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回复: 0

MLF利率连续10个月按兵不动,降准、降息窗口后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23:01:1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一期“麻辣粉”操作出炉!
6月17日,据人民银行官网披露,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6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和2.5%,均与此前持平,充分满意了金融机构需求。
至此,人民银行连续10个月将MLF操作利率维持在同一程度。在分析人士看来,为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总量型工具发力的必要性仍在,下半年钱币放松节奏或有所加快,降准降息仍存落地空间。
单日净回笼530亿元
6月MLF缩量
从操作规模来看,综合MLF和逆回购操作规模盘算,6月17日,人民银行共计向市场投放1860亿元,其中包罗40亿元逆回购的7天期短期资金,1820亿元MLF为1年期中长期资金。


由于当日还有2370亿元1年期MLF以及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整体实现净回笼53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上半年,公开市场资金面整体连续稳健宽松走势,除5月实现净投放之外,其余各月连续净回笼状态。一样平常逆回购操作也大多维持在20亿元的地量程度。
6月MLF整体实现缩量平价续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年初以来,钱币政策前置发力,人民银行于2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但受当局债发行节奏偏慢、信贷投放放缓、存款脱媒趋势下表内信用活动向表外转移等因素影响,资金面维持稳健宽松。6月跨季流动性需求加大,但资金面总体扰动有限。
“降准或MLF加量续作的必要性均不高,且考虑到当前MLF与存单利率倒挂较多,MLF对维稳跨季的贡献度也较低。考虑到4月以来人民银行对于钱币宽松节奏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计仍将通过月末逆回购放量来适度注入流动性,平抑信贷投放、理财资金回表等阶段性扰动,维持资金利率平稳运行。”温彬表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提到,数量方面,目前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流动性偏松,同业存单利率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低位,减弱MLF资金的吸引力。
内外因素交织
降息仍受双重约束
根据监管部分早前披露的数据,2024年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51.1%和51%,环比分别下降0.9、0.1和0.7个百分点。同期,新增信贷9500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环比多增2200亿元。
在6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披露,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
综合考虑到各项数据传递的信息,市场对于6月降息预期明显升温。而1年期MLF中标利率维持不变,也意味着6月公开市场的降息预期再度落空。早前,人民银行在2023年8月将MLF中标利率从2.65%下调至2.5%,降幅为15基点;7天逆回购利率从1.9%下调至1.8%,降幅为10基点。此后的10个月里,两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一直维持在这一程度。
温彬直言,客观来看,当进步一步降息仍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为此6月MLF利率继续持稳,降息时点仍需后移。
“从内部看,稳息差、防风险仍是影响因素。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的汗青低位,若继续降息,资产端的下行压力会相对更大,使得银行息差进一步承压。而息差下行造成的营收和利润缺口,会影响银行的资源补充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温彬补充道。
在外部因素上,温彬指出,人民币汇率也是重要考量,2023年以来,中美利率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贬值压力。当前,中美利差倒挂已经达到22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继续保持在7.2左右实属不易,利率调整也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周茂华表现,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利率环境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叠加海外市场剧烈波动等因素,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价格政策更显谨慎。
围绕后续MLF利率走势,周茂华指出,综合考虑国内低物价环境、常规政策空间、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国际收支基本均衡与人民币汇率弹性足等因素,降息空间足。不过,价格工具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物价走势,房地产复苏进度,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并防范潜在风险滋生。后续价格工具调整需要关注经济、物价是否偏离复苏轨道以及房地产复苏进度等,并兼顾内外均衡。
LPR调降仍有空间
降准降息择机而动
MLF利率持平,锚定作用下,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预期也更加清晰。
周茂华认为,本月LPR利率将保持稳定。主要是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依然较大,个人住房贷利率下限取消等一揽子政策出台,有助于满意刚需与改善型住房需求,提振楼市信心,而商业银行短期进一步调整LPR利率门槛不低。
不过,年内LPR调降并非全无可能。温彬表现,尽管本月LPR报价大概率维持“按兵不动”,但为了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LPR调降打开空间。
此前,在总结一季度金融运行时,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指出,目前前期一系列钱币政策实施已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包罗金融总量稳定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节奏平稳、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前期出台的一系列钱币政策措施正在渐渐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
“未来钱币政策还有空间,我们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朱鹤新表现。
对于下一阶段钱币政策走势,温彬指出,人民银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现钱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总体来看,为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总量型工具发力的必要性仍在。钱币政策将连续宽松。伴随内外部约束渐渐缓解,下半年钱币放松节奏或有所加快,降准降息仍存落地空间。
周茂华则夸大,国内低通胀环境下,钱币政策工具处于常规区间,政策空间充足,降准、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相机抉择。但考虑目前经济与物价保持复苏态势,充分释放此前政策效力以及兼顾内外均衡,预计人民银行优先考虑通过结构性工具与改革手段,引导实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加大重点新兴范畴支持。综合考虑配合积极财务政策,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不排除人民银行择机降准。
“接下来人民银行可能优先考虑通过结构性工具与改革手段配合,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比方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新兴范畴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同时,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充分利用存款利率主动调节机制,挖掘LPR改革潜力等。”周茂华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廖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7A08QH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