接连录制了多部影视作品,比如客串网剧《青橙芒果咖啡》,录播创投类电视节目《一块投吧》。





在2014年转型做投资人后,他还投资了一档名为《进击!bigboy》的选秀节目。他对这个节目报以厚望,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为新东方敲开影视圈的大门。


现在呢?


他告诉许知远,母亲患病后给了他警示,那种虚荣心的事情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今年,在吴小莉主持的《问答神州》节目中,俞敏洪坦言自己已经拒绝了好几个采访,能担当吴小莉的访问一是因为吴小莉是他的朋友,第二个原因,他说:“我要是隐居了或者不再管新东方的事情了,云游四海了,谁人时候你再采访我我就更加不担当了。”


在这种语境下,他前几日发表的致歉信显得像是在安慰股市,但你又无法指责他是在表演——


因为作为俞敏洪个人,他从没打算告别观众。


“我闲不下来的,这不是指在那忙工作,而是说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背上一个包,一天徒步三四十公里,穿镇走乡,然后把谁人地方的历史文化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干脆边走边直播,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现在做直播对他而言,已经是像喝酒、聊天一般,“不会给我带来压力”。


没有老教师不缅怀讲台,没有演员不缅怀舞台。对于观众,俞敏洪比他自己想象的爱的更加深沉。


然而,东方甄选远没有到可以让他放手的水平。


近些年,东方甄选频频遭遇商品打假,现在“3,2,1上链接”的带货风格也成为俞敏洪当初最讨厌的样子,董宇辉“另立山头”后,东方甄选的主号现在累计掉粉约112万,2023财年上半年至2024财年上半年,其订单数分别为7020万、6610万、5960万。今年 1-3 月,东方甄选销售额也不断下降,分别为 5.57 亿元、2.28 亿元、2.86 亿元。累计涌入人次从1月的3.8亿滑落至5月的1.56亿。


东方甄选的盈利不及预期,新启动的文旅业务也尚未盈利,其经营数据甚至还无法出现在财报中,也就是说,除了教育这个基本盘,新东方开辟的这两条新航线,现在仍未到可以迎接曙光的时刻。


而传闻中的交班人,以坊间流传的四人为例:董宇辉,周成刚,吴强,甚至是已经退居幕后的孙东旭,也许这四人可以各自为王,但每个人身上所显露出来的短板又意味着想要统领整个集团,仍需很长时间的磨炼。


俞敏洪非但不能退,还需要继续往前站,就像外界所习惯的那样,用个人去为公司业务背书。


于是,俞敏洪最近又与董宇辉合体,出现在与辉同行的直播间。只是,相比卖货,这场合体更像是一场针对新东方股价的调停行为。





看起来,俞敏洪退休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他现在试图通报的信号——只管这并非他所愿。


他很清晰,工作是没有止境的。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会不会从新东方退休,我说会退,但不是那种到了某一天再也不去办公室的退休,而是从具体的噜苏失去中退出来,让自己逐步淡出日常工作的视线。”


他曾经在2年前云云说道。显然,他距离这一天还有些遥远。


就像一支迁徙的狼群,年轻的董宇辉们负责冲锋陷阵,掩护狼群安全,而队尾那只你以为落单的狼,它的存在是为了确保没有一头狼掉队,同时能观察整个狼队,如有危险,负责断后,它才是整个狼群的王者。


危险到临时,狼王负责抵挡一切。俞敏洪不是狼,但新东方现在只有他能托底。而这,可能也是新东方眼下最大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7A01UW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